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中華錢幣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歷代錢幣鑄造精美,種類繁多。這些珍貴的歷史貨幣是人類歷史的載體,是文化發展的濃縮。在這絢麗多姿的百花叢中有一奇葩———“白金三品”。 “白金三品”始鑄於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史記·平淮書》、《漢書·食貨志》中均有“白金三品”的記載:“於是天子與公卿議,更造錢幣以澹用,而摧浮淫併兼之徒。是時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銀錫”、“又造銀錫為白金。以為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兩,圜之,其文龍,名‘白撰’,值三千;二曰以重養小,方之,其文馬,值五百;三曰復小,橢之,其文龜,值三百。令縣官銷半兩錢,更鑄三銖錢,重如其文。盜鑄諸金錢罪皆死,而吏民之犯者不可勝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漢“白金三品
- 概念:以龍、馬、龜為紋樣的的總稱
- 重:12克
- 大小:40×21.7×3.7毫米
最早的法定銀幣:西漢“白金三品”,三品簡介,三品背景,
最早的法定銀幣:西漢“白金三品”
龜幣
馬幣
三品簡介
“白金三品”是,這三枚幣形態各異,其中龍幣為圓形,X面凸起,紋飾為一長嘴、獨角、長脖的騰雲駕霧之飛龍。背面凹,周沿有一圈銘文(似希臘文,未譯讀),中間有兩個0.5×0.5厘米的方形戳記,戳記銘文為“少”字;馬幣為方形,X,正面是一馬紋形,挺胸昂首,三蹄著地,一蹄抬起,神采奕奕、氣勢昂然。背略凹,有一個0.5×0.5厘米的方形戳記,戳記銘文為“少”字;龜幣為橢圓形,。,正面紋飾為鱗甲狀,上有一個0.5×0.5厘米的方形戳記,其銘文為“少”字,背面平,有似篆字樣圖形。這三品錢上都有方形戳記,銘文為“少”字,正好印證了史書上記載“少府”造“白金三品”的史事。證明這類錢幣是由西漢掌管皇室財政、鑄錢的機構“少府”統一鑄造的。
三品背景
漢武帝即位後,由於連年征伐,開拓疆土,國家財政空前困窘,其中軍費開支最為龐大,同時中央政府與擁有大量財富的諸侯們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於是漢武帝聽從張湯的建議,以“檢約奸邪惡”、“摧浮淫併兼之徒”為名進行貨幣改制,發行三銖錢,同時鑄造“白金三品”,以此來削弱諸侯的實力,強化中央集權。 由於“白金三品”是一種巨額虛幣,從而引起了社會上空前的大盜鑄。“吏民之盜鑄白金者不可勝數”、“自造白金、五銖錢後五歲,而赦吏民之坐盜鑄金錢死者數十萬人。其不發覺相殺者,不可勝計。赦自出者百餘萬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無慮皆鑄金錢矣”。為此漢武帝頒布了嚴酷的法令:“盜鑄諸金錢罪皆死,而吏民之犯者不可勝數”。“白金三品”的鑄行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有關,是當時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產物。鑄行“白金三品”的主要原因是解決財政危機,彌補用度不足。所以推行虛幣政策、逆客觀經濟規律而行,必將短命,“白金三品”於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廢止,歷時僅僅五年。
中國貨幣學研究專家千家駒在“中國貨幣發展史和表解”一文中指出,漢武帝以銀錫合金鑄行的“白金三品”,這是一件虛幣,成色不足,作價太高,私鑄很多,“歲余終廢不行”。這是我國法定銀幣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