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展品為西漢時期的金屬器,足部刻“孷”字。現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基本信息,文物介紹,
基本信息
名稱:“孷”銘銅鍅
尺寸:通高49.5厘米,口徑12.2厘米,底徑13厘米
年代:西漢
來源:1976年出土於廣西貴縣(今貴港市)羅泊灣1號墓
收藏: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文物介紹
帶蓋,平唇,直口,方頸,鼓腹平底,方足。蓋為盝頂,頂上有四隻相背而立的鳳鳥形立鈕。腹部有一對鋪首銜環。器表原塗黑漆,畫有圖案。頸部三角齒紋。足部刻“孷”字。孷是地名,在今陝西武縣境內。盛酒器。
此展品為西漢時期的金屬器,足部刻“孷”字。現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此展品為西漢時期的金屬器,足部刻“孷”字。現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還原 放大 縮小目錄 1 基本信息 2 文物介紹 西漢“孷”銘銅鍅基本信息 ...
5 西漢銅鍅 名詞解釋 編輯 銅鍅即方形壺,青銅製作,用以盛酒漿或糧食。外觀形態 編輯 鹹陽博物館所藏的這件東周時期秦國小銅鍅,似為明器。它是在鹹陽市古渡鄉...
鎏金獸耳銜環蕉葉紋銅鍅形狀 編輯 西漢 一級口徑11.3、腹徑20.8厘米。方形口,口內凸邊,口沿加厚,腹外鼓,兩側有對稱的鋪首銜環,圈足。頸部以下鎏金,腹部兩...
帶蓋雙鋪首銅鍅指的是海外回流西漢帶蓋雙鋪首銅鍅(fāng),方體大口寬肩式,帶蓋蓋面上有四鈕,鈕上端作角形,器最大處在腹部,兩鋪首銜環,四壁內削,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