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鎮牛
- 原名:西鄉牛
- 類別:全國八大良種黃牛
- 優點:水旱兼用、肉役兼用
基本情況,產地環境,品種特性,生產性能,培育歷史,
基本情況
西鎮牛是水旱兼用、肉役兼用的古老地方良種。按地理分布屬華南牛類型,按產地分布屬“巴山黃牛”結實型。適合山區水旱耕作,廣泛分布於漢江流域的洋縣、城固、鄭、漢中及紫陽等縣、市,為陝南山區的主要耕畜。在當地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產地環境
西鎮牛的產地南屏巴山,北依秦嶺,中貫漢水,地形複雜,山多嶺眾,溝谷川壩交錯,海拔371.2~2534米,屬北亞熱帶。氣候溫潤,年平均氣溫13.8~14.7℃,相對濕度77%。水熱資源豐富,林密草茂,優質牧草種類多。據漢中地區農牧局調查,產區牧草共有108科、500屬、861種。其中豆科35種、禾本科146種、莎草科90種、菊科108種、薔微科44種。平均畝產鮮草560公斤,四季常青,可終年放牧。農業發達,農作物種類多,優質農副產品充裕,飼料豐富,發展養牛的物質基礎雄厚。這是形成西鎮牛品種的主要因素。產區大部分地帶險峻崎嶇,土質粘性大,易板結,翻犁倒茬艱難,需挽力大、持久耐勞的耕畜,才能適應水旱山川耕作的要求。同時,山區放牧坡陡山高,也要求善於爬坡,靈活穩健,故促使農戶長期選種選配及犢牛培育。母牛多在春末夏初青萆生髮時產犢。產後飼以豆漿等“發奶”飼料。對犢牛特別注意按揉其嘴端及蜂包,促成鼻鏡方圓,肩峰高大,體格壯實,肌肉強健,便於扼套挽具,適應山區耕作特點的役用體型。同時,在飼養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冬放陽坡和岩窩,春夏趕牛到陰坡,秋季高山蚊蠅少,天涼草深好抓膘”;“寸草鍘三刀,無料也上膘”等。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培育,也是西鎮牛優種形成的要素之一。
西鎮牛適宜在陝南秦巴山區、漢江河谷盆地生長。這裡草場資源豐富,發展草食牲畜是畜牧業的方向,尤其在糧食不足而草場寬闊的陝南山區,更應選擇發展牛羊草食牲畜為主的道路。農諺說:“養牛養羊,本小利長”。飼養西鎮牛是成本低、經濟收益高的產業,應予大力發展。特別是牛肉干與活牛可以出口,是山區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項目。
品種特性
西鎮牛,其體大中等,體型方正,結構勻稱,結實緊湊,體質雄健,骨骼堅實,肌肉豐滿,被毛呈紅黃色,高肩峰,龍門角,鐵蹄子,蹄大壁薄,蹄縫緊實,以鐵質蹄最好,色純黑,俗稱“黑蹄趾”。質地堅實,耐水泡,最適水田耕作,又耐爬坡,適於山地耕作。挽力強大,行動敏捷,善於爬坡,持久力強,適應性廣,耐熱耐寒,繁殖力強,出肉率高。公牛頸厚而短,峰瘤(峰包)高聳,垂皮發達,胸寬深,肋骨開張,臀端寬圓,四肢粗壯。母牛體型緊湊,頸薄稍長,肩峰低薄,腹圓不垂,尻部平直。適於山川水旱役用,馳名中外。產區共有16萬頭,其中心產區西鄉、鎮巴兩縣約7萬頭,占西鎮牛總數43.8%。西鎮牛有很大發展。平均每年有2000~4000頭種牛、役牛,輸往關中、甘肅、寧夏、山西、湖北、河南等15個省、區。現有肥活牛出口港澳地區。
生產性能
