內容簡介
《解放
重慶》是一部獻給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書。也是一部獻給
重慶解放60周年的全景紀實作品。更是一部獻給為解放重慶而犧牲的英烈們的英雄詩篇。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
內容摘要
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之際,西南重鎮重慶還處在
國民黨的黑暗統治之中。作為
蔣介石多年苦心經營的
陪都,這個城市曾經讓他幻想成為東山再起的“福地”。
1949年11月30日,
劉鄧大軍解放重慶,讓這座千年古城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1949年,中國改天換地,乾坤鼎新。
百餘年來中國人民的
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領導下,經過28年英勇卓絕的浴血奮戰,即將在全國取得最後勝利。
經過渡江作戰,國民黨22年來的統治中心南京及
江南廣大地區相繼解放後,殘存的國民黨軍尚餘150萬人,盤踞著
台灣、
華南、西北、西南諸省。蔣介石集團企圖作最後掙扎,利用西南諸省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封建勢力強大等條件,長期盤踞於此,以待國際發生事變,捲土重來。
毛澤東不會給對手任何機會。5月23日,他為中央軍委起草了《關於向全國進軍部署致各野戰軍首長的電報》,電報對我軍
渡江戰役後的行動,作出戰略規劃。接著毛澤東指示我二野等部,對西南諸敵均應採取大迂迴動作,先完成包圍,然後再回打之的方針。這包括二野第4兵團歸四野指揮,配合四野攻占
廣州後,再迂迴聚殲
白崇禧集團於
廣西境內,爾後西出
昆明斷敵退路;二野主力以大迂迴動作,取道
湘西、鄂西,直出
貴州,切斷
胡宗南集團及川境諸敵退往
雲南之路;我18兵團等部,積極吸弓I、抑留胡宗南集團於
秦嶺地區,待二野將川敵道路切斷,即迅速南下
成都,協同二野聚殲胡宗南集團。
這就是毛澤東定奪南中國、解放全國大陸的大迂迴、大包圍戰略核心。
解放西南的戰役從11月1日開始,我第二野戰軍一部從
湖南入貴州,15日解放
貴陽;二野主力和四野一部從湘鄂西進川東,30日解放重慶,消滅宋希濂集團。敵胡宗南集團由
陝南、
甘南後撤成都。我各路大軍分由貴陽、重慶迅速搶占
樂山、
邛崍、
大邑等地,截斷敵南逃通道。一野部隊由陝甘南下直逼成都,協同二野完成包圍。12月9日,雲南、
西康的國民黨軍先後宣布起義。被圍成都之敵,除一部分在突圍中被殲外,其餘宣布起義或投降。
序言
為了忘卻的紀念
更是一部獻給為解放重慶而犧牲的英烈們的英雄詩篇。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
重慶的解放是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南取得的巨大勝利,也是重慶人民在地下黨領導下英勇鬥爭的結果。重慶解放,標誌著
蔣介石集團喪失了在大陸最後的老巢,使其建都重慶、割據西南、等待國際局勢變化的陰謀徹底破滅。
重慶,歷來是長江上游最重要的水陸
交通樞紐,也是西南最大的工商業城市。
抗日戰爭爆發後,它被定為中國的戰時首都並高度“中央化”。由於
沿海地區大批工廠、學校、機關的遷入,重慶人口急劇增長,工商金融業高度繁榮。隨著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地位的提高,重慶亦成為國際知名城市。
重慶,是一座具有
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早在大革命時期,重慶人民即在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在以後的各個革命歷史時期,重慶地下黨組織雖屢經挫折,但仍前仆後繼,英勇鬥爭。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大軍集結
英雄部隊二野前委劉鄧首長的決心/11
飲馬江南數十萬大軍厲兵秣馬/16
第二章 敵我態勢/2l
山城重慶蔣介石防禦戰略的錯誤判斷/22
二野承諾堅決徹底消滅西南殘敵/29
第三章 揮戈向西/41
劉鄧首長常德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47
大戰前夜各路大軍潛入既定位置/53
第四章 突破川湘/59
入川作戰我進攻部隊艱苦追敵/60
重慶恐慌川鄂湘邊防線亂成一團/65
第五章 從龔灘到彭水/79
梯子洞下勇士流盡最後一滴血/90
第六章 彭水血戰/93
激戰黃家壩為阻敵我軍付出重大犧牲/106
第七章 白馬山大戰/115
老兵親歷那一場血戰我終身難忘/126
第八章 南川變局/131
民眾自治鄧小平的建政指示很英明/139
兩將結局羅廣文起義與宋希濂被俘/142
第九章 萬縣黎明/147
第十章 涪陵曙光/163
我軍軍長生動記述活捉鐘彬全過程/164
以一當十我軍擊潰涪陵五萬敵軍/170
第十一章 逼近重慶/177
最後階段劉鄧請示提前進攻重慶/178
英雄團隊千里追敵向重慶逼近/181
第十二章 黎明較量/193
天快亮了川東地下黨改變鬥爭策略/194
瘋狂屠殺更瘋狂的是破城計畫/197
艱難策反不僅僅是為保護一座城市/201
工人先鋒護廠鬥爭中英勇頑強/205
第十三章 光明到來/213
江防艦隊七艘軍艦在重慶起義/214
軍參謀長親自帶部隊>中進重慶/218
各路英雄渡過長江向市區前進/222
現場新聞記錄1949年11月30日/225
古老重慶翻開嶄新的歷史篇章/231
第十四章 通天大道/235
初築川湘路一路艱辛一路血汗/236
再建渝湘路一路豪情一路戰歌/240
不懼山水險築路好漢告慰先輩/242
附錄一/248
附錄二/250
後記/252
……
後記
《解放重慶》與您見面了。
首先要感謝《重慶晚報》。
如果沒有《重慶晚報》這樣一個平台,我們沒有能力寫這本書。
所謂能力,即認識世界和認識歷史的水準。事實上,許多人有知識也有水平,但因職業原因,多足不出戶,與書齋與網際網路打交道,他們對特定歷史有認識、有見地但無感受。十多年前,我們亦然。是新聞記者這一職業平台,給我們提供了認識世界的另一種可能。
倘若回到新聞的本源,問:新聞是什麼?萬人有萬解。《重慶晚報》所倡導的是一種大文化新聞觀,即以積極向上的道德價值、健康清新的審美情趣和傳播先進文化為己任的新聞觀,它有大的眼界和深入的視角。而我們,則是這種大文化觀的執行者和踐行人。早在七八年前,《重慶晚報》的《今天周刊》,就開始以大文化觀的新聞方式,來記錄現實和表述歷史了。
我們從中獲益,並懂得了表述歷史要以史實為脈絡,但必須深入現場,必須尋訪到當事人,再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這種方式寫出來的歷史,就擁有了廣泛的讀者群。畢竟,在這個奔跑的年代裡,很多人願意短暫停下腳來,看一看昨天,以校正今天的奔跑方向,亦即所謂“以史為鑑”——它與
突發性新聞事件相得益彰,豐富了人們認識世界的途徑。
在這樣的新聞實踐中,我們得到歷練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