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
- 類別:綜合類
- 地點:西藏自治區
- 竣工時間:2010年
建築布局,發展歷史,設計方案,主館板塊,設計特點,意義深遠,
建築布局
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項目建設地點位於拉薩市東城區,北臨江蘇大道、西臨規劃東二路、東臨規劃東三路、南接藏大路,建築面積達33000平方米。
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採取三館(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合一的形式,結合西藏特色與資源,並參考國內外相關場館的主要特色,主要功能包括展覽教育、培訓教育和試驗教育、特效電影技術的展示。建成後,將成為西藏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象徵;是我區各族人民實施科教興藏戰略、啟迪心智的科教場所與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其中,自然博物館有高原隆起、神奇山水、生命奇蹟、世界屏障、高原科考等5個主題展區;科技館則劃分成探索之路、智慧樂園、科技之光、體驗世界屋脊等4個主題展區,其中還將設天文館,公眾可以通過天文設備觀看美麗星空;展覽館包含文明火種、文字文獻、宗教文化、傳統藝術、民風民俗、保護傳承等6個主題展區。屆時將通過現場體驗和互動展陳方式出現。
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整體展示內容設計上,必須突出西藏本土特點,融合自然、人文和科學三部分內容,構建具有西藏特色的展示內容體系。
發展歷史
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2010年10月8日在拉薩東郊開工建設,這是西藏首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8日的開工儀式上,西藏自治區主席白瑪赤林、西藏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郝鵬等為工程奠基。
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建設項目為“十一五”國家在西藏建設的180個重點項目之一,計畫投資700多億元。目前,這些項目中已有170個開工建設,完工76個,完成投資372億元。
根據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建設項目籌備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資料介紹,這座自然科學博物館是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三館合一”的公益性特大綜合型博物館。項目用地446畝,規劃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建設用地200畝,投資人民幣4.425億元,建築面積33000平方米;二期為西藏自治區七地市主題場館。
建成後的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廳分為常設展廳和臨時展廳兩部分。常設展廳包括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三大板塊。此外,博物館主館還配有會議室、科普活動室、多功能報告廳、4D電影廳、穹幕影院等附屬設施。
據西藏自治區科技廳介紹,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為國家投資建設的重大科技文化基礎設施,為“十一五”時期國家計畫投資逾700億元在西藏建設的180個重點項目之一。
建成後,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將成為西藏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象徵,是西藏各族人民實施科教興藏戰略、啟迪心智的科教場所與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建成後,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將成為西藏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象徵,是西藏各族人民實施科教興藏戰略、啟迪心智的科教場所與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設計方案
本方案中海螺形體區域為自然館,扇貝區域布置科技館、展覽館,珍珠形體內設定影視4D區,而岩土基石底座部分則綜合布置有公共門廳、交通服務區、辦公區、臨時展廳、庫房和後勤區。建築長252米、寬108米,總占地200畝,總建築面積33500平方米,共四層,總建築高度36米。
