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高穴墓

西高穴墓

目前,正在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保護性發掘的一處東漢古墓,被懷疑是曹操的墓冢所在。有專家透露,從目前了解的跡象表明,這處古墓極大可能就是曹操陵墓。不幸的是,它早在北朝時代就被盜過。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目前河南安陽方面將這一墓葬認定為曹操墓,但是,此觀點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質疑和爭議,多數提出質疑的專家指出,將西高穴墓認定為曹操墓缺乏可靠可信的依據,可能性更大的是曹奐曹宇父子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高穴墓
  • 地點河南省安陽縣
  • 人物:曹操陵墓
  • 屬性:人物的墓地
背景,基本介紹,爭議,專業之爭,地域之爭,證據之爭,位置之爭,墓主之爭,稱呼之辯,遺骨之惑,璽印之疑,造假之嫌,事實結果,

背景

三國時代人物的墓地,向來皆有紛爭。魏武帝曹操死後,有「七十二疑冢」的說法。葬身之處,迄今有許昌說、河北說、安陽說、鶴壁說等多種猜測。而今,這一個千古謎底有可能很快揭曉。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現的一處東漢古墓,很大可能就是曹操陵墓。
一直以來,專家學者雖然不能確認曹操陵墓的具體方位,但有很多跡象顯示它在漳河附近。1998年4月,在漳河南岸的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挖出了後趙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駙馬都尉魯潛墓誌,其上面記載有:「墓在高決橋陌西行一千四百二十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至墓名堂二百五十步。」此墓誌首次明確記載了魏武帝陵的具體方位。

基本介紹

西高穴漢魏墓地位於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由於該墓地多次被盜,2009年初,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中兩座漢魏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其中二號墓墓道東西長40米左右,最深處約14米,分前後兩室和南北四個耳室。已發現的鎏金青銅蓋弓冒、雲母片、鐵劍、畫像石刻等精美文物反映出墓主身份的尊貴。該墓葬的搶救性發掘對地下文物的保護和相關學術問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爭議

西高穴墓發現和確認為曹操墓的訊息傳出後,在各專業人士之間以及普通百姓之間均引起了大量的質疑。發現和確認曹操墓都是官方行為,看起來權威性毋庸置疑;提出質疑的多是歷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古代文學等各行業內造詣頗深的專家,質疑的根據也非常確切,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常常提出一些符合邏輯、頗有見地的質疑。
縱觀各方的質疑,絕大多數人認可將西高穴大墓的年代定位於東漢末年或曹魏時期,規模比較大,另外墓主人應該和古鄴城密切相關。以上三點爭議不大。但是約有超過80%的質疑者不認可墓主是曹操。爭議主要的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專業之爭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魏晉南北朝史博士張國安認為,考古學家並不負有判定墓主人的職責,對於考古材料,他們近水樓台先得月,但並不能就此取代歷史學的研究。如“魏武王”三個字涉及複雜的禮制、語境等諸多問題,如何解讀是一個歷史學課題,判斷墓主人不是一個考古學問題,考古學者應該儘快公布所有材料供學術界研究,而不是自己徑直下結論。其他如古文學、古文字學、金石學等各學科的專家都曾就本人研究的專業方向先後發表了自己的質疑。曹操高陵考古隊隊長潘偉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長、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慶柱等認為,非考古專業人員的質疑缺乏專業性,外行充專家,學術問題娛樂化。

地域之爭

河南方面的人士認為現在的西高穴大墓為曹操墓確信無疑;河北方面的人士表示西高穴大墓認定為曹操墓依據不足難以服眾,且方位不合帝王陵墓的傳統,真正的曹操墓應當在距離現在西高穴大墓不遠的河北境內(漳河對岸偏西偏北的山地中)。另外安徽亳州方面認為亳州有公認的曹操家族墓,並且已經成功發掘出曹操女兒曹憲和其他族人的墓葬,由此判斷曹操墓也有可能在安徽亳州。

證據之爭

高陵考古現場從事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表示,“這些證據我覺得都不是第一手證據,都不是很有力的證明。”但考古專家孫新民指出,同類八件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中有七塊為科學發掘出土,只有一塊是從盜墓分子手中追繳而來。

