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的歷史困境

西學的歷史困境

《西學的歷史困境》是2005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西學的歷史困境
  • ISBN:9787563353330
  • 頁數:320頁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7月1日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書中的論述圍繞的核心問題是“西學東漸”後人類學在中國的命運,內容涉及人類學國別與一致性之間的辯證關係,中國人類學的“國家化”,及中國人類歷史遺產的“反思性繼承”。作者認為,與海外人類學一樣,中國人類學有值得自己珍惜的學術遺產。中國人類學的前輩對民族與國家之間的複雜關係,對鄉土社會,對不同民族的社會形態及其歷史等問題,提出過獨到的見解;新的人類學研究若無法與前人的論述聯繫起來,便無法走出一條人類學的“中國之路”,而只能以各種名義(包括“與國際接軌”)使學科處於不斷自我貶低以至毀壞的狀態中。然而,學術上的遺產繼承,卻又必須具有反思性的內涵。為此,作者在論述中反思了若干對中國社會科學產生重大影響的概念。作為第七章出現的“作為世界圖式的‘天下’”一文,既反映了作者對中國人類學學科史的雙重評論,又提出一項克服內在矛盾的初步方案。
本書是關於中國人類學發展的文章的結集。全書分為七章,第一章涉及的主要是學科背景,講述的基本上是處理人類學國別性與一致性的“他山之石”。第二章是作者在閱讀他人所著的中國人類學史基礎上,試圖從自己的角度探討中國人類學存在的首要問題,學科的國家化。第三章到第七章,關注的要點雖然不同,但它們都共同關注中國人類學歷史遺產問題,從20世紀初民族與國家關係的探索,到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田野人類學的興起,從摩爾根理論及其“中國化”,再到20世紀末期“鄉土中國人類學”的問題,不同的篇章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敘述對相互關聯的歷史過程的反思。
全書有一個貫穿始終的論點,即與海外人類學一樣,中國人類學有值得自己珍惜的歷史遺產。新的人類學研究若無法與前人的論述聯繫起來,便無以走出一條人類學的“中國之路”。在很大的程度上,書中各篇著述可以說正是為了有反思地繼承中國人類學的歷史遺產而寫的。

目錄

引言
一 在中國,看西歐:人類學的國別傳統
本土與域外
大學與學科
時間與他者
學科與傳統
“文明”與文化”
一致與差異
二 學科國家化——反思中國人類學
西方人類學的現代主義
人類學與“中國啟蒙”
人類學的“中國化”
“冷戰”與人類學的進一步國家化
國家與學科
三 民族與國家——從吳文藻的早期論述出發
民族問題
吳文藻的早期論述
民族與國家:問題意識
“民族”:西方思想譜系
文化的民族,政治的國家
中國的道路
多元與一體
兩個種類的文化
四 反思與繼承——重訪西南聯大時期人類學調查地點
從跟蹤調查到再研究
祿村:土地與儀式
喜洲:地域崇拜及其複合結構
那目寨:交換與“來世的福”
“人文區位學”再思考
五 再讀摩爾根《古代社會》:兼論其“中國化”
美國人摩爾根
人類學著述
歐洲人與“原始人”
文明的階段化
《古代社會》:批判與教條化
“中國化”的摩爾根
六 居與游:僑鄉研究對“鄉土中國”人類學的挑戰
“居”的地方性與中心性
“耕讀”傳統基礎上的“僑鄉”
“雙邊共同體”中的游離與回歸
“居”與“游”關係結構中的“文化中國”
七 作為世界圖式的“天下”
問題與理論
上古的“天下”
集權帝國與“朝聖”
民族志的“天下雄心”
歷史中的文化
為知識尋找世界觀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