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界與世界觀

觀世界與世界觀

《觀世界與世界觀》是2012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守珍。

《觀世界與世界觀》是哲理散文集,約40篇17萬字,內容涉及歷史、宗教、文化、社會、人生、人性、和平、未來趨向等方面的探索及思考。

作者以一個普通中國人的視角,通過歷史與現實的觀照,擷取當代中國社會的變革場景和人們對於現實人生以及世界諸況的觀察與思考,展示這個特定時代所具備和流露的人文情懷、理性追尋、價值傾向、生活理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世界與世界觀
  • 作者:劉守珍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1日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頁數:288 頁
  • ISBN:9787513010214
  • 開本:16 開
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圖書目錄

自序
自然篇
自然生活主義者
歷史篇
歷史自有分曉
走近科爾沁
清月照人寰
宗教篇
聽從我們的內心
善念與理念
佛樂飄飄的傍晚
信仰篇
理想三部曲
蘇武牧羊吟
道德篇
平常道德論
幸福篇
尋找幸福的感覺
死亡篇
紅塵散盡
心靈篇
迷失的心靈
佇立在時光面前
共享篇
從遍地黃金到遍地機會
精英和草根的演繹
命運篇
透過命運的迷霧
邊走邊唱
人生篇
平凡的快樂
希望是個好東西
踏在生活的大地上
靜謐的風景
在路上
合理的生活
善意人生
人性篇
從自我出發
欲望與節制
理性常人
愛如潮湧之後
理性實踐篇
享受當下
西部走筆
文化的胸襟
個體與群體篇
做好一個人
社會這鍋粥
官與民篇
當官何如賣紅薯
和諧篇
千年殺伐古戰場
記憶不老
民族篇
民族隨想(四題)
瞭望篇
乘著思想的翅膀