位置之爭

1、目前判定西高穴大墓為曹操墓,文獻記載與鄴城西門豹祠、銅雀台以及後來發現的魯潛墓誌等的相對位置是重要依據。然而歷史上鄴城、西門豹祠等位置多次變動,西門豹祠甚至有多個位置,魯潛墓誌並非從墓中取出,確切來源無法確定,因此以此為依據確定曹操墓顯得依據不足。另外假定由魯潛墓誌標明的相對位置找到曹操墓,反過來應當是根據曹操墓也能找到魯潛墓,但是至今在相應的位置並沒有找到魯潛墓。
2、目前考古發掘已經證明,西高穴大墓同一陵園之內只有兩座墓葬,中軸線在兩座墓葬之間,兩墓葬一南一北對稱分布,相距30米,朝向一致坐西向東。《三國志》卷1《武帝紀》記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曹操曾就自己陵園的規劃建設,下達過如下指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周禮》:“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後。”漢制亦謂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宜陪壽陵;其廣為兆域,使足相容。由此可見,就曹操親口安排的自己陵園規劃而言,他本人是獨自居於先王所在的主位,位置在最為尊崇的頂端,左、右兩側不能有其他墓葬與之並肩等列;陪葬的諸侯、大臣,則以功勳地位的高低,在自己前方的左、右兩邊依次排列,左為尊位,右為卑位。顯然,目前的考古發掘結果,和曹操本人的規定以及當時的禮儀都有很大差別。此外,曹操要求王公大臣在自己陵墓附近陪葬,也就是說曹操墓是一個規模很大的墓群,但目前經過詳細探測,陵園內只有兩座墓。
3、都城與陵區方位的歷史傳統沒有在都城西南方位的,兩漢帝陵、已知魏陵、西晉帝陵都是如此,漢獻帝的禪陵也在山陽城西北,按洛陽方位算是東北,沒有例外。西南在八卦中屬於坤位,建造上常常是造廁所的方位。西高穴2號墓,東西向而偏南,不是如想像中偏向東北,接受銅雀台上典禮的祭拜。因此這個墓認定為曹操墓,此處也是繞不過去的坎。
4、曹操後代如曹丕等的有關文檔,多次顯示曹操墓在“阿”、“岡”的字眼,也就是與“山”密切相關。然而西高穴大墓卻在平原上,附近並沒有什麼山。

墓主之爭

1、曹操高陵考古隊隊長潘偉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長、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慶柱等認為,西高穴大墓墓主就是曹操。
2、著名考古學家、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徐苹芳(已故):西高穴大墓絕不可能是曹操墓,因為西高穴2號墓的形制與曹休墓是一個級別的,也就是侯這一級的,而不是王或帝王級的。西高穴大墓當然也是有考古價值的,但定性應當是東漢末年的大墓。而曹操墓之所以被質疑,並不存在外行內行之說,而是證據不可靠。
3、魏晉南北朝文學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有關方面公布的“曹操墓在安陽”證據並非第一手材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證明。在還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公布相關訊息,有悖學術研究的嚴肅精神。不能否認西高穴墓墓主認定的其他可能。
4、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著名三國文化研究專家方北辰,從禮制研究入手認為西高穴大墓不是曹操墓,並從陪葬物品、墓的形制、方位、規格以及墓主骨骼年齡等方面分析,西高穴大墓二號墓墓主是曹宇(曹操與環夫人之子,與曹沖為同父同母的兄弟),一號墓墓主是曹奐(曹宇的兒子並未入葬是空墓)。
5、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魏晉南北朝史博士張國安認為,從位置、陪葬物品、墓的形制結合歷史記載判斷,西高穴大墓的墓主是曹奐。
6、中國盜墓史研究學者,江蘇省考古學會會員倪方六:能認定墓主的東西,都具有惟一指向性,即所謂“鐵證”。現在西高穴墓葬中出土的東西,沒有一個是“惟一”的,都可以作出完全相反的解釋。比如“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這是認定墓主是曹操的關鍵東西,但恰恰是這件東西透露出,墓主一定不是“魏武王”本人。常理而論,“魏武王”是不會把自己的東西寫上名字再隨葬的。曹操更不會,他惟恐別人找到他的墓。
7、另外,西安市委黨校歷史教授、三國史研究專家胡覺照認為安陽“曹操墓”實則五胡十六國時期軍閥姚襄墓穴。
從事歷史研究三十餘年、著有專著《曹操墓研究》的邯鄲市歷史學會會長劉心長說:“曹操墓不是孤墓而是群墓,如果這座墓不能確證為曹操墓,而是陪葬墓的話,極有可能是曹操最親信的大將夏侯惇的墓。”
四川一位古文化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錢玉趾認為西高穴大墓的墓主可能是曹魏時期名臣常林的墓葬。
稱呼之辯 歷史上除了曹操外,十六國時期冉閔,姚襄等也都有“魏武王”的稱號。而考古單位對八件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碑卻只是指向曹操,其做法也受到一些民眾的質疑;有學者懷疑,曹操葬禮由曹丕主持,時曹丕繼為魏王,應不會直稱父親為“魏武王”,而只稱作“武王”;就算要使用全名,也應該用“漢魏武王”而不是“魏武王”;學者以此判斷發現之陵墓不為曹操墓。