體壯力強。西鎮牛公牛體高123厘米,體長135:6厘米,胸圍169.8厘米,管圍17.25厘米,體重362.3公斤,最大體重550公斤;母牛體高112.07 7厘米,體長123。4厘米,胸圍150. 8厘米,管圍14.91厘米,體重261. 4公斤;閹牛體高128厘米,體重311.2公斤。最大挽力:平均公牛為340公斤,母牛240公斤,閹牛269公斤。挽曳速力;公牛1.59米/秒,母牛1.58米/秒,閹牛1.19米/秒。役用力強,日耕板田1.5~2畝,泡水田3~4畝。年負擔耕地30~40畝,最多達50畝。農忙季節可連續耕作20餘天。
繁殖能力強。公牛1歲性成熟,1.5歲開始配種;母牛1.5~2歲性成熟,2.5歲開始配種,終年發情。4~9月為發情配種旺季,發情周期18~22天。妊娠期平均278天,繁殖率為34.7%,產犢率97%,產犢成活率84.土%,初生公犢重17.7公斤,母犢15.5公斤。習慣哺乳期1歲。周歲幼犢體重和體尺分別達到成年牛的43.5%~51%和75.4%~83.6%。公牛一般在17歲以上,母牛在12歲左右,失去繁殖能力。
產肉性能良好。西鎮牛生長快,產肉率高,肉質良好。早在清代就以“菜牛”而著稱。據1~2歲育肥牛測定,屠宰率54.2%,淨肉率44.83%,胴體產肉率85.18%,骨肉比1:4.87,眼肌面積71.24平方厘米,脂肪率3.71%。日增重公牛790.4克,母牛533克,平均627.4克。肉質鮮嫩,肌肉緊密,脂肪均勻分布於肌肉纖維之間,具明顯大理石紋,肉質極佳,是加工當地名產——“鹿麟牌”牛肉干的主要原料。含蛋白質65%以上,風味悠長,耐貯存,馳名國內,享譽三秦。適應性廣。西鎮牛耐粗飼,飼養容易,放牧、舍飼均可,抵抗疾病能力強,對自然環境條件的應變範圍寬。每公斤增重需飼料3.12公斤。
培育歷史
西鎮牛形成歷史久遠。據考古學家在漢江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的家牛遺骨推測,說明我們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時代以前,就開始對野牛進行馴養了。漢代,當地農民就十分重視良種牛的培育。據文獻記載,巴山黃牛產區,即陝川鄂交界地帶,在三國時期就統屬蜀地。西鄉、鎮巴歸屬四川蜀地時間較長。由於兵亂、災荒,造成頻繁的人畜遷移,三省毗鄰地帶牛種血統水乳交融,相互交媾,有利於良種牛的形成。陝境巴山黃牛的飼育,宋代就很普遍。鎮巴古時屬西鄉縣所轄。而西鄉縣在歷史上,每年“縣城南門河壩有清明古會,四方百貨雲集,騾馬牛羊尤盛”,成為西鄉和陝南的牛羊交易中心,《漢中府志》早有記載。與鎮巴、西鄉緊鄰的漢陰縣,每年農曆三月三,又有騾馬大會,西鎮牛也在此交易集散。它對於西鎮牛的培育和發展,’起了市場推動作用。漢中漢台展出的出土文物——宋代臥姿陶牛,其肩峰高聳,肢體粗壯,肌肉豐隆,體型極似現代西鎮牛。今西鄉縣城南門外河堤上有清道光乙未(道光十五年,1835年)六月中伏日鑄的一尊鎮水臥姿鐵牛,該牛為合模鐵鑄,造型逼真,昂首而臥,目視西南,神形兼備,靜中有動,即為西鎮牛的史證。新中國成立以來,又進一步選育提純,相繼建立了種牛繁育場、中心繁殖區、配種站,推廣冷配,建立人工草場等。西鎮牛數量發展很快,品種質量有了顯著提高,品種的特徵特性日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