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行政村隸屬彌勒縣五山鄉,地處五山鄉南邊,距離鄉政府所在地6.00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彈石路,交通便利,距縣城65公里。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電話 ,無路燈。全村沒有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47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96.73%)。通有線電視0戶,有49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3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8.5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2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9戶。該村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道路尚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最近的農貿市場、集市2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0輛,農用運輸車30輛,拖拉機377輛,機車30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畝,高穩產農田地面積為0 畝。
基本介紹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人文地理,村務公開,發展重點,基層組織,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東鄰箐口村委會,南鄰巡檢鎮高甸村委會,西鄰巡檢鎮烏崩村委會,北鄰四家村委會。轄覓利、西扯邑、沙溝邊、圍牆、山後、覓利老寨、阿竹寨、沖子等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90戶,有鄉村人口2096人,其中農業人口2096人,勞動力143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85人。
全村國土面積30.09平方公里,海拔1,790.00米,年平均氣溫 16.00 ℃,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278.86 畝,人均耕地1.6畝,林地38,562.00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83.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2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278.86畝均為旱地,人均耕地 1.56畝,主要種植玉米、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38,562.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14.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25畝,主要種植核桃、板栗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47.00畝,其中養殖面積 19.50畝;草地1,710.00 畝;荒山荒地 415.00畝,其他面積 1,118.00畝。無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6戶;建有小水窖44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戶。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有8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6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83.9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15.92萬元,占總收入的66.05%;畜牧業收入339.74萬元,占總收入的31.3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31頭,肉牛223頭,肉羊484頭,禽畜數量632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3.1萬元,占總收入的0.29%;第二、三產業收入1.62萬元,占總收入的32.4%;工資性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0.46%。農民人均純收入230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8人(占勞動力的4.74%),在省內務工41人,到省外務工2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以烤菸為主的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82.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3.71%。該村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林業產業。沒有企業,沒有成立專業合作組織。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02戶,共鄉村人口2134人,其中男性1081人,女性1053人。其中農業人口2112人,勞動力1380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少數民族集居地,其中彝族2125人,漢族9人,其他民族0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人,占人口總數的0.33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84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69.54%;享受低保7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沒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沒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沒有人畜混居的情況。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 6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在校學生340人,距離鄉鎮中學6.00公里。中學生就讀到虹溪三中。該村距離國小校2公里,距離中學28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5人,其中小學生181人,中學生154人。
全村沒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 3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覓利村委會位於鄉政府所在地的南邊,有著較深厚的文化底蘊,“畢摩”輩出,使得本民族文字得以世代相傳。“愛佐愛莎”歌舞不斷。西扯邑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歷史,他曾是彌瀘邊縱游擊隊聯絡站,白虎洞是當年游擊革命秘密會址,被列為鄉中心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洞內可容納上千人,洞外周圍方圓百米以上原始森林保護完好,具有較高的旅遊價值,更是避暑的好去處。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9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7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32萬元,有固定資產286.5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我村所屬高寒山區,有四個最主要。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根據國家對農村扶持發展的要求,。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52人,黨員中男黨員43人,女黨員9人。 團員85人。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