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音樂

西洋音樂

西洋為我國古國時代對西方的地理稱呼,主要指歐美國家。音樂,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來的精華的一種結晶形式。西洋音樂即西方音樂,但由於西方不同文化時期的文化特點,西洋音樂也有相應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洋音樂
  • 外文名:The Western Music
  • 代表國家:奧地利、德國等
  • 代表人物: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
音樂定義,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第五階段,

音樂定義

物體規則震動發出的聲音稱為樂音,由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就是音樂(英文名稱:Music;法文名稱: Musique)。分為聲樂器樂兩大部門。音樂,從廣義上來說,應該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來的精華的一種結晶形式。在所有的藝術類型中,比較而言,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西方古典音樂有理論,有規範,有大量的文字和音響文獻,易於流傳;著重美學及功能性,故此比較客觀。
另有電影以此為名,以及音樂療法:用音樂來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病痛。

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巴洛克時期
即17世紀初至18世紀中葉,這個時期的音樂,樂句非常不規則,很少有對照的,因此旋律的自由性很大。 作曲家往往可以抓住一個很小的樂句或旋律而大加發揮,因此復調音樂盛行。所謂 復調音樂,就是由兩個以上各自獨立而又有內在規律的旋律聲部同並時並行的音 樂。高級的復調音樂可發展到九條旋律同時並行。正因為此,當時的音樂往往規模 宏大壯觀。具體例子有德國作曲家巴赫(J.S.Bach,1685-1750)的“聖誕 清唱劇”(ChristmasOratorio)和德國作曲家亨德爾(G.F.Handel,1685- 1759)的清唱劇“彌賽亞”(Messiah)。

第二階段

古典時期
即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上葉,這個時期的音樂與巴洛克時期有所不同,主要強調簡單明了。在樂句和旋律方 面講究對稱性,在曲體上講究規整性。旋律和伴奏的分工清楚,各司其職,而不象 復調音樂那樣用幾條旋律互相攻錯。所以古典時期的音樂給人以強烈的和諧感。具 體的例子有奧地利作曲家海頓(F.Haydn,1732-1809)的清唱劇“創世紀” (TheCreation),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W.A.Mozart,1756-1791)的鋼琴 奏鳴曲(Piano Sonatas),以及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V. Beethven,1770- 1827)的第五、六、九交響樂(Symphonies No.5,6 and 9)。

第三階段

浪漫時期
即19世紀上葉至19世紀末,這個時期的音樂可謂是集巴洛克時期和古典時期的風格之大成,是音樂史上的 高峰。這個時期的音樂既有巴洛克時期的樂句旋律不規則、自由性大的特點,又有 古典時期的曲式結構規整、旋律和伴奏分工清楚簡潔明了的風格,同時還溶入了浪 漫派所特有之豐富的半音旋律及和聲。浪漫時期的音樂抒情性特彆強,能夠引起聽 眾強烈的情感共鳴。具體實例有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Schubert,1797- 1828)的聲樂套曲“冬之旅”(Winterreise),德國作曲家舒曼(R.Schumaun, 1810-1856)的鋼琴套曲“蝴蝶”( Papillons),匈亞利作曲家李斯特( F.Liszt,1811-1886)的鋼琴曲“匈亞利狂想曲”(Hungarian Rhapsodies ),波蘭作曲家蕭邦(F.Chopin,1810-1849)的鋼琴名著“波蘭舞曲” (Polonaise),義大利作曲家威爾弟(G.Verdi,1813-1901)的歌劇“茶花 女”(LaTraviata)和“弄臣”( Rigoletto),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I. Tchaikovsky,1840-1893)的芭蕾舞劇“天鵝湖”(The Swan Lake)和“睡 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Madam Butterfly)和“波希米亞人”( La Boheme),以及俄國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 S. Rachmaninov,1873-1943)的第二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第四階段

印象時期
即19世紀後葉至20世紀上葉,這個時期的音樂風格非常鮮明,帶有強烈的東方色彩。作曲家們大量運 用了全音音階、東方的五聲音階和平行五八度。這個時期的音樂旋律特點不明顯, 但和聲很豐富。這樣的音樂不象浪漫派音樂那樣給人以情感上的直接溝通,而是通 過豐富多彩的和聲來營造一種氣氛,使聽眾升華到一種虛幻的意境中。主要例子有 法國作曲家德彪西(C.Debussy,1862-1918)的交響詩“牧神午後”( The Afternoon of afun)以及法國作曲家拉威爾(M. Ravel,1875-1937) 的鋼琴曲“戲水”(Juex deau)。

第五階段

現代時期
即20世紀上葉至今,這個時期可說是對古典時期音樂之反叛。前面說過,古典時期音樂講究和諧對 稱、結構明了,而現代派音樂則推崇不諧和音程、不規整節拍,甚至出現了無調 性。這種樂派的風格更象是理智的寫實派,給人以理性的滿足。這個時期的代表作 有俄國作曲家`(S. Prokofiev,1891-1953)的“第三鋼琴 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3),俄國作曲家蕭斯塔可維奇(D. Shostakovich ,1906-1975)的“第七交響曲”(Symphony No.7),以及法國作曲家梅 西安(O. Messiaen,1908-)的鋼琴套曲“聖嬰二十默想”(Vingt Regards Sur I'enfant-Jesus)。
西洋音樂博大深廣,而以上只是粗淺的分類。其實在每個時期的音樂中,都會 或多或少地摻雜一些其他不同時期的音樂因素,決不可能完全互不相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