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自然資源,氣候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西海鎮原名原子城,前身是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原國營221廠,也稱青海礦區。原占地面積580平方千米,由18個相互獨立的生產、研究單位組成,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基地分為甲乙兩區,甲區在今西海鎮,是基地政治、科研、生產、文化中心;乙區在海晏縣城,主要供工作人員生活。
1956年,中央政府決定建設核武器研製基地。2月,來自全國各部隊的兩千多名轉業軍人、七千多名農民工和兩千多名建築工人開進當地,開始基地建設。
1958年7月,中央批准基地選址報告,選址於青海省海晏縣境內的金銀灘草原。
1964年,基地正式投產。
1987年6月,為適應國際形勢變化,表明中國政府全面禁止和摧毀核武器,維護世界和平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轉移的需要,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了撤消國營二二一廠的決定,同時對基地核設施進行了徹底的無害化特殊處理,經國家級驗收完全符合有關環保規定,對放射性污染物實施了特殊處理,使當地環境接近或達到原有水平。
1988年,海北州遵照國家化劍為犁、和平利用、造福人民的構想,著手考慮接收利用二二一廠。
1995年,國營 221廠舊址整體移交海北州政府,並定名為西海鎮。5月15日,新華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退役”。
行政區劃
西海鎮是海北州府駐地,總面積436.96平方千米,鎮區面積5平方千米,全鎮轄2個社區:城北社區、城南社區。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西海鎮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自治州東北部、海晏縣東南部,東經E100°53′15.96″至E100°54′52.88″、北緯N36°58′4.06″至N36°56′33.24″,南鄰三角城鎮,北與同寶牧場毗鄰。
西海鎮
地形地貌
西海鎮位於海晏縣境內的金銀灘草原上,平均海拔3210米,東北、西、南有高山屏障,東南為草原的延緩地帶,地勢平坦,東有哈勒景河、西有麻匹寺河。
自然資源
氣候資源
西海鎮盛行西北風,一年中風力最大為春季,風力最小是夏季,風季平均風速為3.1米/秒,最大風力為23.3米/秒;年降水量400米,年蒸發量為1538.5毫米,平均氣溫-0.45攝氏度。
礦產資源
西海鎮境內地熱資源較豐富。
生物資源
方圓1100平方千米的金銀灘草原上,有麻皮河和哈利津河貫穿,彰顯了得天獨厚農牧資源,有30多萬隻牛羊棲息在這裡,是典型的高原牧區。金銀灘草原的黃金季節是7、8、9三個月。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6年10月,西海鎮總人口13484人4737戶,其中常住人口8298人,流動人口5186人。
民族
截至2016年10月,西海鎮有漢、藏、回、蒙古、撒拉、土等13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占全鎮人口的50%。
經濟
綜述
2014年,西海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43億元,比2013年增長4.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11元,比2013年增長8.2%。西海鎮居民主要從事商貿、運輸、建築、旅遊、餐飲等行業和工種。
第一產業
2011年起,西海鎮532.55萬畝草場實施生態獎補機制,實行劃區輪牧和禁牧。同時,西海鎮投資近千萬元植樹造林,每年造林種樹20萬株左右。城鎮綠化率達到33%。
第二產業
西海鎮積極扶持消費品工業發展,緊緊抓住當前特色消費品工業發展機遇,大力促進生物製藥、特色紡織、文化旅遊產品等快速提質量、上檔次、擴規模;多方培育、引進一批消費品生產配套、支撐企業,增加產業門類,逐步擴大消費品在全省的占有率。西海鎮建有生物有機肥料廠,以其為中心的方圓100公里範圍內,羊糞積攢年可達到20萬噸以上。
第三產業
西海鎮服務業發展活力持續增強,旅遊、金融、文化房地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實力逐步增強。健康養老、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文化產業等快速發展,本土電子商務平台逐步上線運營。西海鎮以建設高原旅遊名鎮、國家文明鎮為契機,加快促進全鎮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合理配置生產要素,努力把旅遊、文化產業培育成支柱產業。進一步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配套能力建設,著力發展金融、物流、科技、畜牧業等產業,推動服務業與第一產、二產的融合互動發展。
