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街道(西南街街道(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下轄街道))

西南街道(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下轄街道)

西南街街道(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下轄街道)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南街道,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地處榆次城區南部,東與新華街街道相連,南與郭家堡鄉接壤,西與路西街道相鄰,北與北關街道交界,轄區總面積5.6平方千米,2011年,總人口43213人。

1956年,設立西南街道辦事處,屬榆次市。1960年,街道改公社,屬城鎮公社。1984年,撤銷城鎮公社,成立西南街街道。2000年1月,屬榆次區。截至2020年6月,西南街道下轄6個社區。

2011年末,西南街道有商業網點818個,職工156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南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
  • 地理位置:榆次城區南部
  • 面積:5.6 km
  • 下轄地區:6個社區
  • 政府駐地:錦綸路17號
  • 電話區號:0354
  • 郵政區碼:030600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車牌代碼:晉K
  • 人口:43213人(2011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歷史文化,地名由來,特色小吃,

歷史沿革

1956年,設立西南街道辦事處,屬榆次市。轄8個居民委員會。
1958年,屬榆次市。
1960年,街道改公社,屬城鎮公社。
1984年,撤銷城鎮公社,成立西南街街道,屬榆次市,轄任家巷、南寺街、閣東街、閣西街、西門街、大乘寺街、東大街、東門街、富戶街9個居民委員會,屬榆次市。
2000年1月,屬榆次區。
2002年10月,居民委員會改社區居民委員會,轄俞家街、新集街、清虛閣、龍王廟、城隍廟、花園共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4年,清虛閣社區更名思鳳社區。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西南街道轄俞家街、新集街、城隍廟、龍王廟、花園、思鳳6個社區。
截至2020年6月,西南街道下轄6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錦綸路17號。
140702004001
111
龍王廟社區
140702004002
111
花園社區
140702004003
111
城隍廟社區
140702004004
111
思鳳社區
140702004005
111
新集街社區
140702004006
111
俞家街社區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西南街道地處榆次城區南部,東與新華街街道相連,南與郭家堡鄉接壤,西與路西街道相鄰,北與北關街道交界,轄區總面積5.6平方千米。
西南街道

人口

2010年,西南街道總人口23173人。
2011年末,西南街道轄區總人口43213人,均為城鎮常住人口。流動人口2965人;總人口中,男性21309人,占49.31%;女性21904人,占50.69%;14歲以下8504人,占19.68%;15~64歲31709人,占73.38%;65歲以上3000人,占6.9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2954人,占99.4%;有蒙古、回、維吾爾、滿、傣、東鄉、伝佬7個少數民族,共259人,占0.6%。2011年,人口出生率11.96‰,人口死亡率4.03‰,人口自然增長率7.93‰。

經濟

2011年末,西南街道有商業網點818個,職工1560人。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西南街道有幼稚園6所,在園幼兒1538人,專任教師185人;國小2所,在校生2597人,專任教師13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1380人,專任教師106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均達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8%。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西南街道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6個。
2011年末,西南街道100%的農村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5%。
2011年末,西南街道有中央、省、市等100多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2234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西南街道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7張。專業衛生人員4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5970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西南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50戶,人數980人,支出228.6萬元,比上年增長6%,月人均199.4元,比上年增長18%;城市醫療救助40人次,共支出7.39萬元,比上年增長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56萬元。

交通

西南街道交通便利,境內有錦綸路、小井巷、府興路等道路過境。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西南街道因轄區地處榆次城區西南而得名。

特色小吃

  • 榆次灌腸
榆次灌腸一種歷史悠久的雜糧麵食。分紅、白兩種。紅灌腸用蕎麥麵與鮮豬血和面製成,白灌腸僅以蕎麥麵為主料製成。榆次歷史上以民國初期大乘寺街范慶林的灌腸最為有名。他製作的灌腸,每片先成團而後放開,不變不裂,故有“范一品”之美稱。其形狀與燒餅相似,中間稍厚,四周略薄。灌腸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相比之下,春、夏、秋三季冷食為上,隆冬季節熱炒最佳。
  • 砂子餅
砂子餅亦名疤餅。這種疤餅,直徑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餅既薄而且脆,餅臉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餅”之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