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釣樟

西藏釣樟

西藏釣樟(學名:Lindera pulcherrima (Wall.) Benth.)是樟科,山胡椒屬常綠喬木,枝條綠色,芽小,卵狀長圓形,葉互生,長卵形、長圓形到長圓狀披針形,上面綠色,下面藍灰色,三出脈,中、側脈黃色,葉柄被白色柔毛。傘形花序無總梗或具極短總梗生於葉腋,花被片近等長,橢圓形,花絲被白色柔毛,果橢圓形,果期6-8月。

分布於中國西藏。生長於海拔2200-3650米的山坡林下。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變種,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7-10米;枝條綠色,平滑,有細縱條紋,初被白色柔毛,後漸脫落;芽小,卵狀長圓形,長約4毫米,芽鱗被白色柔毛。葉互生,長卵形、長圓形到長圓狀披針形,長8-13厘米,寬2-4.5厘米,先端具長尾尖,可長2-3厘米,基部圓或寬楔形,上面綠色,乾後仍綠色,下面藍灰色,幼葉兩面被白色疏柔毛,不久脫落成無毛或近無毛;三出脈,中、側脈黃色,在葉上面略凸出,下面明顯凸出;葉柄長8-12毫米,被白色柔毛。傘形花序無總梗或具極短總梗,3-5生於葉腋長1-3毫米的短枝先端,短枝偶有發育成正常枝。雄花(總苞中)花梗被白色柔毛,花被片6,近等長,橢圓形,外面背脊部被白色疏柔毛,內面無毛;能育雄蕊9,花絲被白色柔毛,第三輪花絲基部以上著生2具柄腎形腺體;退化雌蕊子房及花柱密被白色柔毛。雌花未見。果橢圓形,幼果仍被稀疏白色柔毛,幼果頂部及未脫落的花柱密被白色柔毛,近成熟果長8毫米,直徑6毫米。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200-3650米的山坡林下。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西藏

主要變種

香粉葉(變種)(廣西三江)香葉、香葉樹、烏藥苗、山葉樹(湖南),假桂皮、尖葉樟(廣西)
該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為芽大,橢圓形,長約7-8毫米,芽鱗密被白色貼伏柔毛,葉先端漸尖或有時尾狀漸尖,而不為長尾尖;子房無毛。
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生長於海拔65-1590米的山坡、溪邊。
枝、葉、樹皮含芳香油及膠質。廣西民間將葉粉調入豬飼習韋使其變稠且有香味,豬喜食可增膘;樹皮藥用可清涼消食。廣東羅浮山將葉作為米粉糊香料。
該變種葉的變異較大,從紙質到近革質,新葉發出後被毛,後漸脫落成無毛或近無毛,卵形到披針形,葉緣稍下卷,網脈通常成小窩狀或細網狀,易與川釣樟(變種)區別。
川釣樟(變種)山香桂、皮桂(雲南鎮雄),三條筋(四川屏山、南川),香葉子(四川寶興),關桂(四川),長葉烏藥(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該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雄花不育子房無毛;葉通常橢圓形、倒卵形、狹橢圓形、長圓形,少有橢圓狀披針形,不為卵形或披針形,偶具長尾尖。
分布於中國陝西、四川、湖北、湖南、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區。生長於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灌叢中或林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