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情況,學院風貌,辦學規模,規模概況,機構設定,精品課程,學科建設,專業設定,師資力量,師資概況,學術梯隊,教授介紹,學院領導,學生素質,傑出校友,成果獎勵,發展前景,
學院情況 經過“九五”、“十五”、“十一五”、“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學院的學科實力明顯增強,部分學科方向已達到國內外同類學科的先進水平。在最新的教育部官方學科評估中,一級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全國排名第二,僅次於清華大學。2012年3月10日
中國工程院 於全 院士受聘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名譽院長。
通信工程學院積極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計畫、“863”計畫、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國防裝備預研、裝備型號研製和國際合作等縱向課題和大量橫向合作項目,取得了一大批顯著的科研成果。學院研製的實時圖像壓縮系統成功套用於“嫦娥一號”探月工程,“寬頻無線網路WAPI安全技術”獲得了2005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並列入無線區域網路國家標準。“十一五”期間學院師生髮表論文被SCI、EI、
ISTP 三大檢索收錄2100餘篇,先後有25項科技成果在獲省部級獎勵,獲得發明專利61項。
學院風貌 學院已與美國、韓國、日本、法國、英國、香港等地區的院校及科研機構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通過聯合申請重大課題、合作研究、訪問講學、主辦高級研討班、主辦或協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等方式開展交流。與英國Kent大學、韓國忠北大學和台灣元智大學等建立了院級友好合作關係;先後聘請美國工程院院士及瑞典皇家學院院士J.L. Massey教授、UC Davis大學著名教授Shu Lin、香港中文大學李碩彥教授為名譽教授,美國Michigan大學著名教授Kang G. Shin為“現代無線信息網路基礎理論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家“111”基地)大師,並聘請Toronto大學、Waterloo大學、Kent大學等多所大學和海外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為“111”基地的學術骨幹,其中,美國Florida大學終身教授方玉光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楊偉豪教授為我院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2010年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捧得Intel杯 學院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和學術競賽。在學校第二十二屆“星火杯”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競賽中捧得星火杯,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每屆有兩隊以上獲一等獎,在全國及國際大學生數模競賽中,連續多年取得較好成績。2010年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一等獎2項,並獲最高獎Intel杯。
在該校第三十三屆運動會上力拔頭籌 辦學規模 規模概況 學院共有教職員工240餘人。共有在校本科生3600餘名,碩士研究生2000餘名,博士生300餘名。
機構設定 教學單位:通信工程系、電子技術系、信息工程系、通信與信息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機構設定 研究所:信息科學研究所、信息保密研究所;
重點實驗室:綜合業務網理論與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無線通信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 此外,學院還設定有通信與信息工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合)、現代無線信息網路基礎理論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陝西省現代無線通信創新技術研發與支撐服務平台。
精品課程 省級精品課程:現代密碼學、隨機信號分析、通信網路基礎、數位訊號處理
校級精品課程: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無線通信系統、光纖通信原理
學科建設 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
有專任研究人員10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人,碩士生導師7人(含兼學科導師1人),教師中獲得博士學位人員比例為53.8%,獲得碩士學位以上人員比例為84.6%。
該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現代交通系統建模與仿真、車輛與道路智慧型檢測技術、道路交通控制理論與技術以及軌道交通專用移動通信理論與關鍵技術等。“十一五”期間科研經費達220萬元。該學科點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部級重點實驗室、通信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電子技術系及四個研究所(中心)發展和建設。儀器設備精良、工作學習條件優越、學術空氣濃厚、中國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頻繁、為人才的培養和成長提供了良好環境。
空間信息科學技術
該學科學術隊伍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導師1人,碩士導師3人。該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定位技術與套用、深空通信、測控技術、遙感圖像處理、衛星星座設計、空間信息對抗、信源編碼等。依託綜合業務網國家重點實驗室、信息科學研究所的科研環境,多個課題組長期從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主要包括衛星通信新體制、衛星網路與交換、衛星圖像壓縮、探月衛星圖像壓縮等項目的研究,取得多項科研成果。已出版教材、譯著2部,在中國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90餘篇。承擔國家重要基礎理論研究及國防科研項目或課題10餘項,科研經費達610萬元。
光通信
該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導及光子器件、光交換器件、系統和網路、光纖傳輸系統、光信號調製解調、自動交換光網路、光纖寬頻綜合業務接入、無線光通信、光微電子器件與集成等。
該學科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導師3人(含兼學科導師2人)、碩士導師6人(含兼學科導師2人),青年教師都具有博士學位。曾主持、參與了包括“97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總裝備部、總參通信部、教育部等在內的省部委項目十餘項,科研經費達450萬元。共申請、公開或授權發明專利8項。出版著作2部。在中國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共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SCI論文7篇、
