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話劇院

西安話劇院

西安話劇院。成立於1953年4月。原系西北藝術學院和西北局黨校文工室合併成立的西北人民話劇團。1954年改名西安人民話劇團,1960年改名為西安話劇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話劇院
  • 外文名:Xi'an Theatre
  • 時間:1953年4月
  • 地點:中國西安
歷史由來,主要作品,地理位置,

歷史由來

先後任團、院領導的右魚訊、鄭中和、萬一、龍天雨、黃悌、劉法魯、張克瑤等。劇院創建之初,在編人員120人,其機構和編制經過不斷調整充實,逐漸完善。1956年建立了劇組制,成立了藝委會,分兩個演出隊演出,1957年縮編隊伍,次年將演出二隊支援西安電影製片廠

主要作品

該院一貫重視劇目建設,近40年間,演出中外古今不同題材的劇目180多個。創作、改編的優秀劇目有:《如兄如弟》、《巴山紅浪》、《臥虎鎮》、《山花爛漫》、《車站新風》、《紅岩》、《在和平的日子裡》、《海島女民兵》、《將軍巷一號》、《延水長》、《西安事變》、《巍巍崑崙》、《彭德懷》、《三十六任隊長》、《秀才遇見兵》、《小長安》、《毛澤東的故事》、《人牛》等五六十個。1956年,以《如兄如弟》參加全國第一屆戲劇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出二等獎;同年,以《幸福》參加陝西省第一屆戲曲觀摩大會,獲演出一等獎;1960年,以《巴山紅浪》參加陝西省話劇觀摩演出,獲演出一等獎;1965年,以《車站新風》參加西北地區話劇歌劇現代劇匯演,被評為優秀劇目;1972年和1974年《延水長》參加西安市和陝西省戲劇調演,均被評為優秀劇目。1979年《西安事變》參加全國慶祝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獲創作二等獎、演出一等獎;1990年《毛澤東的故事》在塑造領袖人物方面又有新的突破(次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該院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培養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藝術人才,編劇有黃悌、楊克忍、曹天富、張寶林;導演有萬一、韓又新、葛瑞五;舞美有尤寶誠、閻長宏、高非等,演員有劉法魯、張克瑤、曹景陽、趙克明、鄒文林、馬琨、李越、張痴、楊惠珍、朱道嫻、何曙霞、左瑜、溫熙雲、郝敏、馬驥、馬載鈞、李萬年等。先後開辦了五期演員訓練班,培養出100多名演員,優秀者有:錢文榮、胡天相、溫謙、嚴彬、徐正運、張志民等。
隨著小品藝術的興起,劇院還創作了不少小品節目。1986年創作的《產房門前》、1987年創作的《換大米》,參加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受到普遍歡迎。小品演員郭達走紅全國。該院還有一些劇目被拍成電影、電視上映。在藝術交流方面,該院也做出了貢獻,除了國內兄弟劇團的交流之外,還出訪美國、民主德國、日本、蘇聯及西歐諸國,同時也接待過國外許多文化人士代表團。
1994年,該院創作的以塑造老一輩革命領袖形象為題材的大型話劇《艱難時事》參加第四屆中國藝術節大獲好評。1997年創作大型話劇《軒轅黃帝》獲陝西省“七個一”工程獎。2001年創作演出反腐題材話劇《命斷贛江》在演藝界引起極大轟動,該劇在全國十餘個省市巡迴,連演160餘場,場場滿座,觀眾反響強烈,2002年獲陝西省第三屆藝術節劇目獎。2003年又創作排演了大型紀實話劇《風雨彩虹》,受到戲劇界專家好評。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