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譚姓在此建村。因村東有一古廟,廟前有一灣,灣內有影,遠眺似牛,近看無蹤,故取名遠牛莊。後因村東又建一村,命名東遠牛莊。為便於區別,本村始稱西遠牛莊。清康熙初年後,有鞠、李、林、辛姓等相繼來此定居。 西遠牛莊位於海陽市東南部,地處東經121°19′,北緯36°44′。東鄰東遠牛村,南靠黃海,西接寨前村,北連北遠牛村。距鎮政府駐地5.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0公里,隸屬留格莊鎮。 全村轄區總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0.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321戶,860人。有鞠、辛、王、高、任、冷、林、於、李、倪等10姓,人口較多的是林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遠牛莊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西遠牛莊位於海陽市東南部
- 人口:860人
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西遠牛莊國小。1983年,投資5萬元,建新校舍13間。1988年,與東、北遠牛莊合併國小,校址在北遠牛莊,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自建國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20人。村重視科技教育事業,村民有農藝師3人,會計員1人。 人民生活解放初,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食。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0年,全村人均收入3000元。2002年,有各種運輸車50多輛、機車50輛、電話160部、彩電250台、電冰櫃100台、洗衣機2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街道不整,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8平方米。1978年以來,對影響交通及不規則的住房進行拆遷。2002年,街道整齊,村民全部住上瓦房,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9平方米。 集體福利1958年,建起幼稚園、保健站。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78年投資10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1986年投資12萬元,修建自來水蓄水池,村民開始用上了自來水。1992年投資7萬元,安裝閉路電視。1998-2000年,安裝程控電話160部。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李奎民、李奎昌等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批中共黨員。1939年,村成立黨支部,成為留格莊鎮第一個黨支部,李奎曉任黨支部書記。1949年黨員公開,全村有黨員36人。2002年,全村有黨員32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李沛正、李堯溪、李基堯、李沛傑、李在川、林治方、徐會田、李洪華、李存璞。2000年7月李煥卿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4月,村建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鞠華南、林春芳、鞠秀山、鞠學進、徐會田、李存朴、林雲福、林秀樂、李丕喜、李正喜。1999年5月,李正喜當選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