2號方案 星河
創作理念:藏文化之宇宙意識;曼荼羅之哲學思想;吉祥結之樸實美滿;大雪山之層巒起伏;白哈達之純潔獻禮;藏民族之真情祝福。
3號方案 珠峰的偉岸
創作理念:什麼是青藏高原?什麼是西藏人民的精神世界?就是喜馬拉雅山連綿不斷的群山和珠穆朗瑪峰偉岸的雄姿,日夜遙望的藍天,就是雪域高原留給世人永久的夢幻,一座座相連的山川,那就是青藏高原。
2號方案 星河
創作理念:藏文化之宇宙意識;曼荼羅之哲學思想;吉祥結之樸實美滿;大雪山之層巒起伏;白哈達之純潔獻禮;藏民族之真情祝福。
3號方案 珠峰的偉岸
創作理念:什麼是青藏高原?什麼是西藏人民的精神世界?就是喜馬拉雅山連綿不斷的群山和珠穆朗瑪峰偉岸的雄姿,日夜遙望的藍天,就是雪域高原留給世人永久的夢幻,一座座相連的山川,那就是青藏高原。
該方案的設計以最簡潔的線條結合現代建築的手法,來表現雪域高原最粗獷、最質樸、最震撼的美感。採用大體量三角體來代表珠穆朗瑪峰和喜馬拉雅山等最直接的建築語彙,結合一些隱喻和暗示建築手法表現藏式建築的特徵,來傳達人們對西藏自然風光的認知和精神的認同與理解。
4號方案 吉祥寶盒
創作理念:展現古城文化,營造現代意象,打造科普基地,形成遊憩場所。
該方案總平面布局採用的傳統藏式建築的宇宙空間模式,外圓內方、“回”字形布局。一條“哈達”步行道貫穿基地的東西,寓意了對參觀者的熱烈歡迎。通過入口廣場、引橋、科技之門、門廳以及科技殿堂共同形成了入口的禮儀空間序列,體現了藏民族對禮儀的重視。
4號方案 吉祥寶盒
創作理念:展現古城文化,營造現代意象,打造科普基地,形成遊憩場所。
該方案總平面布局採用的傳統藏式建築的宇宙空間模式,外圓內方、“回”字形布局。一條“哈達”步行道貫穿基地的東西,寓意了對參觀者的熱烈歡迎。通過入口廣場、引橋、科技之門、門廳以及科技殿堂共同形成了入口的禮儀空間序列,體現了藏民族對禮儀的重視。
建築的造型綜合“吉祥寶盒”、“科學殿堂”、“城市視窗”、“雪域綠洲”等意象,並結合西藏石木建築的形象、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的特點,打造一座具有深刻內涵的現代文化建築。利用現代的手法闡釋藏文化在建築空間中的內涵,在營造現代空間的同時,做到與藏式建築空間的“神似”。利用新思路與新技術,重新演繹和營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現代展覽空間,使傳統與現代和諧共處,相互包容。通過合理的流線設計,有效達到了三館合一的目的。而“吉祥結”的外遮陽有助於減少太陽輻射,同時達到較好的遮陽效果。建築內設計多處綠化天井,將自然通風與採光垂直向下引入。通過光伏幕牆及在屋頂鋪設太陽能板,充分利用太陽能。
5號方案 天域
創作理念:天上西藏;群山疊嶂;思想之上;和諧至上。
創作理念:天上西藏;群山疊嶂;思想之上;和諧至上。
主館板塊
博物館內的常設展包括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三大板塊。其中,自然博物館有高原隆起、神奇山水、生命奇蹟、世界屏障、高原科考等5個主題展區;科技館則劃分成探索之路、智慧樂園、科技之光、體驗世界屋脊等4個主題展區,其中還將設天文館,公眾可以通過天文設備觀看美麗星空;展覽館包含文明火種、文字文獻、宗教文化、傳統藝術、民風民俗、保護傳承等6個主題展區。屆時將通過現場體驗和互動展陳方式出現。
1、自然博物館
自然科學與自然特色結合。自然博物館展廳將常規自然科學展覽與我區自然特色展覽相結合,從展陳內容上擬分為:地球物理和自然條件、生命起源及史前生物、生命的奧妙與環境、人類的足跡和文明等4個主體展區。
2、科技館
用科學“詮釋”西藏。科技館展區將從悠遠的藏民族文化所蘊含的科學基礎和科學智慧出發,延伸和引發對世界通用的科技成果的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展示,其展示架構體系由天路之旅、藏曆探微、藏醫解密、木石史書、綠色能源、建設新拉薩、環遊世界及兒童樂園等8個主體展區構成。
3、展覽館
外界了解西藏的“視窗”。通過以《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的展覽形式,向國內外觀眾展示和介紹西藏自治區在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向觀眾集中宣傳西藏自治區內容豐富、形式獨特、異彩紛呈的民間文化遺產,從而達到使廣大觀眾進一步認識西藏、了解西藏的目的。
自然科學與自然特色結合。自然博物館展廳將常規自然科學展覽與我區自然特色展覽相結合,從展陳內容上擬分為:地球物理和自然條件、生命起源及史前生物、生命的奧妙與環境、人類的足跡和文明等4個主體展區。
2、科技館
用科學“詮釋”西藏。科技館展區將從悠遠的藏民族文化所蘊含的科學基礎和科學智慧出發,延伸和引發對世界通用的科技成果的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展示,其展示架構體系由天路之旅、藏曆探微、藏醫解密、木石史書、綠色能源、建設新拉薩、環遊世界及兒童樂園等8個主體展區構成。
3、展覽館