作者簡介

劉守珍,畢業於西北政法學院法律系,做過法官、記者、編輯,著有新聞作品集《高原的回聲》。

序言

——兼寫作談
寫作是一件挺自我的事,曾經,我這樣以為。
從一般意義上說,在能夠引起人們欣賞意趣的諸要素中,形式美感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速效、輕鬆、愜意。
於是,不知不覺間,對於格局的鋪排、細節的雕琢以及打磨的意趣似乎遠遠超過了對於現實生活的關注和描述。一度,我以為這就是對於寫作的虔誠追求。
那時的我看來,文字更像是一個個翩飛的蝴蝶,可以翕動著想像的兩翼,輕盈地浮游於生活之上,跳著自娛自樂的舞蹈,給寫作者與瀏覽者帶來雙重愉悅和享受。
文字之輕與生活之重,怕是許多人都無法掂量清楚。
然而,倘若機緣湊巧的話,你會從漫漶的文字堆中發現另外一些文字。
它們並不精緻、也不美妙,與那些華麗麗的修飾語比較起來,可以說是平淡無奇。然而,那些文字卻充滿力度,帶給人別一樣的思索。
“在我看來,自然界所做的在這個地球上產生一種能思維的動物的嘗試,也許已經失敗了。”
“人類的命運就是人這個生物的素質的必然結果。”
是誰,在人們興高采烈地用繽紛的文字裝點精彩生活的時候,發出這樣突兀的聲音?最初閱讀到它們的時候,我略帶驚異地停頓下來,陷入沉思,我想那時我的目光里一定閃過一絲不以為然的神情。
這是德國物理學家玻恩的言談。在這篇情緒濃烈的文章中,他將人類倫理規範的瓦解歸結於“人類最高的理智成就之一”——他摯愛的“科學”,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反諷。
無獨有偶,另一個人們所熟知的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這樣一句話:下一次世界大戰將用石塊來打。
用石塊來打?這又為何?果如此,那埃及人和中國人還不占盡便宜?因為金字塔和萬里長城分別給這兩個國家遺留下了一大批質量過硬的現成石塊,還有古老的石料鑿制技術,歐美這樣的鋼鐵國家怎不相形見絀?而中國人又比埃及人多上好多倍,占據了人力資源優勢。所以,最後的贏家還是中國。
當然,只是個玩笑,沒人希望戰爭。
不過,科學家們冷峻的言談卻讓人難以忘懷,巨大的科技創造力伴隨著令人驚心的摧毀力,箇中緣由頗費思量,這倒是輕歌曼舞的文字所不曾帶來的。
仔細想一想,那些穿透心靈的呼籲不無道理。培根開闢的科學航船高歌猛進了將近400年,在人們征服大自然的征途中,科技“新工具”帶給了人類無數的發明創造和福祉享受。可是,人們的智慧與智力之間,似乎總是存在著難以逾越的距離。
環顧這個複雜多變的現實世界,人們在作出種種社會化的安排時往往捉襟見肘,那些憚心竭慮的制度與舉措不僅不能夠保持長久的協調一致,動輒還會導致人們陷入紛爭與混亂的局面。這一切,究竟歸結於科技的錯愕,還是人性的作祟?
看來,比起精密演算的科學論據來,人的問題更為複雜。要不,怎么連造出核子彈的科學家們,面對核子彈的頻頻威叮:也徒喚奈何呢?
不是為了科學而科學,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那些人類歷史上真正的思考者宛如擦亮星空的火柴,在我們沉浸於生活的閒適或者一團忙亂的時候,他們“嗤”地一聲,用手中微弱的文字光芒喚醒了我們的意識。
與幾經雕琢的優雅文字和大部頭經典相比,這些零星半點,甚至略顯粗糙的文字就像是孑遺世外的山野笠翁,登不得文學的大雅之堂,也從來不曾被孩子們在課堂上抑揚頓挫地朗讀過。然而,它們卻以一種更為直接的方式說出了問題的尖銳以及誠懇的道理,就這樣以簡單而又深刻的方式走入了人們心中。
由此,我開始重新思忖文字的分量與方向。
也許,比起那些或蜻蜓點水、或溫軟細香的句子來,真實的思考、沉靜的敘事更重要。
雖然程式化的美是不可或缺的流行元素,可是,這些並不是文學的核心,它們難以真正呈現出寫作者的認知與良知,更無法反映生活的實質和社會發展的全貌。對於文學作品來說,一定的形式要件是必要的,但決定因素並不在於此,因為文學並不是供以觀瞻的花瓶,它更大的功用是對生命的瞭望、對命運的關懷、對心靈的探詢。
科學家用簡樸的文字告訴我們:剝去物質化的外殼,擦亮我們的內心,對身邊的世界多一點關注吧!
雖說生活遼闊無邊,個體即便窮盡目力,也只能窺豹一斑。然而,這並不是我們忽視和忘卻周遭世界的理由。儘管我們是這樣渺小的一個人,要知道,這個世上70億人口,我們是其中的一份子。
如今,面對現實生活的種種窘迫以及相伴科學而來的道德困惑,文學藝術的意義似乎愈發凸現出來。想來,只要積極縮小與社會生活的距離,輕且重的文字同樣能夠起到更好地打理世道人心的作用。
拋開以往的成見,那些駐足現實生活、具備人文情懷的文字,無論精緻與否,在我的眼裡不再是些無用的蝌蚪,而是庇護人類的精靈。怪不得早在金字塔之前的1000年,遠古的人類就創造了文字。我想,那些真正意義上的經典作品,那些比金字塔還要堅固的文字必定源自無限廣袤的人類之心靈。
就這樣抽絲剝繭般把道理講給自己聽。這個時候,我當然也知道,寫作不僅僅關乎自己,筆端同樣凝聚著一份責任。
寫作,不獨是磨練思維的過程,也是提升心靈的過程。我相信,只有擁有一顆自由的心靈,才能寫出獨具品格的文字,也才能實現與生活的零距離溝通。
瀏覽過往歲月,社會生活與實際情形之間,人們的想望與現實之間,似乎總是有一種若有若無的隔離。
高爾基早就說過,人們是形形色色的,沒有整個是黑的,也沒有整個是白的,好的壞的在他們身上攪在了一起。
生活也是同樣的道理,好與壞相伴而生,隨時存在著轉換的可能。也許,人性的差別就在於能否較為清醒地預期和合理把握這一點,以更好地運用理智、指引生活。
若說起來,道理誰都知道,但事情往往出乎意料。例如,對於某些好人好事,不是就事論事的讚揚,而是理想化和概念化的歸納;又如,自己做不到的高標準要求,又極度希望別人做到,這些都是較常見的缺乏理性和平和的心態。
其結果,仰望別人和被別人仰望的人都活得很累,社會也衍生出一種心照不宣的、虛假的流行機制。
