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尋道:四川畫壇九人談藝錄》內容簡介:成都作為巴蜀文化的中心,在三星堆和金沙的相繼發現之後,巴蜀文化的歷史也推向了三千年前。隨後的漢代畫像磚、壁畫等都展示了巴蜀的畫風。到五代時期,由於北方戰亂,很多畫家都避於蜀中,這裡成了當時的藝術中心,而以黃筌父子為首的畫家,也成為中國的第一批皇家畫師。到後來的張大千、陳子莊、蔣兆和、石魯等更是展現了巴蜀這片神奇的土地的藝術風格。
基本介紹
- 書名:西蜀尋道:四川畫壇九人談藝錄
-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 頁數:456頁
- 開本:16
- 品牌: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 作者:康征
- 出版日期:2010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0542400, 978753054240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西蜀尋道:四川畫壇九人談藝錄》:這裡的水土是非常適合畫家這個群體生活的,生活成就了畫家,畫家的作品反映生活,生活和藝術成為人生的兩個側面。樸實、純真、堅毅、誠懇……
我為什麼還要寫一本這樣的書,因為我從這些四川畫家的作品中看到了他們對藝術的真心,看到了他們身上的一種善良與親切,我要為這種善良與親切唱歌。
——康征
我為什麼還要寫一本這樣的書,因為我從這些四川畫家的作品中看到了他們對藝術的真心,看到了他們身上的一種善良與親切,我要為這種善良與親切唱歌。
——康征
作者簡介
康征,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美術評論家、畫家。1964年11月,出生於山東鄄城。1986年畢業於山東菏澤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2004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專業研究生班。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理論研究處研究員。出版有《走近張海》、《孫大石評傳》、《為朋友寫生》、《中國當代花鳥畫10家評述》、《江文湛評傳》、《中國當代人物畫10家評述》等學術專著多部,近百萬字。畫集有《康征畫荷》、《荷風醉舞》、《中國當代花鳥畫名家·康征卷》、《中國當代名家·康征新作選》、《康征》等。散文集有《到康劉莊去》。
圖書目錄
序
安逸的成都
彭先誠
徐恆瑜
劉朴
吳結經
沈道鴻
張修竹
秦天柱
葉瑞琨
蔡寅坤
後記
再說幾句
安逸的成都
彭先誠
徐恆瑜
劉朴
吳結經
沈道鴻
張修竹
秦天柱
葉瑞琨
蔡寅坤
後記
再說幾句
後記
作為一本書的作者,我非常感謝四川的九位畫家,由於他們多方面細緻的工作,這本書才得以出版。沒有他們也就沒有這本書。從策劃、設計、採訪到出版,沒有他們,就沒有這本書的品質和格調。
對於作者來說,出版一本書很難,難就難在要有這本書的品質。2000年,我到北京謀生,既然是“謀”生,就要有謀生的手段,依靠微薄的文學水平,是很難在北京生活下去的。我從前都是和作家或詩人打交道,談天說地和金錢幾乎沒有什麼關係。但當我走進美術評論這個領域後,就和畫家打交道了。因為畫家畫出來的畫可以賣錢,因此走進這個圈子,就牽扯到了生意上的規則。我給你發幾個版面,你的畫一平方尺多少錢,需要給我多少畫等等,都需要用一種商人的規則和方式去談。我在北京生活了將近十年,見過的所謂大家和名家已經很多了,從美術家協會的副主席到大學教授畫家,為他們的藝術推介付出了十分勤苦的代價,我至今沒有發現一位畫家主動地對我說:“你在北京是怎么生活的?我給你畫幅畫吧,謝謝你。”畫家們的修養已經脫離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規範。我看到了很多的嘴臉,我的藝術水平是在與畫家的不斷較量中逐漸提高的。
藝術是神聖的,可是現在誰在認真地做藝術,像八大、青藤那樣把藝術當成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當成藝術,我的寫作不過是在局部的生活中改變了一下我的境遇罷了。我不敢說自己是什麼評論家。因此,我的文字多少都帶點憂鬱的色彩,淡淡的淒涼與喜悅凝結在我的心頭,有時會影響我的情緒,帶給我一些偏頗的觀點。我對於繪畫的態度其實不是屬於藝術的,而是屬於人性的。我習慣於在人性的夾縫中尋找藝術的影子。
我為什麼還要寫一本這樣的書,因為我從這些四川畫家的作品中看到了他們對藝術的真心,看到了他們身上的一種善良與親切,我要為這種善良與親切唱歌。
