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會心理學,人們對人性及其發展進行了哲學討論,產生並流行於西歐、北美各種社會心理學說的統稱的一門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方社會心理學
- 描述:對人性進行哲學討論的一門學科
- 流行地區:西歐、北美
- 起源:古希臘的思想
產生背景
發展歷程
①哲學思辨階段。古希臘至18世紀,人們對人性及其發展進行了哲學討論,人性善還是性惡?人性由環境社會因素還是由生物遺傳因素決定?這是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歷史淵源。影響較大的哲學家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T.霍布斯、J.-J.盧梭、 I.康德。哲學史上關於人性問題的討論,雖不具有科學形態,也不能用經驗的方法加以證明,但畢竟啟發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者,是其發展過程中的啟蒙階段。
②經驗描述階段。19世紀中期以後,人們企圖客觀描述群體活動與行為。法國社會學家G.塔爾德在《模仿的定律》(1895)一書中指出,模仿是由暗示引起的行為結果,可以用它來解釋犯罪和其他社會現象;對過去事物的模仿是風格,而時尚則是對當前事物的模仿;主張群體心理學可還原為個體心理學。É.迪爾凱姆與之相反,強調群體在決定個人行為中有重要作用。他在《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5)一書中,提出集體表象概念,主張社會不能還原於個人,個人融合於群體中則會產生心理上的一致性,群體並不是個體之和。G.列朋著的《民眾心理學》曾被譯成16種文字,在法國再版45次。他認為任何群體都表現了與其成員的個體完全不同的特徵。群體“使他們以一種與其各自獨處的完全不同的方式感受、思考和行動”。他用本能、氣氛感染及易受暗示 3種因素解釋民眾的過激行動。他對民眾雖有貴族式的偏見,但提出的問題對以後的群體研究卻有較大影響。美國的E.A.羅斯繼承塔爾德等人研究群體社會學傳統,於1908年寫成《社會心理學》一書。同年出版英國心理學家W.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這兩本書標誌著西方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產生,代表著社會心理學兩種不同的趨向。前者注重研究群體,是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後者強調社會情境中的個體,是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
③實證分析階段。實驗引入社會心理學使之日益精確化和定量化。這方面的先驅者是N.特里普利特和W.莫德,美國的F.奧爾波特在他們奠定的基礎上,在實驗室研究了他人之存在對個體行為有何影響的問題,提出社會促進概念,認為他人在場對多數任務的完成有積極影響。他的《社會心理學》(1924)一書使實驗社會心理學在美國站住了腳,並使實驗法及其結果廣為傳播,以致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的社會心理學出現第一次高潮。30年代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有:美國學者M.謝里夫通過遊動效應研究社會常模,這被認為是社會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社會常模是指某一群體特有的並為其成員認可的行為方式,它是判斷個體行為的參照標準。L.L.瑟斯頓、R.利克特提供了測量態度的方法,使態度研究在美國30年代的社會心理學領域中占有突出地位。此外,美國學者J.L.莫雷諾的社會關係測量使人際吸引與排斥具有可操作性。40年代,K.萊溫對西方社會心理學有著特殊貢獻。
50年代以來,西方社會心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特點是:①研究領域擴展至人類社會行為的各方面。從認知態度到情緒、動機,從群體過程、社會比較與交換,到社會公平。②從單一理論向多元化理論發展。由於認識深化,人們提出許多新的多元化的理論來解釋與預測人類社會行為。如J.S.布魯納的社會知覺理論;F.海德、L.費斯廷格、T.M.紐科姆、C.E.奧斯古德等人,在認知社會心理學領域的貢獻如平衡理論、認知失調、歸因理論等等對於人的社會認知過程提出了新的見解;A.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說以及在社會化、角色理論、社會互動等領域的理論觀點。③注意解決實際問題,發展了套用社會心理學。如對城市擁擠問題的研究,對環境的社會心理學評價,對健康及疾病的社會心理因素分析,以及在企業管理、犯罪與司法等領域的套用,促進了社會心理學的分支學科不斷完善與發展。
參考書目
G.W.Allport,The Historicɑl Backɡround of Modern Sociɑl Psycholoɡy,Inc.G.Lindzey & E.Aronsin:The Hɑndbook of Sociɑl Psycholoɡy,(2nd.ed.)vol. 1 Addison-Wesley,Reading,Mass.1968.
D.Frei& M.Irle,Theorien der Soziɑlpsycholoɡie,vol 1-3,Verlag Hans Huber,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