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戲(江西贛北的地方劇種)

西河戲(江西贛北的地方劇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河戲,江西省星子縣的傳統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西河戲,又稱星子西河戲。西河戲誕生於清嘉慶道光年間,流行於星子、德安、九江縣市一帶,因有西河水流經星子,1982年定名為“西河戲”。 其主要聲腔為皮黃,又稱“彈腔戲”,俗名“星子大戲”,西河戲的台詞念白多鄉音俚語,服裝古色古香,表演古樸誇張。

2011年5月23日,江西省星子縣申報的“西河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為IV-14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河戲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遺產編號:IV-145
  • 申報地區:江西省星子縣
  • 別名:星子西河戲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表演形式,表演特色,傳統行當,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榮譽表彰,社會活動,

歷史淵源

清乾隆年間,贛江下游的南昌地區,以及贛江主支流“西河”流域的永修、德安、九江、星子等縣,是弋陽腔、宜黃腔、青陽腔和湖北漢劇頻繁活動的地區。清嘉慶年間,諸腔合流,首先在南昌形成一種亂彈班,影響甚廣。清道光年間,藝人湯大樂(今德安縣高塘人,1801年生),先後在南昌的亂彈班和漢口的漢劇班唱戲,後載譽歸鄉,與其兄湯大榮一起,在老家湯家坂組織湯家戲班,排演黃皮戲。湯大樂與星子諸多湯姓同族共譜,湯於道光末年至同治初年(1850—1862)來星子教戲,廣收藝徒,建立了星子縣第一個彈腔戲班,演出劇目30餘出。
1874年,星子藝人周自秀出任班頭,戲班定名為“青陽公主星邑義和班”,簡稱“義和班”。當時義和班所演劇目的《打龍蓬》《清官冊》《過昭關》《三關調將》《白虎關》《二進宮》等50餘出大本,30餘出小本。唱腔以二黃、西皮為主,演出多沿高腔舊習,如:“破台”、“放五昌”、“報台”、“登二場”等。角色分為十大行,即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老六外七醜八貼九小十雜。戲班除在星子本地演出外,常往來於永修、德安、九江、都昌等地(舊時多屬南康府、府治星子縣城)。
1888年,星子藝人劉郭原(星子蓼南人,1856年生),從“瑞祝班”歸來加入義和班,並繼周自秀出任班頭。1889年,星子藝人湯再樹(星子溫泉人,1864年生),從湖北“漢班”回來加入義和班。1919年,星子藝人萬正榜(星子蓼花人,1891年生)自景德鎮“串堂班”回來入班。這些老人“雖英年家寒,在外飲午”,然“天資敏捷,才智過人,能演古,能排劇”(摘自湯再樹墓誌)。他們從外地帶來新的劇目,改造了一批老唱腔,如將西皮頂板(板頭起唱)改為器板(即第三眼起唱),豐富了西河戲的藝術。星子其他職業藝人英才輩出,群芳濟濟,義和班迅速擴大。
1910年,義和班出於繁忙演出的需要,分為南北兩班。北班由湯再樹領班,南班由周招生領班,基地分別設於溫泉和蘇家擋。義和班自1910年分班,1924年合班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
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鄱陽湖域處於戰爭狀態,危及沿湖一帶城鎮。西河戲活動,也從沿海地區向內地轉移。星子以華林為中心的廬山南麓各鄉,業餘演出仍很興盛,義和班也多在這一帶活動,華林有名藝人20餘名,占當時全部藝人五分之二。1938年日軍入境,星子縣政府遷往都昌,湖面封鎖,星子沿湖多築日軍炮台,西河戲活動迅速失敗,義和班進入困難時期。雖偶有演出,也是入不敷出,藝人多轉而操演皮影戲,聊以餬口。1942年,日偽縣長令義和班在蓼花漢嶺演端午節戲,許多藝人不從而逃往外地。其餘藝人流離顛沛,朝不保夕,竟有藝人抱病轉操皮影戲而終歿他鄉。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縣政府從都昌遷回星子。8月,義和班在縣城舊府堂門前戲台上演西河戲3天,以示慶祝。上演節目有《大審玉堂春》等戲。以後西河戲活動得以逐漸恢復。但舊政府不求圖治,卻忙於徵兵、勘亂、競選,甚至忙于禁戲。其理由是“近幾來各鄉間遊手好閒者,恆多演戲集賭,小則傾家蕩產,大則流於匪盜,影響社會,良非淺鮮。”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一有賭情,則拆除戲台、扣壓戲師。“倘有循私包庇者,撤職查辦”。“如有反抗各等情況”,立即鎮壓(摘自舊政府告示)。1949年,解放軍入境,舊政府卷席而逃。1950年,義和班解散。
建國後,義和班難以恢復,但農村業餘演出卻蓬勃興起,藝人多以教戲為業。縣文化部門非常重視西河戲對活躍農村業餘文化生活的作用,舉行各類西河戲調演、匯演和學習班,西河戲迅速恢復和發展。逢年過節,村村場場演唱西河戲,自娛娛人,已成鄉俗。現時農村各類喜事加上大學、參軍、遷新居、婚嫁日甚至農業承包、企業開張等,人們都願意花不多的錢,請個業餘劇團演唱西河戲招待賓客,以示慶賀。