外界了解西藏的“視窗”。通過以《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的展覽形式,向國內外觀眾展示和介紹西藏自治區在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向觀眾集中宣傳西藏自治區內容豐富、形式獨特、異彩紛呈的民間文化遺產,從而達到使廣大觀眾進一步認識西藏、了解西藏的目的。
設計特點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主要由《農奴憤》、《西藏今昔展》和《西藏民俗文化展》三部分展覽內容組成。 在展覽藝術風格上,融合民族傳統的文化形式與時代審美要求為一體,營造出真實、生動、有親和力的展示空間。 此展採用圖片、文字、實物展示、影視螢幕等形式,以直觀的效果,多方位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
西藏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礦產等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地質風貌,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將通過最為先進的聲光技術與手段,生動呈現真實情況。如博物館配有的4D電影廳、穹幕影院等附屬設施,除了播放國內外熱門電影外,中科院還組織了數十位來自動物、考古、植物、影視、地球物理學等方面的專家,為西藏製作科幻4D影片。
如“乘飛機游羌塘草原”、“游吉隆溝”、“乘船游雅魯藏布大峽谷”、“攀登珠穆朗瑪峰”等互動性極強的影片。他說:“不排除會拍出類似《冰河世紀》一般的效果,加上特殊的設備和道具,觀眾會有身臨其境的奇妙感覺。”
神奇壯觀的地球之巔,色彩斑斕的世界屋脊蘊育著青藏高原千奇百態的山川奇峰、包容著萬千物種的繁衍生息,無限燦爛的綺麗風光與積澱厚重的人文美。通過博物館形式,採用現代科技手段,濃縮和凝聚美輪美奐的天上西藏,充分突現青藏高原隆起所產生的地球之巔的恢弘氣勢,展示世界獨一無二的壯觀景色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展示新西藏的建設成就,使之成為反映時代特徵、傳播科學思想與方法、普及科學知識的科普陣地,這是西藏各族人民幾十年來翹首以盼的夙願。
意義深遠
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以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宣傳展示西藏為建館宗旨;以感悟科學、開啟智慧、從而激發科學興趣、培育科學觀念,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意精神為建館指導;通過特有的科普教育方式,開展參與互動性強、寓教於樂的科普教育和素質教育活動,宣揚科學、了解科學、學習科學的重要科普基地。
根據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建設規模及規劃設計方案要求,綜合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和展覽館自身的教育特點,創造性地採取三館(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和展覽館)合一的形式;結合西藏特色與資源,並參考國內外相關場館的主要特色,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要功能包括展覽教育、培訓教育和實驗教育、特效電影技術的展示,對西藏自治區科學普及、人文教育、休閒娛樂、旅遊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建成後將面向國內外社會公眾開放。近些年來,西藏科技部門對青少年加大科普力度,據最新統計數據,西藏科普率達到了80%。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也將成為西藏青少年學習的科普平台,作為國家投資建設的重大科技文化基礎設施,對提高西藏自主創新能力、實施科教興藏戰略以及加強西藏與國內外交流,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會成為國內外遊客了解西藏、認識西藏、感受西藏的一個新視窗。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為國家投資建設的重大科技文化基礎設施,為“十一五”時期國家計畫投資逾700億元在西藏建設的180個重點項目之一。
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建成後,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將成為西藏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象徵,是西藏各族人民實施科教興藏戰略、啟迪心智的科教場所與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