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旗羊肉

西旗羊肉

西旗羊肉,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新巴爾虎右旗(西旗)位於內蒙古草原深處,是呼倫貝爾大草原中牧業四旗之一。這裡水草豐美,盛產的呼倫貝爾羊在優越的新右旗草原上生長,吃含有多種中草藥的鹼草,飲河、泉水,加之天然放養,無污染,內在品質好,肉味鮮美,沒有膻味,營養豐富,享有良好的聲譽。

2010年09月0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西旗羊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旗羊肉
  • 產地名稱:內蒙古自治區新巴爾虎右旗
  • 品質特點:無膻味,肉質鮮嫩,香味濃郁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0年第93號
  • 批准時間:2010年09月03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外貌特徵,藥用價值,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西旗羊肉水分含量低、蛋白脂肪含量高,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且無污染、無膻味,肉質鮮嫩,香味濃郁,風味獨特。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間脂肪分布均勻,富有人體所需各種胺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是製作“涮羊肉”和“手把肉”的優質原料。
西旗羊肉干物質的含量最高可高達51.97%,比一般羊肉高4.59%。西旗羊肉肉質化學成份中,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低,脂肪品質好。肌肉的脂肪酸主要由-酸、軟脂酸硬脂酸油酸亞麻酸組成,占91.5%。西旗羊肉還含有人體所必須的胺基酸,各種胺基酸含量較高、搭配合理,特別是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的相對含量比其它羊肉高,使得西旗羊肉鮮嫩可口,味道特別好。西旗羊肉中谷氨酸的含量很高,羯羊肉為14.5毫克/100毫克,人體必需的幾種胺基酸含量也很高,第一限制性胺基酸——賴氨酸的含量很高,羯羊肉為7.15毫克/100毫克,胺基酸的含量略高於一般羊肉,羔羊肉則明顯高於一般羊肉。
西旗羊肉西旗羊肉

外貌特徵

新巴爾虎右旗養殖的羊種為“呼倫貝爾羊”,具有短脂尾特點,由半橢圓狀尾和小桃狀尾兩種類型組成。體格強壯,結構勻稱,頭大小適中,鼻樑微隆,耳大下垂,頸粗短,四肢結實,大腿肌肉豐滿,後軀發達。背腰平直,體軀寬長,略呈長方型。皮毛白色,為優質毛,頭部、腕關節及飛節以下有有色毛。公羊部分有角,母羊無角。理想型成年公羊體重82千克,育成公羊62千克,成年母羊62千克,育成母羊52千克,1.5歲羯羊屠宰率50%以上。

藥用價值

常言道:冬天一碗羊肉湯,不用醫生開藥方。西旗羊渾身是寶:羊蠍子補鈣,羊腰子補腎,羊肝明目,羊髓補腦,羊肉滋補,全羊有“百格謎邀藥庫”之譽。《本草綱目》記載:羊肉具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滋腎氣、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等功效。俗話說“冬吃羊肉賽人參,春夏秋食亦促習祝強身。” 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既能禦寒,又補身體。

產地環境

新右旗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擁有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呼倫湖和優越廣闊的天然牧場,被譽為“天堂草原”,草質優良、水草豐美,是理想的畜牧業生產基地。
新右旗牧場面積3069萬畝,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有66料、232屬、472種、其中黃芩、柴胡、防風等野生藥用植物36種。西旗羔羊食用優質的純天然牧草,是經自然長期孕育而成的地方優良品種。它既有“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之稱,亦有“不吃回頭草”的獨有特。“西旗羊”就是在這種高寒地區純天然草原自然生態環境下長期孕育而成的地方優良品種。