文化特徵

表演形式

西河戲植根於村野鄉俚,旋律高亢奔放,渾厚質樸,唱腔為板式體,以西皮、二黃為基本聲調,併兼有青陽高腔、漁歌、民間小調等,唱腔拖腔較短,中間夾有襯字,唱詞多為七字句、十欄位,用嗓為“生、旦、淨”三種。

表演特色

西河戲的台詞念白多鄉音俚語,服裝古色古香,表演古樸誇張。武打中的“搏手”動手剛健、姿態優美,多由民間拳術變化而來。樂品有京胡(俗稱“細筒琴”),二胡(俗稱“大筒琴”),民國時始用月琴。西河戲的劇目多為歷史袍帶戲,大多取材於歷史故事,集中於三國、隋唐、宋等朝代,內容崇尚忠、義、廉、孝,表演形式較為固定。業餘演出戲台一般為木板搭的臨時戲台,雖然簡陋,但卻不缺乏氛圍,生活化大於藝術化,頗具鄉土氣息。

傳統行當

西河戲傳統行當分為十角: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老、六外、七醜、八貼、九小、十雜。因主演袍帶戲,故而末、老、外、淨四行為班中頂樑柱。傳統演出,台上設有“報本者”位置,演員唱念全由“報本者”提詞幫唱,酷似傀儡戲形式,有專家認為,這是古代肉傀儡的遺緒。

代表劇目

西河戲劇目大多取材於歷史典故,集中於三國、隋唐、宋等朝代,比如《三國》里有26本、《隋唐》23本之多,也有些民間故事如《四郎探母》等上百種,還包括了《長生殿》《雷峰塔》《雙熊夢》《金雀記》《琵琶記》《折柳》《花報》《勸農》《冥判》《藏舟》等,唱安慶調的有《打櫻桃》《聽琴接駕》等,唱南北詞的有《安安送米》《洞賓對丹》等,其他曲調如《小放牛》《進城看女》《打花鼓》《大補缸》等,亦各有專用曲調。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西河戲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形式。西河戲劇本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內容推崇忠、孝、節、義,從一個側面推動和活躍了鄉村文化。
西河戲深受廣大農民喜愛、輕鬆愉快、故事性強、劇本膾炙人口,也是江西省碩果僅存的幾大古老劇種之一 。

傳承現狀

西河戲面臨著缺乏時代氣息,唱詞方言過重等問題。西河戲有著很強的地域特徵,唱詞方言過重等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西河戲的趣味和魅力,不少外地觀眾表示難以看懂西河戲。又由於創新不夠,古腔古韻較少唱出時代旋律,逐漸不能適應現代人們的感觀需求,導致觀眾群逐步縮小,市場逐步萎縮。
人才缺乏,古戲傳承青黃不接。時下青年後輩對傳統戲曲的了解不多,認識不足、興趣不高,西河戲傳承逐漸步入後繼無人的窘境。
投入不足,難以發展新的觀眾群、拓展新的市場空間。西河戲在農村擁有一大批土生土長的忠實觀眾,但在經濟高速發展引發社會關係的巨大變更之後,它與觀眾、尤其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生的年青觀眾之間產生了一道巨大的鴻溝。同時,由於星子縣經濟實力不強,對文化建設投入不足,也造成了西河戲“內熱外冷”的局面,難以發展新的觀眾群、拓展新的市場空間。

傳承人物

程家訓,男,漢族,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西省星子縣申報,項目名稱:西河戲。

保護措施

江西省成立了修水縣寧河戲劇研究室負責整理、收集原寧河戲劇團演出劇目;收集流落民間的劇本服裝道具等;研究寧河戲源流;寫文藝音樂集成等工作。
2011年11月5日,為進一步保護和發展西河戲這一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星子縣正式成立了西河戲保護髮展研究協會。協會成立當晚,該縣西河戲愛好者還舉辦了西河戲專場演出,上演了《狄青征西》《下河東》《趙氏孤兒》等優秀劇目。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新中國建國後,黃紀進多次參加縣、地區級調演。1980年10月,獲江西省文化局獎勵,獎狀曰:黃紀進同志積極從事西河戲的搶救、繼承和革新,作出了較大的貢獻,特發此獎,以資鼓勵。黃在一生演出中,非常注意劇本文句的優劣,遇有不當之處,他均認真修改,並理改編了傳統戲劇《徐策跑城》、《二堂舍子》、《滿堂福》等。黃一生共授徒5人,皆成優秀藝人。
2018年9月28日,西河戲《陶母戒子》經省文化廳指定參加在安慶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非遺傳統戲曲惠民演出。演出後贛江市文化館收到由文化和旅遊部頒發的紀念證書和獎牌。

社會活動

2019年3月11日至12日,德安縣城義峰山公園熱鬧非凡,鼓樂陣陣。該縣農民自編自演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河戲”走進德安縣城,在這裡舉行為期兩天的展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