EI 收錄的48篇。該學科所在學院和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眾多先進的實驗及教學設備。
信息安全
該學科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自設學科,方向研究梯隊與密碼學學科基本相同,共有專任研究人員13人,其中副教授7人。在信息安全學科招生的博士生導師2人(含跨學科和兼職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8人(含兼職導師1人)。
國家級教材《通信網的安全——理論與技術》 “十一五”期間,該學科方向承擔了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防預研項目5項,科研經費達到255萬元。發表論文被SCI檢索19篇,EI檢索95篇。出版專著著作1部。獲得省部級科技三等獎1項。
在人才培養方面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信息安全本科專業成為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信息安全專業教學團隊被批准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該學科做為密碼學國家重點學科的擴展和補充,在“十五”、“十一五”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中得到了較大的支持。依託綜合業務網理論與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十一五”期間儀器設備投資達2100萬元,擁有萬元以上儀器設備145台件。
軍事通信學
該學科為省部級重點學科,共有專任研究人員 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導師6人(含兼學科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8人(含兼學科導師4人)。主要研究方向有:
軍事通信 技術、軍事通信網路、戰術互連網、新一代通信網路、光纖寬頻通信網、網路探測和網路管理、移動通信、寬頻/高速無線通信、衛星通信、專用無線通信系統、網路與信息安全、電子商務、通信抗干擾系統、電子對抗系統、指揮自動化系統、衛星遙感系統、信息編碼與信號傳輸、語音與圖像處理及多媒體通信技術、通信信號處理、自適應信號處理、語音信號處理、圖像處理等。
該學科每年承擔國防科研項目30餘項、總科研經費 3450萬元左右。
密碼學
該學科為國家級二級重點學科,在
肖國鎮 、
王育民 、
王新梅 等老專家帶領下,形成了結構合理穩定的研究隊伍,共有專任研究人員2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導師9人(含跨學科和兼職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38人(含跨學科和兼職導師25人)。研究人員中25人具有博士學位,占86%。
“十一五”期間,該學科承擔了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防預研項目29項,科研經費達到1570萬元。發表三大索引論文350篇,被SCI檢索96篇,EI檢索320篇。出版專著著作7部。獲得省部級科技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結合密碼學研究的最新發展開設了量子資訊理論、形式化邏輯等新課程。培養出一大批在國內外密碼學界具有重要影響的人才,其中包括IDEA算法的發明人
來學嘉 教授、國家863信息安全主題專家組組長
馮登國 教授等。
該學科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九五”、“十五”、“十一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建有綜合業務網理論與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
該學科屬於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為首批國家級重點學科。有專任研究人員120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65人,博士生導師25人(含兼職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92人(含兼職導師8人)。在
劉增基 、王育民、王新梅、
吳成柯 等老專家帶領下,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通過研究團隊建設,在移動和寬頻無線通信、信息傳輸、網路與交換、多媒體通信四個主要的研究方向上,組建了多支特色鮮明的研究團隊,在科研、教學、社會服務等各個方面都為國家通信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該學科科研基地“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2007年度科技部組織的評估中獲得專家組的良好評價。“十一五”期間,該學科在國核心心期刊上共發表三大索引論文逾1100篇,國際期刊發表文章中,被SCI檢索298篇,被EI檢索685篇。期間承擔了大量國家縱向項目和研究院所大中型企業的橫向項目,總經費達到16583萬元,其中國家級縱向項目(只包括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國家973、國家重大研究計畫等)經費總額超過9200萬元。在人才培養方面,共授予博士學位229人,碩士學位2410人,為國家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中國國內通信與信息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專業設定 通信工程
本專業是陝西省首批名牌專業,以“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為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掌握通信工程類專業堅實的基礎理論、相關的專業基礎和專業知識,能從事通信理論、通信系統、通信設備以及信息系統 類的研究、設計、開發、製造、運營和管理的高素質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現代化建設人才。本專業以數理、外語和通信基本理論為基礎,主要學習的課程有: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邏輯及設計、高頻電子線路、計算機語言與程式設計、軟體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數位訊號處理、隨機信號分析、資訊理論與編碼理論基礎、信息網路理論基礎、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波傳播、微波技術與天線、無線通信系統、光通信技術、衛星通信和現代通信系統與技術等。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2003年專業網上排名在全國155所高校中位居第一。多年來為國家領導機關、科研院所、經濟建設核心部門和企事業等單位輸送了大批人才。一大批畢業生被分配到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興、華為、大唐、朗訊、貝爾等知名IT大公司從事管理、研發和技術保障。 