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板

西城板源於北京的清音子弟書,清末流行於天津。子弟書大約產生於乾隆年間,有“東韻”、“西韻”之分,西城調尤緩而低,一韻縈紆良久。由於至今東韻、西韻均無音響資料,故不知其曲調。但其中的西韻經過著名曲藝藝人石玉昆的改造,保存在今日的單弦中,尚能窺其大致風貌,東韻則難以知曉。

石玉昆,字振之,天津人,長期在北京從藝。經他改革後的西韻稱為“石韻”或“石派書”。清末傳入天津,經天津藝人的改造使其天津化,其吐字發音完全是天津話,不論說與唱都極富鄉土氣息,成為具有天津特色的曲種。著名演員有郝黃毛(郝慶山)、沈華庭等。由於最初流行於西城根一帶,故名“西城板”。
西城板唱腔慷慨悲壯激昂,唱法和曲調接近語言,內容較鮮明地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感情,因此深受津沽民眾喜愛。當年在茶樓演出時,常座無虛席。民國初年,天津城北門臉有寶和軒茶社和海銳茶社,是專演西城板的地方。20世紀40年代西城板已經開始衰落,但建國後仍有沈華亭、吳靜山及李永泉等在書場以唱西城板形式說書。“文革”後雖然還有高小川、劉小江等教唱傳播,但流傳不廣,現在這個曲種已基本無人會唱,近於失傳,殊為可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