稱呼之辯

遺骨之惑 河南發掘點並沒有享壽七十歲的曹操妻子卞皇后遺骨,證明此墓並非曹操墓。卞皇后太和四年去世,與曹操合葬高陵,卞皇后二十歲嫁曹操,是曹丕生母,曹丕享壽四十歲,卞皇后此時就已經超過六十歲,之後到太和四年去世,享壽七十歲。另外文獻記載曹操墓中有遷葬來的曹沖遺骨,但是實際考古發現也與此不符。

遺骨之惑

另外,還有的學者提出,同時期的帝王墓,王后都是在墓主的東南方向另起一墓,如果這個曹操墓的東南方向附近沒有發現卞皇后墓,則可以肯定不是曹操墓。

璽印之疑

根據《晉書·禮志》,曹丕於曹操墓的墓道築了一個石室,放了金璽。河南發掘點不但沒有金璽,連藏璽的石室都沒有,證明此墓並非曹操墓。
曹操遺令“金珥珠玉銅鐵之物,一不得送”,曹丕連金璽都不敢放進墓室,河南發掘點卻出土了金銀珠玉,證明此墓並非曹操墓。
此外根據已公布的此墓考古報告,墓內發現一銅質印章,上邊的篆體文字經古文字學者考證為“奐”字,印章的質地以及上邊的文字都與曹操的身份不符。

造假之嫌

學者閆沛東向媒體明確指出曹操墓考古隊隊長參與造假,因為考古隊獲得安陽方面230萬元挖掘資金後挖出空墓難以向對方交差。對此,曹操墓地考古隊隊長、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偉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切等閆沛東公布證據後再作答覆。但閆沛東在2011年12月被河北警方確認為逃犯,真 名叫胡澤軍。

事實結果

安陽西高穴應為曹奐墓
自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安陽考古隊在京高調宣布安陽西高穴大墓墓主為魏武帝曹操以來,爭議不斷。昨天,專家據墓中出土的惟一一枚印章推翻了墓主為曹操的說法,確定墓主為魏末廢帝曹奐,安陽西高穴因而認定為曹宇、曹奐父子王原陵,曹操高陵的說法隨之不攻自破。
確定西高穴大墓墓主身份的關鍵證據是一枚橋鈕並刻有“章魚”形圖案的“符印”。有關專家考察了這枚印章之後,指出所謂符印其實是一個篆書的“奐”字,墓主隨即指向了魏元帝曹奐。在考古發現中,印章是確定墓主身份最為直接和有效的證據,西高穴出土的符印之謎被破解,墓主身份也隨之揭開。
這枚印章的信息來自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陽縣文化館在最新一期《考古》雜誌上發表的《河南安陽市西高穴曹操高陵》一文,實際上也就是西高穴考古的發掘簡報。但是,考古隊和《考古》雜誌並沒有認出這是一枚名章,而是將其作為“符印”發表。更為荒唐的是,在發表時,印章的位置放反了,成了頭朝下的狀態。專家是糾正了位置錯誤之後才破解古印之謎的。
西高穴大墓被定為“曹操高陵”,計畫9月底開門迎客。《考古》發表簡報本來是要為下一步的開發加一推手,不料竟自擺烏龍,反而把“曹操墓”送上了不歸之路。
在最新一期由社科院考古所主辦的學術期刊《考古》上,一篇名為《河南安陽市西高穴曹操高陵》的論文發表,這就是一直為學界所期待的“曹操墓考古報告”。該報告詳細匯報了曹操墓田野發掘的過程、成果及結論,論文作者署名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陽縣文化局。
報告顯示,曹操墓中有兩個大盜洞,一個時代不明,一個為現代。由於多次被盜,出土遺物大多被挪動了位置,但還是發掘出了400多件可復原的文物,金銀銅器、陶器、石器均有,其中還有一枚銅質印符。這枚銅印符的發表必將對“安陽曹操墓”產生新的影響。有人說此“印紐上沒有雕龍或其他神獸;工藝粗糙;材質為銅。認為它應當是封泥印”。
洛陽出土的曹休銅印章印紐上就沒有雕龍或其他神獸,而是瓦鈕,並不影響此印認定為“曹休印章”而不是“曹休封泥印章”。西高穴大墓究竟是不是曹操高陵,或者是曹氏家族某位要人那么的墓?由銅質印符角度論證,該墓很可能是曹奐墓。1986年曾對位於河北臨漳縣城西南28公里、習文鄉趙彭城村西南約三百米處的曹奐墓進行過考古鑽探發掘,已證實該墓主非曹奐。據史書《三國志。三少帝紀。曹奐傳》:“魏世譜曰:封帝為陳留王。年五十八,大 安元年崩,謚曰元皇帝”。晉禪代之後,封末帝曹奐為陳留王,爾後將曹奐及曹魏宗室都安置在鄴城加以嚴格監控。曹奐終年五十八歲,死後以魏皇帝的規格和禮儀葬在鄴城,其陵墓應按照帝制規格,因為曹奐是以支子入繼大統當皇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