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儀象

公元1267年,天文學家扎馬魯丁沿著古代絲綢之路,也就是元代東西方交通大道,來到了上都開平府,受到忽必烈的召見,忽必烈稱其為“回回星學者”。扎馬魯丁先後製造了多環儀、方位儀、斜緯儀、天球儀、地球儀、觀象儀等7件“西域儀象”(即阿拉伯天文儀器)。這些天文儀器的波斯語名稱及用途,都詳細記載在《元史•天文志》中。1271年,元朝在上都設回回司天台,後來稱北司天台,任命扎馬魯丁為提點(相當於今天的國家天文台台長)。七件“西域儀象”均安置在這裡,用來觀察天象。

歷史貢獻,西域儀象,西域儀象介紹,天文志中的詳述,主要特點,

歷史貢獻

萬年曆》是阿拉伯系統的天文曆法,比郭守敬在1289年創製的《授時曆》還早13年。扎馬魯丁多才多藝,學識淵博,不僅精通天文曆法,而且還是一位傑出的地理學家。1285年元朝政府命尚書監修的全國地理志,就是由扎馬魯丁具體負責的。他從各地調來一批地理學家,經過18年的努力,完成了洋洋600冊計1300卷的《大元一統志》,並繪製了全國的彩色大地圖。

西域儀象

西域儀象介紹

世祖至元四年,扎馬魯丁造西域儀象
咱禿哈剌吉,言混天儀也。其制以銅為之,平設單環,刻周天度,畫十二辰位,以準地面。側立雙環而結於平環之子午,半入地下,以分天度。內第二雙環,亦刻周天度,而參差相交,以結於側雙環,去地平三十六度以為南北極,可以旋轉,以象天運為日行之道。內第三、第四環,皆結於第二環,又去南北極二十四度,亦可以運轉。凡可運三環,各對綴銅方釘,皆有竅以代衡簫之仰窺焉。
天文儀器的創製札馬魯丁一生中有三項業績值得詳細研究造七件西域儀象、編制《萬年曆》、編修《大元大一統志》。

天文志中的詳述

造七件儀象在《元史·天文志》有具體的介紹。此事曾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興趣。今據迄今所見有關研究新成果敘述如下②一、咱禿哈剌吉《元史》漢譯為混天儀。根據有關描述知道,這架儀器有一個地平環,一個垂直於地平環的子午雙環,雙環的中線即相當於觀測地的子午線。這兩組環互相固結不動。在子午雙環之內還有一對較小的雙環,它們的中線則相當於天球上的赤經圈,可以繞著天球的南北極作東西方向的轉動。

主要特點

咱禿朔八台,漢言測驗周天星曜之器也。外周圓牆,而東面啟門,中有小台,立銅表高七尺五寸,上設機軸,懸銅尺,長五尺五寸,復加窺測之簫二,其長如之,下置橫尺,刻度數其上,以準掛尺。下本開圖之遠近,可以左右轉而周窺,可以高低舉而遍測。
魯哈麻亦渺凹只,漢言春秋分晷影堂。為屋二間,脊開東西橫罅,以斜通日晷。中有台,隨晷影南高北下,上仰置銅半環,刻天度一百八十,以準地上之半天,斜倚銳者銅尺,長六尺,闊一寸六分,上結半環之中,下加半環之上,可以往來窺運,側望漏屋晷影,驗度數,以定春秋二分。
魯哈麻亦木思塔余,漢言冬夏至晷影堂也。為屋五間,屋下為坎,深二丈二尺,脊開南北一罅,以直通日晷。隨罅立壁,附壁懸銅尺,長一丈六寸。壁仰畫天度半規,其尺亦可往來規運,直望漏屋晷影,以定冬夏二至。
苦來亦撒麻,漢言渾天圖也。其制以銅為丸,斜刻日道交環度數於其腹,刻二十八宿形於其上。外平置銅單環,刻周天度數,列於十二辰位以準地。而側立單環二,一結於平環之子午,以銅丁象南北極,一結於平環之卯酉,皆刻天度。即渾天儀而不可運轉窺測者也。
苦來亦阿兒子,漢言地理志也。其制以木為圓球,七分為水,其色綠,三分為土地,其色白。畫江河湖海,脈絡貫串於其中。畫作小方井,以計幅圓之廣袤、道里之遠近。
兀速都兒剌不,定漢言,晝夜時刻之器。其制以銅如圓鏡而可掛,面刻十二辰位、晝夜時刻,上加銅條綴其中,可以圓轉。銅條兩端,各屈其首為二竅以對望,晝則視日影,夜則窺星辰,以定時刻,以測休咎。背嵌鏡片,三面刻其圖凡七,以辨東西南北日影長短之不同、星辰向背之有異,故各異其圖,以畫天地之變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