歷史淵源

西旗羊肉,自古享有盛名,據《扎萊諾爾文化之旅》《新巴爾虎右旗志》《蒙元文化》《新巴爾虎蒙古族史話與民間傳說》等書籍記載,呼倫貝爾名字就源於新右旗,呼倫貝爾羊來自原蒙古羊。成吉思汗在呼倫湖畔迎親時(《鐵木真湖畔娶親》)所吃的蒙古九珍中,蒙古羊就是其中一珍,九九全羊席和肉製品製成的餡餅,又拔試婚刪香又脆,成吉思汗用讚嘆口氣稱其為“長到十八歲吃過最香的飯”(《成吉思汗·湖畔娶妻》)。
史載,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長春真人丘處機於來到呼倫貝爾呼倫湖畔,平時以素為食的丘處機,吃了西旗羊肉後讚不絕口,並把呼倫貝爾白蘑和金針菇等做湯,將西旗羊肉切成片狀一同放入鍋內,待熟後沾醃製而成的野韭菜花而食,其味道別具一格。後來丘處機將此吃法傳授給蒙古族人民(《木炭火鍋涮羊肉》)。
明代,明成祖朱棣來到呼倫湖畔祭敖包,他按照蒙古族習慣,把蒙古族最高的祭祀品呼倫貝爾羊用來祭祀,得到蒙古族牧民的認同,與當地人民產生了共鳴(《明成祖達賚湖畔祭敖包》)。
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光緒六年(1880年),清朝為了加固邊防,先後移住6000多人,其中把喀爾喀蒙古車臣汗微簽部移來自願入籍的巴汗趨整漏爾虎蒙古族2400人,按索倫兵制編成兩翼八旗,稱兩翼八旗為新巴爾虎,通過放牧擴展了蒙古羊群。
呼倫貝爾羊是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環境裡,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而培育成功的地方優良新品種,主要分布於呼倫貝爾牧區草原。於2002年9月通過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現場審定和驗收,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其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達到國內同類定您炒綿羊品種的領先水平。2006年12月品種培育項目獲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自然選擇階段
1945—1980年期間,從古老品種向培育品種過渡階段。牧民在發展綿羊養殖數量的同時,按傳統的養匪狼牡羊經驗,選優劣汰,在遊牧過程中,相互交換種公羊和基礎母羊,使綿羊的品質和生產性能得到相應提高。在呼倫貝爾草原牧區組建選育群,建立種公羊站,組織核心群,進行戶與戶之間的聯合選育,開展對呼倫貝爾羊的鑑定工作。由於長期的自然選擇,特別是種公羊的集中飼養和分散套用,使呼倫貝爾羊在體型、外貌、生長發育、肉用性能和繁殖率等方面有了顯著提高。
人工選育階段
1981—2002年期間,逐步走向有目的、有計畫的科學選育階段。成立育種委員會,制定統一的育種規劃和實施方案,堅持“本品種選育”的培育原則和肉用型的培育目標,進一步最佳化核心群和育種群,有組織、有計畫地開展呼倫貝爾羊育種工作。以呼倫貝爾羊育種工作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牲畜“種子工程”重點建設項目為契機,建立了呼倫貝爾羊種羊場,相繼在嶺西牧業四旗組建擴繁場,形成了以種羊場為核心、擴繁場為骨幹、養殖戶為基礎的三位一體的良種繁育體系。同時增加品種內優良個體的比重,重點加強血液純度和體型外貌整齊度的選擇,保持品種純度並提高整個品種質量。採取選種選配、品系繁育、改善飼養管理條件、加強疫病防治等一系列技術措施,使呼倫貝爾羊成為耐寒耐粗飼、生命力強、體大早熟、生長發育快、產肉性能好、適宜牧養、遺傳性能穩定的地方良種。2000年1月由內蒙古自治區技術監督局頒布實施《呼倫貝爾羊品種標準》和編制說明,2002年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的驗收,並命名為呼倫貝爾羊。
西旗羊肉西旗羊肉

生產情況

2008年,新巴爾虎右旗牧業年度牲畜頭數達219萬隻,年出欄100萬隻,年加工羊肉產品2萬噸,已經開發出幾大系列、數十種產品,其中包括速凍精製羔羊肉卷、帶骨羊排、淨小腿肉、羊頭肉、羊蹄等產品,遠銷北京、天津、上海、青島、廣東、河北、東北三省及韓國等國際市場。
2010年,西旗年羊出欄30萬隻,生產羊肉360萬千克。西旗羔羊達到34—36元/千克、大羊達到33元/千克、羔羊肉(普卷)達到40元/千克、羔羊肉(精卷)達到46元/千克、羊肉(普卷)達到36元/千克、羊肉(精卷)達到42元/千克。平均每千克羊肉比2009年增值8元。在連續遭受白災、旱災、蝗災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2010年西旗羊肉產量達6000噸,產值達到了2.88億元。全旗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262元,同比增長18%。
2011年,西旗羔羊達到36—40元/千克、大羊達到36元/千克、羔羊肉(普卷)達到49元/千克、羔羊肉(精卷)達到52元/千克、羊肉(普卷)達到40元/千克、羊肉(精卷)達到44元/千克。羔羊和大羊的收購價格均比2010年的價格再度提高。羔羊肉卷和羊肉卷價格比2010年又有明顯的增長。平均每隻羔羊按11.5千克計算,牧民每隻羔羊大約可增收69元;平均每隻大羊按22.5千克計算,牧民每隻大羊可增收67.5—90元。羊肉加工企業所得利潤更是明顯高於2010年。

