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原文
西部暢想①
長河落日大漠孤煙
一幅畫留在西部山川
一架古箏
幾聲羌笛
一杯酒送你西出陽關
幾番征戰
一卷書任你閱讀昨天
啊!西部
中國的西部
我們夢想的家園
光輝燦爛
雪域高原
千古夢幻
夢中駝鈴
窗外風鈴
年復一年
啊!西部
中國的西部
每一條河都流淌著你
重振雄風的吶喊
每一座都凝聚著你
重現光輝的期盼
啊!西部
中國的西部
我聽見
開發的號角已吹響
我看見
啊!西部
中國的西部
不要說寂寞
望穿了你的眼
不要說等待
蒼老了你的臉
你將是新世紀
最亮麗的風景線
注釋
1.選自2002年2月20日《
解放日報》。孫德斌,當代詩人,記者
2.信天游:流傳在我國西北廣大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
3.金戈鐵馬:戈閃耀著金光,馬配備了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
4.望穿:形容對遠方親友的殷切盼望。
4.述說:敘說。
5.亮麗:明亮美麗。
6.半壁江山:指保存下來的或喪失掉的部分國土。有時比喻事物占到一半。
賞析
詩歌按邏輯順序組合內容
全詩十一節。 1-7節,描繪了西部深厚的歷史文化;
8-10節,抒寫西部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觀。第8節既是總起,又與第4節的抒情句呼應。前10節為最後一節蓄勢。
第11節暢寫西部的美好未來。
“暢想”的意思: 敞開思路,毫無拘束地想像。
作者暢想西部的思路:暢想西部燦爛悠久的文化→暢想西部自然環境和優美景觀→暢想西部開發的未來。
與《西部暢想》有關的古詩句:
第2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根據詩歌的內容,概括西部的燦爛與優美之處:
壯闊的自然風光,燦爛的壁畫藝術,獨特的地理環境,特有的風土人情,傳播文化的重要通道。
最後一節“春風正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指什麼?末句的含義是什麼?
“春風”是指西部大開發。
用“正”而不用“不”突出作者對西部發展很有希望,讀起來也朗朗上口。
西部一定會迅速發展,會發生令人矚目的變化。
前三節詩,有實寫,有虛寫,它們表現了西部的哪些特點?
前三節表現了西部的廣闊美麗;淒涼悠揚;悲壯雄偉等特點。
“啊!西部,中國的西部”在全詩中反覆詠嘆,其結構和內容上的作用是什麼?
結構上的作用是:前後呼應,使全詩渾然一體。
內容上的作用是:反覆強調,突出歌詠的對象,表達詩人對祖國西部的熱愛之情。
最後一節,“不要說寂寞”的原因是什麼?
“不要說寂寞”的原因是:
中國西部“開發的號角已吹響。”
品讀詩歌的最後一小節,作者對西部開發抱著怎樣的感情?
作者對西部開發歡欣鼓舞,懷抱希望,充滿信心。
與課文有關的古詩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腳踏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其他知識
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大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
絲綢之路,亦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
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據常書鴻先生在《敦煌飛天。大型藝術畫冊序言中說,“總計4500餘身”。其數量之多,可以說是全世界和中國佛教石窟寺廟中,保存飛天最多的石窟.
為西部獻一記: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是西部地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積極發展有特色的優勢產業,推進重點地帶開發;發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類人才;國家要在投資項目、稅收政策和財政轉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逐步建立長期穩定的西部開發資金渠道;著力改善投資環境,引導外資和國內資本參與西部開發;西部地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在改革開放中走出一條加快發展的新路.
西部大開發:"西部大開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的一項政策,目的是"把東部沿海地區的剩餘經濟發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鞏固國防。"2000年1月,國務院成立了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由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擔任組長,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擔任副組長。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之後,國務院西部開發辦於2000年3月正式開始運作。2012年2月,國家發改委官員對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划進行解讀,明確了戰略部署的基本戰鬥思路。
典故:
長河落日
大漠孤煙
幾聲羌笛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一杯酒送你西出陽關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岀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金戈鐵馬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評價
我為西部開發鼓與呼
——關於詩歌《西部暢想》創作的前前後後
孫德斌
當我很小剛對祖國形成概念時,就知道祖國幅員遼闊。上學以後,又從地圖、從唐詩宋詞、從歷史書籍、從電影電視,以至從後來我能夠去過這裡一些地方,使我對祖國地域的概念從感性到理性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我喜愛西部的山,它的粗獷,它的險峻,都表現出一種力度,透著一種無法描述的陽剛般的雄性的氣度;我喜愛西部的水,它時而平緩、時而狂放,讓人心馳神往又捉摸不透;我喜愛西部那漫無邊際的草原,它的博大和悠遠,蒼涼而遒勁的神韻引起我無限的遐思。對我最是難忘的是那些生活在西部的人們,他們的熱情和笑臉、他們的艱難和無奈以及他們那充滿期待的眼神,都永遠地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
