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術語。指演員扮演各種不同性格的劇中人物時,“化身”為角色的表演創造過程。
定義,角色性格創造規律,
定義
演員依據劇本提供的人物性格,進行二度創造,憑性格化的能力,運用內外部技巧,塑造出性格鮮明、準確生動的角色形象,體現劇作的思想內容。演員扮演角色的主要任務就是創造鮮明的角色性格形象。
角色性格創造規律
演員創造角色性格有如下規律性:
①演員體現角色性格必須通過舞台行動過程。人物性格在戲劇中只能通過行動(包括語言)表現出來,演員創造角色性格的過程也就是創造舞台行動的過程。而人物性格就表現在人物的態度和習慣了的行為方式之中,演員一般把它稱作“人物的行為邏輯”,也即性格邏輯。演員必須按性格邏輯處理台詞、選擇動作。
② 演員體現角色性格必須使性格與環境相統一。演員在接到劇本後,要悉心分析劇中人物所處的時代、歷史、社會背景,並掌握劇中情境與人物行為的關係。戲劇情節是人物性格的歷史,角色性格是隨著劇情發展而在舞台上逐步展示的。演員體現角色性格就必須使人物的行動按情節發展貫串成線,即有嚴格的合情合理的邏輯順序,也能符合背景的時代特徵與社會特徵,做到真實可信。
③演員體現角色性格必須將性格特徵進行分解刻畫、綜合掌握。演員要完整地掌握性格,必須把性格特徵與個別場面聯繫起來,對性格的各個方面進行有重點的刻畫,並且結合人物的氣質、能力等其他個性特徵和身份、習慣、職業特徵等方面綜合創造,才能最後在全劇演出中造成整體形象。在分解和綜合時,要注意突出角色的主要性格特徵,並以此為核心聯繫其他特徵進行綜合創造。主要性格特徵就是角色的形象核心,如《吝嗇鬼》中的阿巴公的形象核心就是“吝嗇鬼”,但從角色的行為邏輯中還可看到敏感多疑、好色、殘忍、奸詐等性格特徵。
④ 演員體現角色性格必須追求心理特徵與外貌特徵的多樣統一。中國演員一向注重形神兼備,在形象設計、刻畫方面力求外貌、聲調、表情動作等與性格的心理方面和諧統一,從形中透出神來,達到形神高度統一的境地。當然,在形形色色的角色中,有不少角色在性格的心理方面與外貌方面並不一致,如《巴黎聖母院》中的卡西摩多,外形醜而內心美,《麥克白》中的麥克白夫人,內心醜而外形美。演員扮演這類角色時,更要精心創造,體現出多樣統一的完整性格形象來。
⑤ 演員體現角色性格還必須利用性格的對比作用。如勇敢與懦弱、勤勞與懶惰、聰明與愚蠢、善良與殘忍等,都能造成對比效果。世界各國多數戲劇家都重視性格的對比法。演員體現角色性格時,要充分利用同台對手在性格色彩上與自己扮演的角色之間的區別與對立,造成相互襯映,更易取得鮮明的舞台效果。
⑥ 演員創造的角色性格必須依靠觀眾的參與創造才能最後完成。只有得到廣大觀眾承認的角色性格形象才是成功的。演員創造的角色性格形象必須具有相當強的邏輯說服力和藝術感染力,必須當場征服觀眾。因此,演員在當眾演出時,要及時根據劇場中觀眾的反應調整自己的表演節奏。在每次演出中,都要重新創造出活的角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