西海鎮依託境內的“神秘原子城”、“浪漫金銀灘”等名牌旅遊景點,著力打造出特色鮮明的旅遊精品,加大金銀灘—原子城景區開發,圍繞服務原子城景區旅遊,培育三角城、西海鎮、沙柳河、鳥島村一條旅遊服務經濟帶;配合州、縣打造金銀灘—原子城、環青海湖、環海北風光三個旅遊圈;辦好王洛賓音樂藝術文化旅遊節等節慶活動。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10月,西海鎮有各類學校7所,含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海北州第一高級中學1所、祁連山中學1所、國小2所、幼稚園2所。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10月,西海鎮各類衛生事業機構共6個(其中醫院2個,疾控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中心血站1個,藥品採購中心1個)。2014年西海鎮育齡婦女4288人,已婚育齡婦女3247人,其中:無孩婦女153人,一孩婦女2128人,二孩婦女861人,多孩婦女105人;新生75人,其中:男孩33人,女孩42人,人口出生率為5.81‰。全鎮死亡12人,死亡率0.93‰。
基礎設施
截至2016年10月,西海鎮共有城鎮道路19條、22公里,市政道路縱橫交錯,已初步形成六縱六橫的發展格局(六縱為:五一路、剛察路、將軍路、銀灘路、金灘路、門源路;六橫為:央隆路、祁連路、西海大街、原子路、同寶路、海北大道)。移動、聯通、鐵通、電信等綜合通訊服務網路覆蓋全鎮。鎮區公共綠化面積約5萬平方米,花卉面積約7000平方米。
西海鎮實行集中供熱,供熱能力32兆瓦,管網長度14公里,供熱面積達70餘萬平方米,是全省集中供熱面積最大的鎮。鎮區供水管網長度109公里,日供水能力2萬噸,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鎮區排水管道總長45.5公里,有污水井1453口,雨水井685口,污水年排放量約158萬立方米。人均住房面積19.34平方米。鎮區內有人工湖2個,水域面積16萬平方米;環衛垃圾車5輛,高空作業車1台,灑水車1台,垃圾場1座,垃圾斗90個,果皮箱100餘個,公共廁所10個,年清運生活垃圾2萬餘方,城鎮路燈1119桿,人行道25公里,仿漢白玉欄桿17公里。
社會保障
2014年,西海鎮開工建設公共租賃住房50套、城市棚戶區改造327套。
交通運輸
專線鐵路直達鎮區、315國道貫通東西,市政道路縱橫交錯,通訊覆蓋率高達100%。
歷史文化
2004年7月24日,中國首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展館——“原子城展館”西海鎮開館。核武器研製這一壯麗事業是幾代人連續奮鬥的結晶,多少人為之貢獻了青春年華,有的獻出了寶貴生命”。“原子城展館”的開館,為社會提供了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風景名勝
西海鎮以“原子城”為中心,將歷史與現實、人與自然有機地融為一體,民俗風情、草原、山川構成了西海鎮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是青海省重要的旅遊景區之一。西海鎮境內旅遊資源有西部歌王王洛賓先生採風創作《在那遙遠的地方》世界名曲的金銀灘草原、王洛賓音樂藝術館、張愛萍題寫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紀念碑、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原子城展館、原二二一基地地下秘密指揮中心、二二一廠的爆轟試驗場等7個分廠、十一世班禪“金銀灘”題詞紀念塔、原始純樸的藏民族風情。
- 王洛賓音樂藝術館
王洛賓音樂藝術館於2009年6月30日開館。該館集中陳列了關於王洛賓的大量照片、實物及200餘件不同時期的歌曲、歌劇手稿,是全國最大規模的集中體現王洛賓音樂文化和西部音樂的藝術館。主展廳由“走向音樂聖地”、“在音樂聖地的多彩綻放”、“矢志不渝的音樂追求”、“西部音樂的傳歌者”、“樂緣情未了”五個篇章構成,700餘張珍貴的照片和手稿印證了歷史對這位中國民族藝術家的尊重和敬仰。該館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集中體現王洛賓音樂文化和西部音樂藝術的紀念館。
城市榮譽
西海鎮原為國營221廠,現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級衛生城鎮”、“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全國特色旅遊景觀名鎮”。西海鎮現為全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務中心,是全省14個重點建設小城鎮之一。
2001年6月25日,西海鎮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西海鎮成功創建為國家級衛生鎮,州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無毒鎮、普法和依法治理先進單位。
2005年,西海鎮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6年,西海鎮獲得全國婚姻登記規範化建設視窗單位。
2007年,西海鎮被授予“青海省文明城鎮”榮譽稱號,並審批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在全州率先爭創了“平安鄉鎮”。
2008年,西海鎮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鎮榮譽稱號。
2010年,西海鎮獲得全國特色旅遊景觀名鎮榮譽稱號。
2011年,西海鎮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全國文明鎮”榮譽稱號。
2013年,西海鎮以“遙遠地方、永久原唱”美譽,入選2013中國避暑小鎮榜。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