通信工程專業畢業生進一步深造首選學科和專業為通信與信息系統。我校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是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學科,是第一批被批准的國家級重點學科,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具有一級學科授權。本學科“九五”和“十五”期間均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建有“綜合業務網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家重點學科評估當中僅次於清華排名第二。本學科經過70多年的發展和建設,已形成了特色明顯、結構完整的教學科研體系,成為我國在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承擔國家和國防重大課題研究、高新技術開發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基地。 本學科突出的研究成果有:我國第一個流星余跡通信系統、我國第一套毫米波通信設備、我國第一台共享存儲式ATM交換機等,在無線區域網路和高速寬頻數據傳輸方面也有大量國內外有影響的研究成果。主要的研究領域為通信網路理論與技術、現代無線通信、多媒體通信、信道編碼與信息傳輸等。本學科既有國內外有影響的老一輩通信專家胡征教授、樊昌信教授、郭梯雲教授、王新梅教授、劉增基 教授、省級教學名師傅豐林教授、又有一批知名的中青年專家李建東教授、寇衛東教授等。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紮實的數理和外語基礎;掌握電路、信號與系統以及模擬與數字電子電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綜合套用技能;掌握光波、無線、多媒體衛星等通信技術; 2、掌握計算機的組成及套用,初步具備軟、硬體開發能力,以及套用計算機進行系統開發、系統控制和管理的能力;掌握通信系統、通信網及通信設備的基本原理、研究和設計方法,具有對典型通信系統 及通信網路進行分析、設計、開發、調測和套用的基本能力; 3、了解通信系統和通信網建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通信技術的最新進展與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4、掌握一門外語,達到國家四級水平,並具有一定的譯、聽、說和寫作能力。
信息安全
本專業是教育部根據信息技術和信息網路的發展,在部分基礎較好的院校新開設的專業。培養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理論基礎紮實、專業口徑寬、適應性強、工程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掌握信息、信息過程、信息系統和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論,並能從事信息系統、信息、信息過程中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設計、開發、分析、套用以及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分析、套用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亦被評為陝西省名牌專業。
本專業以信息、信息過程和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為基礎,著重學習通信、編碼、信息網路與系統、信息與安全保密、信息對抗等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技術,學習在信息、信息過程和信息系統等方面進行信息安全與保密的關鍵技術的研究方法,典型設備、部件的分析、設計、研究、開發的方法和能力。本專業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路及設計、高頻電子線路、計算機語言與程式設計、軟體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數位訊號處理、隨機信號分析、資訊理論基礎、編碼理論基礎、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信息網路基礎、計算機作業系統、網路安全理論與技術 、信息安全與保密、密碼學、信息對抗技術等。
信息專業學生畢業後可以選擇密碼學和通信與信息系統為深造學科方向。我校密碼學是國務院批准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學科,是國內最早的民口密碼學博士授予點,目前全國也僅有2所地方大學擁有該專業博士授予權。本學科還建有計算機網路和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本學科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開始在密碼學領域開展研究工作,是國內最早開始相關領域研究的單位之一。有肖國鎮教授、王育民教授、王新梅教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培養了象馮登國教授(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863信息安全主題專家組組長)、來學嘉博士(IDEA加密算法的發明人)、陳克非教授(上海交大信息安全學院副院長)等一大批從事信息安全領域研究的著名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紮實的數理基礎,熟練掌握一門外語,並具有一定的譯、聽、說和初步的寫作能力; 2、掌握模擬和數字電子系統的基本理論和原理、分析方法、試驗技能與方法; 3、掌握信息、信息系統和設備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理,了解主要的測量方法、掌握信息採集、傳輸和處理的理論和技術,著重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技術,掌握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 、設計、開發和套用的基本方法; 4、具有對典型信息系統進行分析、設計的初步能力,具有在信息、信息過程和信息系統中進行信息安全分析、設計、研究、開發和套用的初步能力; 5、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原理與技術,具有運用計算機進行系統和設備分析、研究、設計、模擬的 初步能力,掌握計算機技術在信息系統和信息安全技術開發工作中的套用能力,具有初步的軟、硬體的開發能力。了解國家有關信息安全方面的政策和法規以及有關國際法律、法規; 6、了解信息安全技術領域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
