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鏡衣

西漢鏡衣

西漢鏡衣為西漢時期的文物,直徑32厘米,深36厘米,1972年出土於馬王堆一號墓。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漢鏡衣
  • 館藏地點: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東風路50號
  • 所屬年代:漢
  • 所屬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
  • 所屬地區:湖南婁底
詳細信息,文物鑑賞,

詳細信息

鏡衣共二件,鏡衣為筒狀,較完整,“長壽繡”絹底,筒緣用絳紫色絹,並絮以薄層絲綿。

文物鑑賞

出土時,分別置於五子漆奩(lián)和九子漆奩(lián)中。兩件鏡衣的形制相同,均為筒狀。其中一件較完整,“長壽繡”絹底,筒緣用絳紫色絹,並絮以薄層絲綿。另一件殘損較甚,已不能量其尺寸,尚可看出底部為起毛錦和繡品各兩片相間拼成,筒緣用絹。
在馬王堆漢墓中十五件用錦的完整衣物中有十二件使用了起絨錦作緣。經紡織部門測定,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起絨錦,在當時已能根據蠶絲纖維的粗細來搭配蠶繭的個數,繅(sāo)出絲織物品種所需要的生絲纖度。這次發現的起絨錦,是以往的發現中所沒有的。起絨錦是當時織造工藝中最高級、最複雜的技術。它需要雙經軸結構的提花機制織,這就會使絨圈突出於錦面,使錦面形成豐富多彩的大小交替的絨圈花紋,產生非常豐滿華麗的立體感效果,它是後世漳絨和天鵝絨織造工藝的前身。人們以前一直認為絨類織物是唐以後才有的,也有人認為這種來源於外國,此次起絨錦的發現否定了這些錯誤的觀點,證明了中國人才是絨類織物的創造者,並早在西漢起就掌握了起絨棉的織造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