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文鎮

觀文鎮

觀文鎮位於川黔邊界,鄰近赤水河,距縣城40公里。全鎮幅員面積126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9萬人,耕面積3.4萬畝,其中田1.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6%。屬漢、苗、彝族雜居地區。2001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10000噸,國民生產總值達7600萬元,財政收入350萬元。2000年被瀘州市列為“重點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觀文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地理位置:中國瀘州市
  • 面積:126平方公里
  • 人口:2.9萬人(2014年)
  • 東鄰:金星
概況,沿革,鄉鎮概況,基本情況,經濟狀況,自然條件,交通狀況,資源狀況,發展情況,鄉鎮教育,改革機構,計生工作,惠民活動,

概況

觀文鎮位於古藺縣南部。面積126平方千米,人口31126人(2006年末)。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丫叉,距縣城40千米。境內有建於清代的“五桂牌坊”,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代碼510525109:~001觀文街社區 ~201復興村 ~202星鳳村 ~203文化村 ~204共和村 ~205五桂村 ~206三鳳村 ~207回龍村 ~208鳳鳴村 ~209建設村 ~210民樂村 ~211雙桂村 ~212荒田村 ~213永安村

沿革

1952年為六區所在地,1956年更名觀文區,1992年將觀文、回龍兩鄉合併建觀文鎮。1997年,面積118平方千米,人口2.8萬,轄復興、共和、青槓、觀星、臘元、朝鳳、小噸、文化、五桂、羅凡、荒田、德安、雙鳳、回龍、民樂、樂觀、雙獅、丹桂、大田、建設、青山、彌桃、岩腳、鳳鳴、山鳳、臘洋26個行政村和觀文居委會。鎮政府駐復興村。 2006年,將觀文鎮建設村的5、6組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護家鄉;將椒園鄉和平村的6、7組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觀文鎮。

鄉鎮概況

觀文鎮地處縣城南部,東鄰金星、白泥兩鄉,南靠馬嘶苗族鄉,西鄰雙沙鎮,北與護家鄉龍山鎮相鄰。

基本情況

觀文鎮轄十三個行政村,一個社區居委會,169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126.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190畝,其中田11904畝、土22286畝,現有總戶數7215 戶、總人口29785人。

經濟狀況

觀文鎮屬農業區域,農業產值比重大,主要經濟全靠種糧、種烤菸和養殖業,年總產值4000多萬元,再加上剩餘勞動外出務工收入500萬元左右,人均純收入不過1000元左右。

自然條件

觀文鎮所處海拔1000-1500米,氣候變化異常,氣溫相對較低,僅管土地面積較多,但土層較薄、土質較差,鎮域內無較大河流,又無大型的水利設施,農業生產易受自然災害的影響。

交通狀況

觀文鎮內現有四條鄉鎮過境公路通過,2008年全鎮幹部、民眾把交通作為今後發展的基礎條件,已有13個村、141個村民小組修通了公路,但路面質量都比較差。

資源狀況

(1)農產品資源:鎮內農產品較豐富,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薯類、豆類,經濟作物有烤菸、油菜籽,豐收年景產量都是上千噸,2008年由於受市場的制約、氣候的影響、該資源的價值不夠理想。(2)林牧業資源:鎮內土地面積較多,由於海拔較高林地較多,森林資源較豐富,是觀文鎮經濟後續財源。觀文丫杈豬成為一大品牌,深加工出來的產品銷省內外。2008年來,丫杈豬發展較快,年出槽肥豬2萬餘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項目。今後大力發展牛、羊是觀文鎮牧業的優勢。(3)礦產資源:鎮內礦產資源優質無煙煤是最有開發利用價值的資源,觀沙煤業觀文煤礦年產60萬噸,是古藺縣較大規模的煤礦之一。

發展情況

觀文鎮集鎮規模1.2平方公里,建制設施完善配套,功能齊全。有日供水1000立方的水站,35KV的變電站,行動電話機站和聯通電話機站,光纖工程已全面開通。能源充足,交通方便;投資環境寬鬆,條件優越。集鎮購銷兩旺,市場繁榮。 觀文鎮盛產玉米水稻小麥烤菸,出產杜仲黃柏天冬天麻等十多種名貴中藥材;地下擁有煤、鐵、磷、大理石、石英砂石灰石等可供開採的
礦產資源,且儲量大、種類多;還有可供開發的草坡非耕地5.5萬畝。觀文鎮是省內外出名的丫叉豬原產地。鎮內山清水秀,自然風光獨特。碧波蕩漾的“一把傘”水庫令人神往;歷史悠久的“五桂牌坊”氣勢恢宏;紅軍“四渡赤水”攻打的地主莊園--雲莊,已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德安神秘的沙泡樹常年棲息著上千隻美麗的白鶴;青山大溶洞景觀獨特;納元、尖山苗寨的苗族風情別具一格。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使觀文具有巨大的旅遊開發潛力。
觀文鎮觀文鎮
觀文經濟發展較快。2008年觀文鎮已建成烤菸基地1萬餘畝,年收入近1000萬元;雙非(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開發非耕地)開發基地7000多畝,現有雙非大戶26戶,種植的中藥材和經果林,經濟價值達600多萬元;養殖基地發展丫叉豬已初具規模,現年產上萬頭;養牛羊每年出欄5000多頭,收入100多萬元。
勤勞樸實的觀文人民,熱誠歡迎各方有識之士去觀文旅遊觀光,投資開發,共謀發展。