世上的路有千萬條,但走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人把彎路走成了直路,有的人則把直路走成了彎路,說的就是類似情景,這和多年來風行於世的道德指引以及教育方式存在著某些關聯。 事實上,關乎人類發展的任何一種學說和倡議都不能脫離現實的根系。以哲學為例,中世紀時,托馬斯·莫爾曾倡導一種“更符合世道常情”的哲學,這和林語堂“我不讀哲學而直接拿人生作為課本”的想法倒是頗有幾分相像。可見,任何一種思想要想用自己的腳站立,並能發揮有益人生的實際作用,就必須貼近世事,而不能高空蹈之、自娛自樂。
就拿轉型期的我國來說,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上經歷了從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目標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小康社會的現實回歸。那么,道德心理上是否也同樣需要一種理性反省和趨穩態勢,一種和大眾日常生活緊密關聯並且相互銜接的道德促進,而不是言行不符的道德“躍進”?
雖然,長久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和人性嚮往不時撩撥著人們的心緒,但是,面對一波三折、難有突破的集體命運,人們是不是該立足於現實的土壤,重新思考和衡量一下人與生活的合理定位?
也許,放下一些腳不沾地的想法,將目光集中在做好人的本分上,才是改善人生、彰顯道德的首選。
這是心靈世俗化的過程,也是生活理性化的過程。
保持一點清涼的心境,或許,生命的韻味更濃。
列夫·托爾斯泰有過一句名言:“人類的使命在於自強不息地追求完美。”雖然這話鼓舞過許多人的心靈,但在這裡,我想說的是:讓我們接受不完美的現實,然後把現實變得更好而不是最好。
這該是寫作的指向。
敲完這本書的最後一個字,已是西風飄一葉,庭前颯已涼的時節。
秋葉染上了淡淡的紅暈,一眨眼的工夫,熱熱鬧鬧的夏天便從身旁溜了過去。
初秋的景致,多了幾分靜謐、幾分羞怯,還有一些隨意挑抹的明淨,如同古意童心的畫面。
喜歡這樣的時光,不慍不火的天氣,紋絲不動的空氣,可以靜靜地享受閱讀的樂趣和字裡行間閃爍的思想晶粒。
回望來時,有一陣子,我將人生中的禪意簡單理解為一個“善”字,而忽略了人之為人的根本,那就是不懈地進取和努力。很長一段時間,我滿足於日常忙碌後的放鬆與安閒。在寫作上,從不刻意勉強自己。我說過,我不是一個勤奮的人,也不是一個很自覺的人。所以,在創作的道路上我走得很隨意。筆隨心動,哪裡有風景,哪裡有感觸,就寫到哪裡。更多的時候,讓懶散的筆端悄然沉寂於似水流淌的時光,這樣的安度歲月讓我感到很是適宜。
所以,在我的寫作追求中,實在談不上什麼目標或者構想,或者說,我就是那個虛度時光的人。
時間的腳步一如既往地追趕著人們。
驀然回首,四時輪序,春去秋歸,歲月早已不復往昔。遙望遠方夕陽銜山,暮色蒼然,方有一種觸目驚心之感。
日本宗教活動家池田大作說過:“人生應是一種不斷的建設。”隨著年輪的增加,淺薄的感受漸漸有了豐滿的意味。
也許,人生中的確需要這樣的時刻:無論原因,也無論結果,只需要一種心無旁騖的堅持和努力就足矣。
那么,就這樣好了。
面對繁華世界,寫出心中感想。思考,無論對錯,本身就是一種理性形式。而生活,只需盡力便好。 看看我們的周遭,世事眼花繚亂,生活異彩紛呈,同樣的世界在人們眼中有著不一樣的折射。因之,每個人的“微觀”世界既相似又有異,既單調又多姿。萊布尼茨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物中最好的產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站立在荒謬之上;喬治·西格爾的世界則是一個變幻不定的空間,姿勢不一的人們沉浸在各自的遐想之中。
面對百花齊放、各表一枝的見解,更加感嘆世界如此之大,個體如此之小。我也只是想透過文字這扇窗,描畫出我眼中的世界而已。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人們自降生之日起,便與這個世界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在經歷人生、創造生活的過程中,有著思維意識的人們總是想了解一些東西、感知一些東西、體會一些東西、明白一些東西。
這也是這些文字誕生的初衷。
回想起來,文學的路,走走停停,曲曲折折,一路灑落的文字雖說微不足道,卻也源於心靈的感受。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寫作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更主要的是心靈的需求。倘若有一天,那些撲閃著翅膀的文字不再在心中飛翔,那么,我也將微笑著揮手作別。因為,人生中曾經努力過,心底里也就沒有懊惱和後悔,有的只是快樂和坦然。
那個時候,快樂的我看著這些快樂的文字,揮揮手,遙看閒雲去。
而當輕且重的文字不時叩擊著心扉的時候,我會依舊佇候在這裡,做一個格子田裡的守望者。把觸生活的脈象,採擷世事的印痕,將思緒捋得細化、曉暢一些,投入新的探索與耕耘。
無論如何,生活是可以如此自然而美麗的。
悟到這些的時候,很是感謝生命中那些可知不可知的緣由,讓自己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能夠發現和讀到那些文思獨特的篇章,得以傾聽隱約閃爍的廣聞知見,啟迪自己的所思所為;在此,還要感謝這些年來在人生道路以及文學創作上給予自己理解、支持和幫助的師長友人,雖無法一一述舉,卻念茲於心。
當然,任何寫作都不是行雲流水的事。淺嘗輒止的思維、缺乏親歷的感知,都是寫作中點點滴滴苦惱的緣由。由於視野、水平有限,有所不當,敬請讀者鑑諒。
2011年9月22日於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