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斯狸藻(學名:Utricularia simmonsii)是狸藻科狸藻屬的一種一年生或多年生小型食蟲植物,也是小狸藻組(Utriculariasect. Minutae)下的唯一種。可生於池塘、溝渠、濕地、熱帶雨林的樹幹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西蒙斯狸藻
- 拉丁學名:Utricularia simmonsii
- 界:植物界
- 目:唇形目
- 科:狸藻科
- 屬:狸藻屬
- 亞屬:雙瓣狸藻亞屬
- 種:西蒙斯狸藻
- 組:小狸藻組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命名,
形態特徵
西蒙斯狸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數為一年生),狸藻具有長長的匍匐莖枝,無根,葉輪生或者單葉生於匍匐枝上,水生種群葉成絲狀,多有分叉,捕蟲囊生於匍匐枝或者葉的基部。花莖細長,總狀花序或一花頂生,花冠二唇形,基部多有距。蒴果球形,成熟時開裂散出細小的種子。
多年生水生食蟲草本。莖較粗,成繩索狀,多分枝。葉互生,呈二回羽狀分裂,裂片線形,長2-4cm,邊緣具刺狀齒,小羽片下生有捕蟲囊,卵形,具短梗。
花葶長15-25cm,疏生花7-11朵,花梗長1-1.5cm;苞片和鱗片卵形,頂端鈍尖,透明,膜質,長3-5mm;花萼2裂,上裂片寬披針形,銳尖,下裂片寬卵形,頂端2淺裂;花冠黃色,唇形,上唇寬卵形,下唇較長,頂端3淺裂;雄蕊2;子房1室,柱頭圓形,膜質。蒴果球形,直徑約5mm,外面有宿存萼包圍;種子多數,六角柱形。花果期6-8月。
西蒙斯狸藻屬植物水生或陸生,一年生草本。葉輪生,羽狀複葉,分裂為多數、絲狀的裂[span]狸藻[span]片,裂片基部有小囊體,或在陸生種類中的互生,常於花前消失。總狀花序式排列於花莖上;花兩性,左右對稱,少數,黃色、淡紫色或白色;萼2裂;花冠二唇形,基部有距;雄蕊2;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多顆。小蒴果。貍藻的莖通常水平附生或漂浮。單葉或裂葉。花兩性,兩側對稱(二唇形),5枚合生花瓣,萼片2枚;雄蕊2,子房上位,2心皮。種子多數。
本屬植物的形態是很有趣的,人們通常用分別根、莖、葉的區別方法對其進行描述是不適用的。在水生種類中,其葉細裂如絲,無根。花著生於短枝上,突出水面,此外,在主軸上亦有短枝生向水面,而有很小的葉。在沉水葉上有很多的小囊狀體,口部有膜瓣,此捕蟲囊的構造使水生小動物能進不能出,倘若它們游進捕蟲囊,就會被囊內組織所分泌的一種酶類消化。陸生種類則有特殊的纖匐枝伸展於青苔內或土層里。
生長環境
生長於池塘、溝渠、濕地、熱帶雨林的樹幹等。
分布範圍
僅發現於澳大利亞北領地和昆士蘭。
命名
西蒙斯狸藻(學名:Utricularia simmonsii)為狸藻屬一年生或多年生小型食蟲植物,也是小狸藻組(Utriculariasect. Minutae)下的唯一種。其種加詞“simmonsii”來源於發現者保羅·西蒙斯(Paul Simmons),他在2005年發現了西蒙斯狸藻。西蒙斯狸藻為澳大利亞的特有種,僅發現於北領地和昆士蘭。2008年,艾倫·勞瑞、伊恩·D·考伊(Ian D. Cowie)、約翰·戈弗雷·康蘭(John Godfrey Conran)最先發表了西蒙斯狸藻和小狸藻組的描述。
艾倫·勞瑞等人將該組及該物種置於狸藻亞屬(Utricularia)或雙瓣狸藻亞屬(Bivalvaria)下,但他們也注意到其與斯基迪狸藻組(Enskide)和多歧聚傘狸藻組(Pleiochasia)存在一些類似的形態特徵。而分子系統學研究表示,西蒙斯狸藻應歸於雙瓣狸藻亞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