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西關清真寺始建於明朝洪武或永樂年間。
清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曾重建,
雍正年間曾有擴建。康熙五十二年(1712年) 清真寺新建廣廈大門一座。
民國初年又擴建臨街鋪面和院內沐浴室等附屬設施。民國十八年(1929年),由當時西關清真寺阿訇和社首發起,加上好義樂捐的皮貨商贊助,在清真寺創辦了一所回民子弟國小——“元香國小”。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侵略軍駐進寺內,遭到破壞。
十年浩劫中,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被破壞,穆斯林宗教信仰權利被剝奪,西關清真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毀壞。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順利執行,西關清真寺恢復了正常的宗教生活。
1980年,廣大穆斯林自願捐助“乜帖”,重修講堂三間,內宅二間,水房四間,灶房二間。
1983年4月,中國國務院宗教局局長喬連升和宛耀賓來蘭會同省市有關領導以及穆斯林民眾,採取國家撥款,信教民眾自願捐款的辦法,在原址重建西關
清真大寺,建成後向國內外穆斯林客人開放,恢復歷史上的“客寺”地位。
1986年3月,由蘭州市組成建寺委員會,聘請工程師王鴻烈(回族)為全權代表,開始修建工作。歷經兩年多,耗資145萬多元,建起了一座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的禮拜大殿、大殿總高度約37米,共分四層,底層層高3.9米,設有辦公室、講經堂、宿舍、貯藏室、沐浴室,還辟有一間供婦女用的小禮拜殿。上部三層為禮拜大殿,共容納3000多人,跑馬廊平面內還設有藏經室、廣播室、休息室。禮拜大殿在修建中曾得到來甘肅訪問的穆斯林國家元首和友好人士的捐助。世界伊斯蘭聯盟秘書長納綏夫、伊朗阿亞圖拉·賈納琪以及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埃及和港、台等國家、地區的友好人士都給予熱情捐助。
1990年,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寺管會和穆斯林民眾多方集資、集物,又對水房、大門樓和月台進行了整修。
2002年,清真寺重修了大殿、北講堂、水房。大殿、講堂屋等建築基本保持了原貌。
規模建制
原寺包括外院大照壁、沐浴室;內院幫克樓、禮拜大殿;北院學房、宿舍等三部分。
西關清真寺大殿平面呈圓形,從外部進人大殿後,大殿內的朝向與外部中軸線偏轉一個角度,使大殿的朝向正對“
克爾白”方向,(
麥加在蘭州正西偏南16度25分的方向上),通過這個轉折,給禮拜者以“另有天地”的感受,把思想完全轉入到禮拜的氛圍,沉浸在潔身、肅穆、敬拜真主的環境之中。 二層大段與跑馬廊為一個連通空間,三、四層為一個連通空間,四層之間也可垂直連通,每個空間各有一個“
米哈拉布”標誌朝向。大殿由20個高17米的圓拱門緊緊圍繞,中心有一直徑約25米的扁圓殼。採用圓形,一方面為照顧五條於道匯集處從各個角度的立面觀瞻,另方面表現各民族穆斯林民眾的團結向上。
該寺原有清
康熙五十二年(1712年)歸德府賜“誠禱甘霖”和“誠能格天”金字匾額兩塊,大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清真寺碑記》和民國七年(1918年)、民國十三年(1934年)《重修清真寺碑記》各一塊。後僅存民國七年、民國十三年《重修清真寺碑記》。
建築特點
西關清真寺大門、幫克樓、禮拜大殿均為中國宮殿式建築,都是飛檐翹角,其突出特點是大殿與幫克樓和二門之間以穿廊相連,四層六檐,十六七米高的幫克樓與宏偉莊重,造型奇巧,可容千人禮拜的大殿相配襯,顯得氣勢恢弘,布局合理,獨居匠心,是蘭州市清真寺中的伎使者,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是,在“文革”中全部拆毀了。
外牆用乳白色為基色,間以綠、藍等色之裝飾圖案。20個“虛”的拱門,擁起一個“實”的太穹頂,再現
伊斯蘭建築上實下虛的特點,扁的大跨度穹頂和細高的拱門又體現了現代的技術水平。在裝飾方面大量使用了穹頂和拱門及大面積的裝飾圖案,立面窗戶全部採用鋁合金框架(用青銅系列著色陽極化膜處理)。
西關清真寺整個建築設計精巧,造型獨特,為中國國內清真寺建築中獨具風格,1992年被評為蘭州市十大優秀建築之一。
地理交通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解放門廣場東側。
交通
乘2、4、6、9、13、15、101、102路可到。
門票
10元(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