產品榮譽

2010年09月0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西旗羊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西旗羊肉公告號西旗羊肉公告號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西旗羊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呼倫貝爾羊。
(二)養殖條件
草場植被無污染、純天然生長環境。
(三)飼養方式
1.飼養方式:天然放牧。
2.驅蟲:4至5月,7至8月各驅蟲一次。
3.出欄標準:5至8月齡的羔羊,重量不低於13千克;12月齡以上的羯羊,重量不低於17千克
4.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
(四)屠宰條件
1.羊源:活羊原料必須來自非疫區,經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檢驗合格。
2.屠宰加工流程:按伊斯蘭教風俗屠宰,屠宰廠符合GB/T17237規定。
屠宰放血→剝皮、去頭、蹄及內臟(包括腎臟),去羊油、大血管、乳房、生殖器→修割整齊、沖洗乾淨→排酸→分割、精選→包裝→速凍、冷藏。
3.產品品質檢驗:屠宰加工之後衛生、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檢驗按照國家同類產品品質檢驗規程執行。
(五)排酸
檢驗合格的羊胴體進入排酸間,熟化預冷間室溫0℃至4℃,周期為24小時。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澤紅色均勻,有光澤,脂肪呈乳白色,肌纖維清晰,有韌性,肉外表微乾或有風乾膜,不粘手,指壓後的凹陷立即恢復,煮沸後,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團聚於液面,無膻味,肉質鮮嫩,味道醇厚。
2.理化指標:水分含量≤70%;蛋白質含量≥24%;脂肪含量≥4.2%;鐵含量≥40.9毫克/千克;鋅含量≥94.3毫克/千克;鈣含量≥545毫克/千克;鉀含量≥2600毫克/千克;維生素A含量≥14.8IU/100克;天冬氨酸含量≥1.62克/100克;谷氨酸含量≥2.7克/100克。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西旗羊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西旗羊肉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史載,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長春真人丘處機於來到呼倫貝爾呼倫湖畔,平時以素為食的丘處機,吃了西旗羊肉後讚不絕口,並把呼倫貝爾白蘑和金針菇等做湯,將西旗羊肉切成片狀一同放入鍋內,待熟後沾醃製而成的野韭菜花而食,其味道別具一格。後來丘處機將此吃法傳授給蒙古族人民(《木炭火鍋涮羊肉》)。
明代,明成祖朱棣來到呼倫湖畔祭敖包,他按照蒙古族習慣,把蒙古族最高的祭祀品呼倫貝爾羊用來祭祀,得到蒙古族牧民的認同,與當地人民產生了共鳴(《明成祖達賚湖畔祭敖包》)。
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光緒六年(1880年),清朝為了加固邊防,先後移住6000多人,其中把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移來自願入籍的巴爾虎蒙古族2400人,按索倫兵制編成兩翼八旗,稱兩翼八旗為新巴爾虎,通過放牧擴展了蒙古羊群。
呼倫貝爾羊是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環境裡,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而培育成功的地方優良新品種,主要分布於呼倫貝爾牧區草原。於2002年9月通過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現場審定和驗收,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其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達到國內同類綿羊品種的領先水平。2006年12月品種培育項目獲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自然選擇階段
1945—1980年期間,從古老品種向培育品種過渡階段。牧民在發展綿羊養殖數量的同時,按傳統的養羊經驗,選優劣汰,在遊牧過程中,相互交換種公羊和基礎母羊,使綿羊的品質和生產性能得到相應提高。在呼倫貝爾草原牧區組建選育群,建立種公羊站,組織核心群,進行戶與戶之間的聯合選育,開展對呼倫貝爾羊的鑑定工作。由於長期的自然選擇,特別是種公羊的集中飼養和分散套用,使呼倫貝爾羊在體型、外貌、生長發育、肉用性能和繁殖率等方面有了顯著提高。
人工選育階段
1981—2002年期間,逐步走向有目的、有計畫的科學選育階段。成立育種委員會,制定統一的育種規劃和實施方案,堅持“本品種選育”的培育原則和肉用型的培育目標,進一步最佳化核心群和育種群,有組織、有計畫地開展呼倫貝爾羊育種工作。以呼倫貝爾羊育種工作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牲畜“種子工程”重點建設項目為契機,建立了呼倫貝爾羊種羊場,相繼在嶺西牧業四旗組建擴繁場,形成了以種羊場為核心、擴繁場為骨幹、養殖戶為基礎的三位一體的良種繁育體系。同時增加品種內優良個體的比重,重點加強血液純度和體型外貌整齊度的選擇,保持品種純度並提高整個品種質量。採取選種選配、品系繁育、改善飼養管理條件、加強疫病防治等一系列技術措施,使呼倫貝爾羊成為耐寒耐粗飼、生命力強、體大早熟、生長發育快、產肉性能好、適宜牧養、遺傳性能穩定的地方良種。2000年1月由內蒙古自治區技術監督局頒布實施《呼倫貝爾羊品種標準》和編制說明,2002年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的驗收,並命名為呼倫貝爾羊。
西旗羊肉西旗羊肉