對於作者來說,出版一本書很難,難就難在要有這本書的品質。2000年,我到北京謀生,既然是“謀”生,就要有謀生的手段,依靠微薄的文學水平,是很難在北京生活下去的。我從前都是和作家或詩人打交道,談天說地和金錢幾乎沒有什麼關係。但當我走進美術評論這個領域後,就和畫家打交道了。因為畫家畫出來的畫可以賣錢,因此走進這個圈子,就牽扯到了生意上的規則。我給你發幾個版面,你的畫一平方尺多少錢,需要給我多少畫等等,都需要用一種商人的規則和方式去談。我在北京生活了將近十年,見過的所謂大家和名家已經很多了,從美術家協會的副主席到大學教授畫家,為他們的藝術推介付出了十分勤苦的代價,我至今沒有發現一位畫家主動地對我說:“你在北京是怎么生活的?我給你畫幅畫吧,謝謝你。”畫家們的修養已經脫離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規範。我看到了很多的嘴臉,我的藝術水平是在與畫家的不斷較量中逐漸提高的。
藝術是神聖的,可是現在誰在認真地做藝術,像八大、青藤那樣把藝術當成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當成藝術,我的寫作不過是在局部的生活中改變了一下我的境遇罷了。我不敢說自己是什麼評論家。因此,我的文字多少都帶點憂鬱的色彩,淡淡的淒涼與喜悅凝結在我的心頭,有時會影響我的情緒,帶給我一些偏頗的觀點。我對於繪畫的態度其實不是屬於藝術的,而是屬於人性的。我習慣於在人性的夾縫中尋找藝術的影子。
我為什麼還要寫一本這樣的書,因為我從這些四川畫家的作品中看到了他們對藝術的真心,看到了他們身上的一種善良與親切,我要為這種善良與親切唱歌。
序言
到成都沒有幾天,我就沉醉在一片安逸中了。遇到舒適的生活狀態,他們會說:狗日的好安逸噢;遇到好吃的美食,吃上一口,他們也會評價:狗日的好安逸噢;遇到老朋友,他們也會很親熱地握手,感嘆:狗日的好安逸噢。到處都是“安逸”聲,安逸成為成都乃至四川的一個生活符號和一種生活狀態抑或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這本書的起源來自我和四川的兩位朋友的一次閒談。在成都,我考察了幾位畫家的畫室,也和幾位畫家朋友做了暢談,我感悟到了成部的溫柔與博大。相對丁北京這個大都市來說,這裡有難得的清靜。畫家們過著閒適的日子,三朋兩友聚集在一起,品品茶、擺擺龍門陣,真的好安逸噢。巴…蜀水不但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而且還滋養了道教和佛教。這裡的畫家多多少少都帶有點仙氣,他們的繪畫輕鬆、散淡,富有生活氣息,沒有裝腔作勢的陣勢,沒有把繪畫當作謀生和鑽營的行當。繪畫住他們這裡,仿佛成了壺中歲月里的一縷茶香。所以,我在這本書里也沒有把繪畫當成繪畫來詮釋,我把繪畫當成了成都人的一種生活,一種對安逸的理解。在成都暫居的日子裡,我到過幾個畫家村,也去過成都外的地市,畫家們的居所都是那么有生氣,居室或畫室周圍是綠色的植物,很自然,很和諧又很優雅。我們談的是茶,是生活、是藝術、是自然、是生態,而不是房子、車了、票予、位子,談這些東西的時候,我頓時感到自己神聖,很藝術化,是在乾一件正經事情。我曾經接待過一位台灣的朋友,她是初次來大陸,我問她感受,她說:“大陸已經沒有藝術了。”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她和大陸的藝術家聚會,很多很多的話題都是房子和金錢,而不足藝術。於是,我沉默了。如果她還來大陸,我一定要帶她到成都米走走。此時,我似乎已經成為一個“老成都”了。
這本書的起源來自我和四川的兩位朋友的一次閒談。在成都,我考察了幾位畫家的畫室,也和幾位畫家朋友做了暢談,我感悟到了成部的溫柔與博大。相對丁北京這個大都市來說,這裡有難得的清靜。畫家們過著閒適的日子,三朋兩友聚集在一起,品品茶、擺擺龍門陣,真的好安逸噢。巴…蜀水不但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而且還滋養了道教和佛教。這裡的畫家多多少少都帶有點仙氣,他們的繪畫輕鬆、散淡,富有生活氣息,沒有裝腔作勢的陣勢,沒有把繪畫當作謀生和鑽營的行當。繪畫住他們這裡,仿佛成了壺中歲月里的一縷茶香。所以,我在這本書里也沒有把繪畫當成繪畫來詮釋,我把繪畫當成了成都人的一種生活,一種對安逸的理解。在成都暫居的日子裡,我到過幾個畫家村,也去過成都外的地市,畫家們的居所都是那么有生氣,居室或畫室周圍是綠色的植物,很自然,很和諧又很優雅。我們談的是茶,是生活、是藝術、是自然、是生態,而不是房子、車了、票予、位子,談這些東西的時候,我頓時感到自己神聖,很藝術化,是在乾一件正經事情。我曾經接待過一位台灣的朋友,她是初次來大陸,我問她感受,她說:“大陸已經沒有藝術了。”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她和大陸的藝術家聚會,很多很多的話題都是房子和金錢,而不足藝術。於是,我沉默了。如果她還來大陸,我一定要帶她到成都米走走。此時,我似乎已經成為一個“老成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