西部是華夏文明的源頭。它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我們祖國的高山大河都發源於西部,我們華夏祖先的腳步是順著水從遠古而走到今天的。長江上游出土過元謀人的牙齒化石,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黃河中游出土過藍田人頭蓋骨,距今約七十萬年。這兩處古人類都比距今約五十萬年的北京猿人歷史還悠久。秦皇漢武以後,東西方文化在這裡交匯融合,從而有了大唐盛世,有了絲綢之路的駝鈴聲聲,有了佛院深寺的暮鼓晨鐘。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蹟,秦始皇的兵馬俑、西安的大雁塔、西夏王陵、樓蘭古國、布達拉宮等歷史文化遺產,同樣為世界所矚目,成為中華文化重要的象徵。
是的,西部以它厚重的文化歷史內涵、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常令世人嘆為觀止。當我在感嘆造物神奇的同時,也在感嘆大自然以它難以抗拒的荒蠻之力,阻隔了現代文明進步。由於歷史和自然的原因,在黃河與秦嶺一線以西、約占國土面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廣袤的土地上,那裡有為數不少的人還生活的相當貧困。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我曾走過西部的一些地方,我沉迷那裡的好山好水,也苦悶於那裡的貧窮落後。我看見一些花季少年,穿著破舊的衣衫,趕著羊群赤足走在黃土高原上;我看見那裡的農家用三塊土磚壘起的鍋灶;我看見那裡的土地都掛在半山坡上、只有巴掌那么大。這對我這個來自東部沿海城市的人來說,仿佛恍惚隔世。
荒苦困寒的西部,自古至今,有過無數的詩人留下了蒼涼的詩句,讀之使人膽戰。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是今天,那駝鈴聲聲,像在哭,也像在歌,刺痛在我心靈的深處。
2000年1月,黨中央做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定,這有如浩蕩的春風,吹拂著華夏大地,也激動著我的心。我當時在煙臺日報的專刊副刊編輯部工作,我們報社的老總鄭強先生在一次編務會議上說,報紙副刊也要配合中央的決定做好宣傳工作。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反覆思考以什麼形式來宣傳呢,思來想去,覺得還是以詩歌的形式好,詩歌以短、平、快見長,人們喜聞樂見。我決定就以詩歌的形式來為西部的開發鼓與呼。
這個想法確定之後,我進入了整夜的思索。我仿佛走進歷史隧道的深處,也走進了唐詩宋詞的門檻。“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王維),“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我在古詩的意境中踱來踱去,從自然景觀步入人文景觀,從歷史又回到現實。我仿佛看到,壯士們在獵獵的寒風中正悲壯地等待著出征,看到曾經的商賈與僧侶的駝隊走在漫長的絲綢之路上,聽到了那植根於西部的飽經風霜的駱駝草以及藍花花、雪蓮花,在蕭瑟的西風中,依舊吟唱出扣人心弦的歌聲。
此時,一輪明月正懸掛在西窗外的夜空。 它曾照耀耀著今人,它令我輾轉反思夜不能寐。它仿佛在向人們述說,述說著西部光輝燦爛的過去,也述說著對現實深深而默默的期待。從西漢到盛唐,隴西邊塞不知有過多少征戰?中國歷代統治中心的確定,何時不把西部的地理環境放在至關重要的地位來考慮?長江黃河對於華夏文明的發生髮展、對華夏子孫的不盡恩澤,更是難以言表。中國西部這個半壁江山對於中華民族的治國安邦和偉大復興,是何等的重要,那裡孕育著一個大國堀起的夢想,而黨中央關於西部大開發的舉措又是何等的及時和英明!
當這些意境在我的腦海形成後,我便以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表現形式,運用排比和重疊的手法,關照歷史與現實、自然與人文,將此詩一氣呵成。象“絲綢古道/敦煌飛天”,“黃土高坡/雪域高原”等是寫實的表現形式,而“大雁塔述說著過去的光輝燦爛”,“藍花花雪蓮花開成千古夢幻”,“每一條都流淌著你重振雄風的吶喊”,“每一座都凝聚成你重現輝煌的期盼”是浪漫主義的表現形式。“一幅畫”、“一杯酒”、“一卷書”是排比法。“啊!西部/ 中國的西部”這一反覆的詠嘆運用的是重疊法。
畫家用色彩寫詩,詩人用激情和意象繪畫。這樣,這首詩就象一幅跌宕起伏的畫卷跳躍在我的眼前,它既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又氣勢磅礴、豪邁奔放,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把我對祖國西部大好河山的無限愛戀和深情的嚮往都傾注其中。
此詩第二天便在煙臺日報首次發表。因先前在解放日報發過一些散文隨筆,2002年2月,解放日報的副刊編輯查志華女士在電話中詢問我手頭再有沒有此類文章,我說最近沒寫,倒是有一些詩歌。她說“朝花”副刊很少發詩,我說傳給您看一下。不久,此詩便在解放日報刊出。並陸續被全國許多報刊選用。我也收到了許多青年學生的來信,表達著他們對祖國西部的熱愛和投身西部開發的決心。
西部輝煌過,四百年的大漢帝國輝煌過,三百年的大唐曾史詩般震撼世界地輝煌過……
陽關孤獨過,那一堆堆用草與泥堆砌而成的殘缺的烽火台孤獨過……
玉門關也孤獨過,那一株株倔強的生長在沙漠上的楊柳孤獨過……黃土高原也孤獨過,那一曲曲飛揚在高原上空的信天游,悲悲壯壯、年復一年的孤獨過……今天,浩蕩的春風正吹拂著西部這片古老而神密的土地,在黨中央英明決策的推動下,一個充滿希望和勃勃生機的西部正在堀起。
作者簡介
孫德斌
男,作家、詩人、高級記者。1958年8月出生
煙臺。1976年入伍,在
北京總後勤部,歷任文書、排長、參謀、幹事,在部隊兩次進入軍校和
地方院校學習。1987年
轉業在
煙臺日報社,分別擔任過
煙臺晚報副總編、煙臺科技信息報總編、現代
科學生活報總編、
今晨6點副總編、煙臺日報群工部主任、煙臺日報專刊編輯室主任。有近百篇新聞作品獲得省級以上獎項,有大量的文學作品散發在全國各種報刊,出版有詩歌散文集“歲月相思林”、“潮聲雲影”等。長詩“西部暢想”被收入上海中學語文教材。
文集:與你真誠相伴、 別了二十世紀、五月的時光、唱給歲月的歌、 春來最宜賞桃花、
搬新家、 “隱私文學”當休矣、世紀之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