本專業是適應我國現代化對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創設的新專業。我校是全國開設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專業僅有的少數幾個院校之一。近幾年承擔了衛星通信新體制、衛星網路與交換、衛星圖像壓縮、深空通信、嫦娥探月工程等項目的研究,取得多項科研成果,為我國的國防建設和國家信息化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特別是圖像壓縮系統在嫦娥探月工程中成功地完成了對月觀測圖像的壓縮任務。 培養目標:以數學物理、外語、信息基本理論為基礎,注重學習通信、信息網路與信息系統、數位技術、信息和信號處理、軟體開發技術等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技術,學習空間信息的獲取、數字表達和套用等方面的關鍵技術、研究方法、典型設備、部件的分析、設計、開發和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路與系統設計、高頻電子線路、計算機語言與程式設計、軟體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數位訊號處理、隨機信號分析、資訊理論基礎、空間信息分析理論、地理信息系統、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數字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資料庫原理與設計、算法與數據結構、虛擬現實與仿真、網 絡程式設計、數字圖像處理基礎、深空通信、衛星通信、電子測量技術、數字測圖、GPS 定位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本專業畢業生將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紮實的數理基礎,熟練掌握一門外語並具有一定的譯、聽、說和初步的寫作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一定的跨文化的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2、掌握模擬和數字電子線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實驗技能與方法; 3、掌握空間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和套用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 4、具備對空間信息獲取、傳輸、處理等關鍵技術的分析、設計、研究、開發的初步能力以及套用相關工具軟體與儀器設備的能力; 5、了解國家有關空間信息方面的政策和法規;了解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領域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6、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原理與技術,具有初步的軟、硬體的開發能力;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本專業可以選擇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和通信與信息系統為深造學科。每年免試推薦攻讀研究生的比例約為15%,其中的25%推薦到外校攻讀碩士學位。同時本專業學科也可被 推薦到相關國外高校攻讀信息領域的碩士學位。畢業生可以從事信息和通信系統、數字 化國土、數位化城市的研究設計和製造工作,也可以在政府管理部門、軍事、經濟、科 學研究部門從事系統管理工作,就業去向是國內IT企業、電信運營商及科研院所。
信息工程
本專業是陝西省首批名牌專業,培養具有基礎理論紮實,理論實際並重,專業口徑寬,適應性強,發展後勁充足,綜合素質高,掌握信息系統研究、設計、製造、套用和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以數理、外語和信息基本理論為基礎,主要學習的課程有:
電路分析基礎 、
信號與系統 、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邏輯及設計、高頻電子線路、計算機語言與程式設計、軟體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數位訊號處理、隨機信號分析、資訊理論基礎、信息網路理論基礎、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光通信技術基礎、現代通信系統與技術系列講座,編碼理論基礎,信號檢測與估值理論,通信網的安全和保密等。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紮實的數理基礎,熟練掌握一門外語,達到國家四級水平,並具有一定的譯、聽、說和初步的寫作能力; 2、掌握模擬和數字電子系統的基本理論和原理、分析方法、試驗技能與方法; 3、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方向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是應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廣泛地工作範圍。 掌握信息採集、傳輸和處理的理論和技術,具有設計、集成、套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4、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原理與技術,具有初步的軟、硬體的開發能力。了解國家有關信息產業的 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信息系統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發展動態,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本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可以從事信息和通信系統的研究設計和製造工作,也可以在軍事、經濟、科學研究和政府管理部門從事系統管理工作。就業去向主要是國內IT企業、電信運營商以及科研院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資訊理論專業方向是全國發展最早單位之一,20世紀60年代在陳太一教授的領導下, 培養出神舟5號飛船副總設計師楊宏在內的一大批人才,在國內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本專業畢業生以基礎理論系統紮實,適應範圍廣,發展後勁足為特點,很多畢業生成為了各單位的系統技術總體負責 人。本專業畢業生進一步深造學科和專業為通信與信息系統。
師資力量 師資概況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40餘人,其中教授56人,博士生導師23人,碩士生導師119人,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比例超過50%。學院有雙聘院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千人計畫”1人,長江學者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5人,陝西省“百人計畫”1人。現有在讀本科生3600餘名,碩士研究生2000餘名,博士研究生300餘名。
國家級教學名師傅豐林教授 該學院有國家級教學名師
傅豐林 ,陝西省教學名師
李建東 、陳南、李暉三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千人計畫)一名。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兩個傅豐林教授負責的通信電路與系統課程教學團隊,以及李暉教師負責的信息安全專業教學團隊。
學術梯隊 特聘教授:李建東張海林葛建華
學科帶頭人:吳成柯白寶明李暉胡予濮王育民 裴昌幸常義林易克初傅豐林
學術帶頭人:盛敏李雲松李兵兵邱智亮馬文平李贊
雙聘院士:戴浩楊士中
國家級教學名師:傅豐林
名譽教授:J.L.MasseyShuLin李碩彥