鄉鎮教育

觀文鎮中心校學校以全鎮所轄13個行政村、1個社區為基礎進行分布,分別位於復興、回龍等村。中心校所轄國小分兩個片區,總計國小15所,所轄中學1所。學校占地面積47000多平方米,校舍占地13000多平方米,運動場地11000多平方米;現有計算機16
台,圖書96000多冊,實驗室、遠程教育室、廣播室多間,學校設施基於齊備。、學校現有中國小教學班104個,公辦教師122人、臨代教師13人,學生4414人;學前幼兒教育20個教學學生710人,教師17人(其中民辦幼稚園1所)。學校工作在鎮中心校的統一管理下,以片區為單位,在觀文國小、回龍國小、回龍中學建立行政班子,負責本片(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觀文鎮觀文鎮
2008年來,學校加大了經費的投入,各校辦學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文化、德安、丹桂、雲莊等校被評為合格村小,荒田、民樂校被評為示範村小,觀文國小被評為合格中心校和校風示範校。2000年實現“兩基”驗收合格以後,學校硬體設施進一步改觀,教育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改革機構

觀文鎮黨委為了更好地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推進中層幹部任用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和規範化,在鄉鎮機構改革中,嚴格按照公開報名、資格審查、競職演講、民主測評等程式,產生每箇中層幹部職位前兩名,由鎮黨委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任命幹部人選。黨委會
在實行中層幹部任用票決制工作中,堅持做到了“兩個明確”。一、明確要求。提交黨委會討論票決人選,必須符合《觀文鎮機構改革幹部競爭上崗實施方案》規定條件,且在全體鎮幹部無計名投票測評中獲得勝任票數前兩名。黨委會成員一人一票,並邀請黨員幹部列席參加、監督票決全過程。二、明確程式。1、介紹中層幹部候選人基本情況;2、討論醞釀,對候選人逐一進行醞釀;3、確定監、計票員;4、投票表決,採取無記名投票表決方式;5、計票,投票結束後,計票員在監票員的監督下當場計票,填好匯總表。6、公布投票結果。計票完畢,當場公布投票結果,並形成任職決定。 黨委會票決制充分體現了民主集中制原則和黨委集體領導作用,使民主集中制原則成為一種可量化、可操作的制度。在票決時,每個委員只有一票,按得票多少決定幹部任用,並且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從制度上解決了由一把手說了算的問題,使每個委員能夠充分地、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出現的一些不負責的或違心的表態,提高了在幹部任用中的民主化和透明程度。
觀文鎮觀文鎮

計生工作

一是嚴格把握信息交換質量。信息管理員每
日登入信息交換平台,及時下載信息,核查後回復。並於每月20日前對本月信息進行全面清理。 二是建全下載信息台帳,認真核實查詢。從“待辦事宜”“組合查詢”“流出地個案查詢”中認真查詢本鄉鎮交換信息,並建全台帳,核實後按時間要求回復。三是紮實作好流動人口辦證工作。積極為流出人員免費辦理《婚育證明》,並健全台帳,認真清理流出人口。四是抓好流進人員的清理和查驗工作。認真清理和核查流進人口,建立流進人員登記台帳,並組織開展查證驗證工作。五是加強管理信息上報工作。每月及時向縣人口計畫生育局報送上月信息交換管理情況,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觀文鎮觀文鎮

惠民活動

觀文鎮堅持以人為本,深入實施惠民行動,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健全。全鎮224戶貧困家庭共583人享受到了城鎮、農村低保政策,進一步提高了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戶”生活補助標準;全年落實對口幫扶81戶,脫貧66戶,為67戶低保戶家庭實行了“兩免一補”;實施危房改造5戶,安身工程5戶,完成助殘安居工程建設7戶,免費為12名貧困殘疾人實施了白內障復明手術,對30戶特困殘疾人給予專項生活補助;落實資金9萬元,大力實施“陽光圓夢等教育資助行動,解決了23名
貧困家庭學生的入學困難;觀文鎮與此同時,翠月湖鎮黨委、政府堅持把為民辦實事作為工作的落腳點,在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農村道路交通、水利、教育、衛生事業等方面,將為民辦實事落到實處。 在抓緊抓好經濟發展的同時,觀文鎮的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醫療衛生改革深入推進,新合醫療保險13215人,參保率達99%。在成都市衛生局、我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資金300餘萬元,建成標準化鄉鎮公立衛生院,且成為鄉鎮手術醫療中心,建立了市、鎮、村、組四級就業組織網路,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就業370人,城鎮新增就業40人,動態消除了“零就業”家庭。
觀文鎮觀文鎮
2008年10月15日是第25屆“國際盲人節”,為進一步關注關愛盲人,提高殘疾人的社會地位,並喚起全社會對盲人的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觀文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觀文鎮殘聯根據2008年“走進每個困難盲人家庭”活動主題,組織開展了村殘協聯絡員、盲人、低視力及親屬座談會。安排部署了盲人節期間和今後一段時間內的主要工作;各村殘協認真開展了走訪慰問活動。在翠月湖鎮分管殘聯工作領導的帶領下,相關工作人員一道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40餘戶困難盲人家庭進行了走訪,並為他們送去了慰問金和慰問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