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書院”肇始於明嘉靖四年(1525),由時任湖北籍知縣周夔在讀易洞前建立。兩百多年後的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江西籍知縣熊葵向因書院所處地形低洼狹小,遂將其遷往縣治北的城隍廟側,並改名“景陽書院”。
“西湖書院”肇始於明嘉靖四年(1525),由時任湖北籍知縣周夔在讀易洞前建立。兩百多年後的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江西籍知縣熊葵向因書院所處地形低洼狹小,遂將其遷往縣治北的城隍廟側,並改名“景陽書院”。
今日廣州越秀區的西湖路上。其前身是南海義學,由南海知縣宋偉於雍正元年(1723)捐資創建,雍正八年( 1730)時知縣劉庶亦捐廉修建。到了嘉慶八年(1803),廣東布政使康基田大興書院,捐資修建了羊石書院及禺山書院,同時...
西湖書院 “西湖書院”肇始於明嘉靖四年(1525),由時任湖北籍知縣周夔在讀易洞前建立。兩百多年後的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江西籍知縣熊葵向因書院所處地形低洼狹小,遂將其遷往縣治北的城隍廟側,並改名“景陽書院”。
西湖書院,位於湖北孝感。明嘉靖間知府陳謨建於西湖中之明月台,後廢。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知縣梁鳳翔重建於城內汪公池畔,並作記。乾隆三年(1738)知縣靳樹本、九年知縣曹鑾、二十六年知縣馮浩先後集資修葺,四十二年知縣高質義與邑人...
江陽書院,是富順縣境內的一座書院,又名西湖書院、景陽書院、學易書院最為著名。在古代,書院一直是富順教育的核心,江陽書院自明嘉靖四年(1525)設立西湖書院開始,至清末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辦官立高等國小堂,共延續了380年之久,...
萬松書院位於西湖南緣鳳凰山萬松嶺,始建於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萬松書院曾名太和書院、敷文書院,是明清時杭州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文人匯集之地。明代王陽明、清代齊召南等大學者曾在此講學,“隨園詩人”袁枚也曾在此...
書院萌芽於唐朝,但作為一種教育制度形成興盛於宋朝。宋代 ①白鹿洞書院 ②嶽麓書院 ③應天府書院 ④嵩陽書院 ⑤石鼓書院 ⑥茅山書院(安徽的宋代書院有西湖書院,龍眠書院,八桂書院,紫陽書院和天門書院)宋代是古代書院產生和發展的重要...
《春日游西湖書院》是清代詩人張印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隨遇可自適,要不如鄉居。寧必入山深,始能得所娛。今晨會無事,駕言來西湖。四山政過雨,青翠沾衣裾。一奩春水活,蕩漾靴紋疏。忽驚波面響,潑剌飛雙魚。天然管與弦,鳥...
《賀新郎·題王守西湖書院》是宋代劉鎮創作的詩詞。雲淡天垂野。望晴郊、疏煙半卷,斷虹低跨。老樹連陰藏遠景,十里湖光照夜。看不盡、真山圖畫。春滿軒窗無著處,更銀蟾、冷浸鴛鴦瓦。人共境,轉幽雅。文章太守歸來也。似當年、...
改造恢復的明朝時期古建築夢山閣、西湖社、西湖書院,當中還要點綴小亭、細水、睡蓮、林中小道等古典園林要素。還從西湖抽水到平章池,水流過平章溪到墨池,再經過雄兵橋,回到西湖。如此一來,整個小水系更將蜿蜒圍繞著西湖書院和西湖社...
三賢堂移入西湖新書院 《三賢堂移入西湖新書院》是宋代詩人方回創作的詩詞作品。湖邊莫怪舊祠荒,士女何曾炷瓣香。賴是人心猶未泯,深衣迎奉入書堂。
清康熙帝為書院題寫“浙水敷文”匾額,遂改稱為敷文書院。現遺址尚存有“萬世師表”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見“至聖先師孔子像”的石碑等物。崇文書院 崇文書院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位於西湖跨虹橋西。明朝巡鹽御史葉永盛...
禺山書院創建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歷宋、元、明三朝,毀於明末,原址大約在今廣州城隍廟西側。禺山書院被毀後,清康熙和乾隆年間,朝廷積極推動地方官員興辦書院,先後創辦越華書院、羊城書院、禺山書院和西湖書院。重建的禺山...
山上有墨池、平章池、薩侍郎祠、廉山草堂、養龍池、玉井池、西湖社,山下還有西湖書院等。遊人循蟠蜒石磯登上大夢山,山巔怪石嶙峋,山岩側多有百年老松,虬枝鐵乾,黛色蘚皮,蒼勁挺秀,如天然盆景。山上松林蔥蘢,幽靜至極,輕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