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GPI錨定CD73脫落機制的研究》是依託天津醫科大學,由陳松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GPI錨定CD73脫落機制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松
- 依託單位:天津醫科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PE)膜表面分布有CD73分子,酶解AMP至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腺苷。當實驗性自身免疫色素膜炎(EAU)發生時,RPE轉為CD73陰性,降低局部腺苷濃度,對自身免疫反應的抑制作用減弱而促發EAU。CD73分子本身無跨膜結構域,是通過其羧基端所修飾的糖磷脂醯肌醇(GPI)而錨定於細胞膜上。CD73-GPI複合體擁有脂筏的特點,即膜移動性及構象可變性。我們還發現CD73自RPE表面的脫落由基質金屬蛋白酶(MMP)的水解作用所介導。據此,提出本課題的研究構想:(1)明確MMP對CD73脫落的催化作用,確定出MMP識別、水解CD73的位點及水解作用是否依賴於配體或底物的存在。(2)尋找CD73的輔助結合分子,是否同腺苷受體存在著結合,此結合是否受到CD73構象的影響,對CD73的脫落有何作用?(3)通過對CD73分子的改造或修飾實現CD73在RPE表面的持續存在,緩解自身免疫性眼病。
結題摘要
CD73可將AMP分解為腺苷,是控制細胞外腺苷產生的限速酶。由於腺苷具有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CD73的含量變化也會對局部炎症產生重要的影響。我們早期發現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PE)在生理狀態下高表達CD73,發揮免疫抑制功能。但當眼底炎症存在時RPE表面CD73的含量急劇降低,免疫抑制功能減弱,利於眼底炎症的發生。本課題著眼於RPE表面CD73脫落機制的研究,以期為自身免疫性眼底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靶點。首先,利用選擇性拮抗劑及RNAi技術我們分析出是基質金屬蛋白酶家族(MMPs)中的MMP-9亞型水解CD73分子中的K547-F548位點,使其自RPE表面脫落。MMP-9可以識別並水解CD73依賴於CD73與另一分子,既腺苷受體A1亞型(ARA1),形成CD73/ARA1複合體。該複合體的形成可由炎症因子所誘導。某些炎症因子,如脂多糖(LPS)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可誘導RPE細胞表面形成脂筏,並將CD73位於其中。脂筏賦予CD73膜流動性使其可以與ARA1相接觸而形成CD73/ARA1複合體。此外,為了明了是否CD73在其他細胞中也具有與RPE相似的免疫調節作用,我們將研究內容擴展至與RPE細胞類型相似的星形膠質細胞。結果表明,CD73在星形膠質細胞中具有與RPE細胞非常相似的作用,也可通過自身含量的變化而調節免疫反應。最後,我們還利用MMP-9抑制劑對實驗性自身免疫色素膜炎(EAU)進行了常識性治療。體內給予MMP-9抑制劑可有效阻斷RPE表面CD73的脫落,從而產生對EAU的防治作用。該研究成果有助於為自身免疫性色素膜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