生產情況

2008年,新巴爾虎右旗牧業年度牲畜頭數達219萬隻,年出欄100萬隻,年加工羊肉產品2萬噸,已經開發出幾大系列、數十種產品,其中包括速凍精製羔羊肉卷、帶骨羊排、淨小腿肉、羊頭肉、羊蹄等產品,遠銷北京、天津、上海、青島、廣東、河北、東北三省及韓國等國際市場。
2010年,西旗年羊出欄30萬隻,生產羊肉360萬千克。西旗羔羊達到34—36元/千克、大羊達到33元/千克、羔羊肉(普卷)達到40元/千克、羔羊肉(精卷)達到46元/千克、羊肉(普卷)達到36元/千克、羊肉(精卷)達到42元/千克。平均每千克羊肉比2009年增值8元。在連續遭受白災、旱災、蝗災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2010年西旗羊肉產量達6000噸,產值達到了2.88億元。全旗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262元,同比增長18%。
2011年,西旗羔羊達到36—40元/千克、大羊達到36元/千克、羔羊肉(普卷)達到49元/千克、羔羊肉(精卷)達到52元/千克、羊肉(普卷)達到40元/千克、羊肉(精卷)達到44元/千克。羔羊和大羊的收購價格均比2010年的價格再度提高。羔羊肉卷和羊肉卷價格比2010年又有明顯的增長。平均每隻羔羊按11.5千克計算,牧民每隻羔羊大約可增收69元;平均每隻大羊按22.5千克計算,牧民每隻大羊可增收67.5—90元。羊肉加工企業所得利潤更是明顯高於2010年。

產品榮譽

2010年09月0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西旗羊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西旗羊肉公告號西旗羊肉公告號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西旗羊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呼倫貝爾羊。
(二)養殖條件
草場植被無污染、純天然生長環境。
(三)飼養方式
1.飼養方式:天然放牧。
2.驅蟲:4至5月,7至8月各驅蟲一次。
3.出欄標準:5至8月齡的羔羊,重量不低於13千克;12月齡以上的羯羊,重量不低於17千克
4.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
(四)屠宰條件
1.羊源:活羊原料必須來自非疫區,經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檢驗合格。
2.屠宰加工流程:按伊斯蘭教風俗屠宰,屠宰廠符合GB/T17237規定。
屠宰放血→剝皮、去頭、蹄及內臟(包括腎臟),去羊油、大血管、乳房、生殖器→修割整齊、沖洗乾淨→排酸→分割、精選→包裝→速凍、冷藏。
3.產品品質檢驗:屠宰加工之後衛生、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檢驗按照國家同類產品品質檢驗規程執行。
(五)排酸
檢驗合格的羊胴體進入排酸間,熟化預冷間室溫0℃至4℃,周期為24小時。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澤紅色均勻,有光澤,脂肪呈乳白色,肌纖維清晰,有韌性,肉外表微乾或有風乾膜,不粘手,指壓後的凹陷立即恢復,煮沸後,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團聚於液面,無膻味,肉質鮮嫩,味道醇厚。
2.理化指標:水分含量≤70%;蛋白質含量≥24%;脂肪含量≥4.2%;鐵含量≥40.9毫克/千克;鋅含量≥94.3毫克/千克;鈣含量≥545毫克/千克;鉀含量≥2600毫克/千克;維生素A含量≥14.8IU/100克;天冬氨酸含量≥1.62克/100克;谷氨酸含量≥2.7克/100克。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西旗羊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西旗羊肉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