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千人計畫):沈八中
長江學者:方玉光李建東楊偉豪
國家傑青科學基金獲得者:李建東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李建東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馬文平盛敏李贊張變玲趙力強李雲松
陝西省“百人計畫”:閆崢
陝西省三五人才:李建東張海林葛建華
陝西省“三秦學者”特聘教授:盛敏
教育部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李建東
教育部優秀創新團隊:“寬頻無線通信”科研團隊 “網路與信息安全關鍵技術”科研團隊
學院現有教授46人(按拼音順序排序)
白寶明
曹麗娜
陳健
陳南
陳曉峰
陳彥輝
杜栓義
高西全
葛建華
胡紅鋼
胡予濮
闊永紅
李暉
李穎
李贊
李兵兵
李紅艷
李建東
李曉輝
李勇朝
李雲松
劉乃安
劉彥明
盧朝陽
馬文平
邱智亮
任光亮
盛敏
宋彬
孫獻璞
田斌
王軍寧
王俊平
王養利
文愛軍
肖嵩
相征
徐展琦
楊清海
楊克虎
閆錚
曾興雯
張冰
張輝
張海林
教授介紹 樊昌信 教授: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綜合業務網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信息科學研究所所長。曾兼任
中國通信學會 理事、中國電子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
IEEE )西安支分會主席、《
通信學報 》編委會委員、《電信科學》編委會委員、
信息產業部 通信科學技術委員會專家諮詢組成員、NASM’2005國際會議名譽主席,以及
北京工業大學 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兼任工信部無線電頻率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通信學會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陝西分會理事、“信息與電子學科研究生教育書系”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期刊“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Wiley InterScience出版)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
吳海洋: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高級工程師。1959年至1982年在西北電訊工程學院流星余跡研究室工作,後歷任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肖國鎮教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子學會會士、
中國密碼學會 副理事長、中國電子學會資訊理論專業專業委員會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數據安全與保密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密碼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副主任。
著名密碼學專家肖國鎮 王育民教授:曾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和密碼學學科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子學會和中國通信學會會士、中國密碼學會(籌)理事、中國電子學會資訊理論學會委員、中國自然基金研究會會員、IEEE會員、陝西電子學會副理事長。
王新梅教授:曾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子學會和中國通信學會會士、中國電子學會資訊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理論專業委員會和中國計算機學會多值邏輯與模糊邏輯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防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劉增基教授:曾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通信學會會士,長期從事數字通信系統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中國率先研製成功ATM交換機試驗原型。
吳成柯教授:曾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至2002年先後為聘為法國南錫大學南錫大學和格勒諾布爾工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日本筑波大學客座教授。
傅豐林教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教授,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第三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第一屆省級教學名師,第一屆校級教學名師。
易克初教授:曾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綜合業務網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任中國信號處理學會、高級信息網及其套用國際學術會議委員。
常義林教授:曾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省通信學會理事、西安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
裴昌幸教授:曾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陝西省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
楊家瑋 教授:曾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通信工程學院信息科學研究所所長,多年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承擔多項科研課題,獲省部級二等獎兩項,獲專利一項,發表論文十餘篇,著有三本專著,一本譯著。
李建東教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校內特聘教授、中國通信學會會士、IEEE高級會員、中國電子學會會員、第一屆和第四屆863個人通信技術專業專家組成員、總裝備部通信與導航專業專家組成員。陝西省和電子部有突出貢獻專家、教育部“青年教師獎”獲得者。
學院領導 名譽院長:於全院士
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王躍利
副院長:李勇朝(教學工作)
副院長:張衛東(行政、人事工作)
黨委副書記:張君博(學生工作)
學生素質 學院學生組織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多年來形成了一系列具備影響力的校園品牌活動,為廣大學生打造充分展示才華、展示自我的舞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
長征精神的滋養、延安精神的浸潤和追求真理、攀登不止的科學精神,是通信工程學院奮發圖強、創新進取的精神支柱,也是學院建設與發展的不竭動力。在困難中砥礪,在拼搏中成長!
