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教學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

為充分發揮實驗室的資源優勢,促進實驗教學改革,逐步形成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機制,規範有序地做好教學實驗室的開放工作,西南大學發布了《西南大學教學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南大學教學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
  • 原則和意義:培養本科學生創新精神
  • 條件和形式:時間的業餘性
  • 組織與實施:設計開放實驗項目
檔案全文
西南大學教學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試行)
西校〔2005〕190號
為充分發揮實驗室的資源優勢,促進實驗教學改革,逐步形成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機制,規範有序地做好教學實驗室的開放工作,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教學實驗室開放的原則和意義
1.實驗室是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本科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對學生開放、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條件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2.實行實驗室開放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實驗室資源,充分發揮實驗室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為學生提供自主發展和實踐鍛鍊的空間,是提高儀器設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3.實驗室開放工作應貫徹“面向全校、因材施教、形式多樣、講究實效”的原則,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教學實驗室開放的條件和形式
1.本規定所指的實驗室開放,是指學校正式建制的各類教學實驗室,在完成正常教學、科研任務的前提下,利用現有師資、儀器設備、環境條件等資源對本校本科學生的開放。實驗室開放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時間的業餘性:開放對學生應是業餘的、課外的。把課內的實驗內容移到業餘時間去作,不列入實驗室開放範圍。
(2)內容的課外性:開放實驗項目的內容必須屬教學計畫外,是對教學計畫內必做實驗的延續和提高,或是對全校學生的科普知識訓練和能力培養。
2.實驗室開放的具體形式分為自選實驗項目型、學生參與科研型、學生科技活動型等,採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實驗教學模式。
(1)自選實驗項目型開放實驗:實驗室擬定開放實驗項目,此類開放項目包括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具有一定科普性、創新性實驗項目和針對本學院或本專業學生開設的教學計畫以外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項目經學校審核後網上發布供學生選擇。學生在實驗中必須獨立完成項目的方案設計、實驗裝置安裝與調試,完成實驗並撰寫實驗報告。
(2)學生參與科研型開放實驗。主要是面向本專業高年級本科學生。實驗室定期發布科研項目中開放研究項目,吸收部分優秀學生早期進入實驗室參與教師的科學研究活動。
(3)學生科技活動型開放實驗:學生自行擬定科技活動課題,結合實驗室的條件,聯繫相應的指導教師開展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等實驗活動。
教學實驗室開放的組織與實施
1.實驗室開放工作在分管教學副校長的領導下,由教務處協調組織實施。學院教學或實驗室工作分管院長直接領導本學院的實驗室開放工作,院實驗室(中心)主任負責本學院實驗室開放的具體實施。各學院要積極採取措施鼓勵實驗室進行多種形式的開放活動,充分發揮學院實驗室管理的作用。
2.實驗室開放項目的申報每學期進行一次,一般在每年5月底和11月底進行。每個實驗室都應根據自身條件設計一定數量的、切實可行的、具有創新意義的開放實驗項目,並填寫《西南大學實驗室開放項目申請表》,由各學院組織專家對申報的開放項目進行審查。審查通過的開放實驗項目報教務處審批,於開學後兩周內向學生公布。
3.各開放實驗室應根據學生人數的多少和實驗內容做好實驗的準備工作,並配備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在研究過程中,指導教師應對實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要有預案、論證,並向學生提出防範;
4.開放實驗室應及時做好總結和交流工作,每年9月份將上一學年內開展開放實驗的情況按規定格式寫出書面總結,交學院存檔,並報教務處實驗實習科備案。
5.教務處將定期對實驗室開放情況進行考核,並作為下次審批實驗室開放基金的重要依據。
實驗指導教師職責
1.實驗技術和儀器設備的自行開發、研究、製造是開放實驗室的重要任務之一。指導教師要積極參與研究新型實驗技術和開放儀器設備,做到少花錢多辦事,提高開放實驗教學質量和技術水平。
2.指導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在實驗項目設計上的指導,要鼓勵學生參加開放實驗項目。
3.實驗前教師要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對於沒有預習的不允許做實驗。
4.實驗時指導教師應巡視、檢查學生的操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於學生實驗中出現的“意外”現象,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
5.在實驗過程中,指導教師應注意加強對學生實驗素質和技能、創造性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的培養;要做好安全和開放情況的記錄。
6.實驗結束後,實驗指導教師必須要求學生整理儀器設備,搞好清潔衛生,同時檢查儀器、工具等完好,如發現有損壞等,應填寫《儀器損壞、維修和丟失記錄本》,報主管部門處理。
7.指導教師負責批改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審閱實驗論文,結合學生實驗情況評定開放實驗成績。學期結束前報學院,學院匯總後報教務處備案。
8.對於學生自擬或設計的實驗,指導教師要積極支持,同時要注意安全,避免發生事故。
學生參加開放實驗的程式和要求
1.每學期末關注“西南大學實驗教學網”上公布的下一學期將開設的開放實驗項目,了解開放項目內容。開學後兩周根據網上公布的各開放項目的時間、地點,結合自身情況對感興趣的項目進行網上報名。
2.學生要求自帶實驗項目的,可向實驗室直接提出申請,設計好具體的實驗方案,經實驗室同意,學院批准後,報教務處備案。
3.被錄取參加開放實驗的同學,必須按規定的時間、地點,按時參加實驗。凡無故不參加開放實驗次數超過2此者,將取消參加開放實驗資格。
4.學生進入開放實驗室前,應閱讀與實驗內容有關的文獻資料,準備好實驗實施方案,做好有關實驗準備工作。
5.學生進入開放實驗室,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的各項規章制度。損壞儀器設備的須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6.學生在實驗項目完成後,應向實驗室提交實驗報告、論文或實物等實驗結果。
鼓勵與獎勵辦法
1.開放實驗納入學生實驗教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參加實驗室開放活動。學生參加開放實驗的成績經考核及格後取得學分,作為實踐性課程學分,跨學院參加開放實驗取得的學分也可代替公共選修課的學分。一般20學時折合1學分,累計不超過3分。
2.鼓勵和支持實驗技術人員和教師積極開展開放實驗工作。要求實驗技術人員和教師每年都有開放實驗的項目供學生選擇,並作為考核(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
3.學校設立實驗室開放專項基金,用於補貼學生參加開放實驗所需材料消耗(需專家審定)和指導教師(含輔助人員)實驗津貼費等,不列支其他費用。各學院根據開放項目申報情況於每學期末對下一學期工作量進行核定,報教務處審定,並由教務處將開放實驗室工作量按公共課教學量的管理方式核算到有關學院。
4.鼓勵和支持開放實驗產生創新性成果。通過學生開放實驗取得成績的項目,可以申報各種評獎和參加比賽。
5.各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應帶頭開展形式多樣的開放實驗,積極推進實驗室的全面開放。
附則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