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福興宮

西螺福興宮

福興宮俗稱舊街媽祖廟,後稱「福興宮」,取其由閩族合建,福祉興盛的含義,奉祀主神是天上聖母(媽祖),創建於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位於台灣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180號西螺鎮民信仰中心,也是每年大甲鎮瀾宮媽祖出巡時的首要休息站。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延革,歷朝褒封,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地址交通,

簡介

福興宮留存了許多古物如天上聖母神像、十八羅漢像等。兩根石柱和兩座石獅是同治年間所立,石材為大陸的隴石,也是精工雕琢的珍貴藝術品。廟內還有年代久遠的幾塊牌匾:「海國安瀾」、「好義從風」、「莫不尊親」等,使殿宇增輝。現在的廟堂是重新整建,幾年前完工的,屬於三樓式殿宇,近年來中部地區最隆重的廟宇活動-大甲媽祖出巡,都由台中縣大甲鎮瀾宮萬人徒步到嘉義新港奉天宮,而途中的首要休息站即為西螺福興宮,所以每年此時,鎮內湧進萬人信徒、陣頭,比農曆過年還熱鬧,成為西螺鎮內一大盛事。
經歷數十年滄桑風雨,「福興宮」復呈傾頹,地方士紳於民國50年(公元1961年)組成『福興宮修建委員會』,決議進行募款重修,在11月27日破土興工。民國67年(公元1978年),由張春發接辦主事及工作委員之努力下,終於在1982年全部完工。翌年11月16日起由莊英烈擔任主任委員舉行為期五天之落成謝恩安清醮大典,四方香客如潮湧至,至西螺地方掀起一陣高潮。

歷史延革

康熙56年(公元1717年),福建湧泉寺之憎人,法號明海,由湄洲供奉媽祖神像來台,後於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建廟於西螺。
乾隆35年(公元1770年)經西螺仕紳協定,奉神旨將舊廟拆除,遷建新殿宇於大街。
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決定鳩資重修,並擴大規模為二進,中座前後及左右廊共十六間,前祀聖母后奉觀音。
同治8年(公元1869年),宮宇已呈老態,地方貢元廖時亨倡議重修福興宮,從建工程至同治13年(公元1874年)始告完成。
光緒34年(公元1908年),基於本宮後殿破漏腐塌,遂具文日據當局,獲準募捐重修,至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重修完成。

歷朝褒封

宋朝

宋徽宗宣和四年給事中允迪路公使高麗感神功奏上賜「順濟廟額」
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封「崇福夫人」
紹興二十六年 封「靈惠夫人」
紹興二十七年 加封「靈惠昭應夫人」
宋孝宗淳熙十年 以溫台剿寇有功封「靈慈昭應崇善福利夫人」
宋光宗公元年 已救早大功褒封進爵「靈惠妃」
宋寧宗慶元四年 加封「助順」
慶元六年 朝廷以神庇民大功加封「護國助順嘉應英烈妃」
宋理宗寶佑改元 以濟興泉飢加封「靈惠助順嘉鷹英烈協正妃」
寶佑三年 以神佑加封「靈惠助順嘉鷹慈濟妃」
寶佑四年 以錢塘提成有功加封「靈惠協正嘉鷹善慶妃」
開慶改元 以火焚強寇有功進封「顯濟妃」

元朝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以庇護漕運封「護國明著天妃」
至元二十六年 以海運藉佑加封「顯佑」
元成宗大德三年 以庇護漕運加封「輔聖庇民」
元仁宗廷佑元年以漕運遭風得助加封「廣濟
元文宗天曆二年 以護漕大功加封「護國輔聖庇民顯佑廣濟靈感助順福惠?烈明著天妃」遣宮致祭天下各廟

明朝

明太祖洪武五年 以神功顯靈敕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
明成祖永樂七年 以神屢有護助大功加封「護國庇民妙靈昭鷹弘仁普濟天妃」建廟都城外額日弘仁普濟天妃之宮
明宣宗宣德五年六年 以出使諸番得庇俱遣太監並京官及本府縣官員旨湄嶼致祭條整廟宇

清朝

康熙十九年 提督萬以征剿廈門得神陰助取捷並使遠遁具本奏上勒封「護國庇民妙靈昭鷹弘仁普濟天妃」
康熙二十三年 琉球冊使汪以水道危險荷神護佑復命奏請春秋祀典文將軍施琅澎湖得捷默叨神助奏請加封敕封「護國庇民昭靈顯鷹仁慈天后」差禮部郎中雅虎香錦詔誥到湄褒嘉致祭
乾隆三年 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鷹弘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 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鷹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天后」詔普天行三跪九叩禮
嘉慶五年 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鷹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聖垂慈薦佑天后」之神
嘉慶六年 議準崇祀敕封天后之父為積慶公、母為積慶公夫人、由部行文福建巡撫江南河道總督莆田湄洲及清口惠濟祀二處天后宮後殿製造牌位春秋致祭

地址交通

自駕車:
1、國道一號(中山高)―自西螺交流道(□桐/西螺)出口下高速公路,直行西螺鎮大同路(台1線)於延平路(縣154)左轉即可抵達。(下交流道後行車時間約10分鐘)
2、國道三號(二高)―自斗六交流道(竹山/林內)出口下高速公路,直行林內鄉大同路(台3線)於中央路(雲67)左轉,沿途經過長源路、永昌路、重興路後接至饒平路(縣154),接續直行縣154於進入西螺鎮時右轉西號螺鎮大同路(縣154)並左轉延平路即可抵達。(下交流道後行車時間約40分鐘)
公共運輸:搭乘日統巴士在西螺站下車後,改乘計程車即可前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