傑出校友 該學院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通信與電子信息領域的急需人才,其中有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李默芳 、中電科技集團總經理王志剛,神州5號和6號飛船副總設計師
楊宏 等傑出校友。
李默芳:69屆,中國移動技術諮詢委員會主任,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著名電信技術專家,世界電信組織傑出貢獻獎(GSM獎)獲得者。
王志剛:科技部黨組副書記,主持科學技術部黨組工作。曾任中電科技集團黨組書記、總經理。
科學技術部副部長王志剛 楊宏:84屆,神舟5號、6號飛船副總設計師
肖 華:82屆,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司長
李少謙 :81屆,通信抗干擾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863專家,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
王江舟 :83屆,東南大學教授,香港大學名譽教授,長江學者,曾任美國Rockwell國際公司高級工程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後。
李紅濱 :86屆,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現代通信研究所所長,國家863 計畫總體組組長。
謝 兵: 87屆,美國TI公司中國區總裁
陳山枝:91屆,現任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黨組成員、副總裁、總工程師;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董事。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國家863計畫信息技術領域專家組成員。
成果獎勵 吳成柯教授和
李雲松 教授共同主持研製的實時圖像壓縮系統成功套用於“
嫦娥一號 ”探月工程,“寬頻無線網路WAPI安全技術”獲得了2005年國家技術發明2等獎,並列入無線區域網路國家標準。
全體人員在崗位上等待立體相機第一次開機 “十一五”年以來,學院教師共撰寫並出版教材及學術專著52部,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二、三等獎及優秀教材獎多部。12本教材入選“十一五”規劃教材,“十一五”期間,該學院教師共發表論文3800餘篇,其中被SCI、EI、
ISTP 三大檢索收錄2100餘篇,先後有25項科技成果在獲省部級獎勵,獲得發明專利61項。在無線自組織網路及安全技術、高效圖像壓縮及高速信息傳輸技術、流星余跡通信、衛星抗干擾通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標誌性成果,“十一五”期間學院共承擔國家縱向研究(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863計畫、國防裝備預研、國防裝備型號)項目540餘項,橫向研究開發項目520餘項,五年內累計科研經費近2.5億元。在寬頻無線通信、密碼理論與技術、網路信息安全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標誌性成果。
通信工程學院2006-2010年獲獎概況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等級 獲獎人員 獲獎時間 高速信息網路的高速無線接入技術研究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
李建東等
2006年
密碼算法與安全協定的設計與分析
中國通信學會獎
一等
胡予濮、馬建峰、李暉、高軍濤、董麗華、王保倉、權益寧、陳杰、沈玉龍
2007年
異構無線網路安全技術與套用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
馬建峰、鄭志彬、吳昊、黃迎新、李暉、沈玉龍、裴慶祺、楊力、楊超、李興華、馬卓
2009年
FDMA/CWTDW衛星通信體制及其抗干擾通信系統
國防科學技術獎
三等
易克初、田紅心、田斌、王永超
2009年
高效圖像壓縮技術及其在航天航空中的套用
國防科學技術獎
二等
李雲松、譚賢紅、劉凱、鄭小松、肖嵩、李立、吳成柯、張建華、王珂儼、蒙紅英
2010年
認知無線電技術研究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一等
李建東、劉勤、楊家瑋、李維英、趙林靖、王小軍、黃鵬宇、王陳春、李紅艷
2010年
《串列級聯空時碼的研究與設計》
2007年度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李穎
2007年
《OFDM傳輸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2008年度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任光亮
2008年
專利、著作及三大檢索情況
專利
著作
SCI
EI
ISTP
檢索論文合計
2006
5
7
53
169
61
283
2007
7
15
60
228
42
330
2008
12
12
71
200
53
324
2009
17
8
114
436
83
633
2010
20
10
121
418
62
601
發展前景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樹立了教學科研並重共同發展,以國家、國防建設需求為牽引、為國家輸出一流的通信合格人才為最終目的,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高水平的研究型學院為目標的指導思想。使通信工程學院成為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最具知名度、最受學生歡迎的學院之一。多年來,學院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不懈奮鬥,努力向國際一流的研究型學院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