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環境
電氣工程學院的前身為始建於1979年的
西北民族學院數理化系,1993年獨立建系成立物理系,2002年成立物理工程技術學院,2004年更名為電氣工程學院。學院現設有物理學(藏漢雙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和物聯網工程六個本科專業。擁有課程與教學論(物理教學論)、計算機系統結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
學院現有教職工88人,其中:專任教師75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教師中具博士學位的教職工12人,碩士學位的教職工62人,1人獲甘肅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人獲“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現有在校本科生2154人。
來,學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科技部軟科學項目1項,教育部“春暉計畫”項目2項,甘肅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國家民委重點科研項目2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獲得專利16項,出版教材10餘部,在國際刊物上發表SCI、EI論文多篇。
學院現有6個教研室及相關配套多個實驗室,其中電子材料實驗室系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電氣電信實驗中心被評為甘肅省實驗示範教學中心,通信工程實驗中心被評為校級試驗示範教學中心。
學院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突出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院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Robcup”機器人大賽、全國信息技術大賽、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大賽、大學生“創新杯”計算機套用能力大賽、計算機仿真大賽、“Robcup”機器人大賽、未來夥伴杯機器人大賽等賽事中獲獎數在甘肅高校中處於領先位置。
學院歷史
西北民族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前身是數理化系1993年獨立建系成立了物理系,2002年6月更名為電氣工程學院,成立以來,以服務於少數民族為宗旨,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立足西部,突出特色,力爭前沿,積極創新,經過10餘年的艱苦奮鬥,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了大批實用人才。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88人,其中:專任教師75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教師中具博士學位的教職工12人,碩士學位的教職工62人,1人獲甘肅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人獲“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
學科建設
(民考民·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物理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學習研究能力強、專業基礎寬厚,擁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完善的知識結構和優秀的心理素質,掌握現代教育基本理論與技能,能適應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藏漢雙語物理教師、教學研究人員以及能在物理學及相關領域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電工學、數字電路、模擬電路、理論力學、數學物理方法、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藏漢科技翻譯、固體物理、中學物理教育法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從事電氣控制系統運行、設計、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從事電氣自動化工程、計算機控制系統、繼電保護、電網監控、輸配電工程、高電壓及信息技術、電氣傳動控制系統以及電力自動化系統運行設計、科學研究、教學與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電路、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機與拖動、電力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理論、電力工程、電力系統分析、計算機語言、微機接口與網路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素質、道德修養和創新能力,具有紮實的數學、物理、外語基礎,掌握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及安全的基本技能,並能在IT、企事業單位及其管理部門從事研究、設計、製造、套用、開發和管理的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電路分析、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單片機原理及其套用、通信原理、計算機網路、數位訊號處理、資訊理論與編碼、高頻電路、EDA技術及套用、嵌入式系統、數字圖像處理、密碼學、微型計算機原理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計算機套用能力和信號處理能力,掌握計算機網路、衛星通信和移動通信等現代通信技術,能在通信領域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套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電子電路、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計算機作業系統、接口技術、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程控交換技術、數位訊號處理、多媒體通信、數據通信、移動通信、通信網、光纖通信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套用能力,掌握自動化領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一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從事有關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檢測與自動化儀表等領域的工程設計、分析、技術開發、系統運行管理與維護以及科學研究和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檢測與轉換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單片機原理及套用、電機及拖動、過程控制、運動控制、計算機控制技術、智慧型儀表、計算機語言、電力電子技術、運動控制、過程控制、數位訊號處理及其開發技術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和套用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能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能在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路協定和標準、無線感測器、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物聯網概論、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工程電磁場、通信原理、計算機網路、現代通信網、感測器原理、嵌入式系統設計、無線通信原理、無線感測器網路、近距無線傳輸技術、二維條碼技術、數據採集與處理、物聯網安全技術、物聯網組網技術等。
學生活動
(一)3月份,組織學生參加學校跳繩比賽。
(二)4月份,組織學生參加學校辯論賽;組織學生參加"金城"演講比賽。
(三)5月份,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班級單位CBCA籃球賽。
(四)6月份,組織學生參加桌球比賽;組織學生參加法律系主辦誠信徵文大賽。
(五)9月份,舉辦Visual Foxpro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講座。
(六)10月份,舉辦電氣工程學院"攜手共進 共創輝煌"迎新暨民族團結月文藝晚會;舉辦電氣工程學院迎新籃球賽;組織學生參加新生廣播操比賽。
(七)11月份,舉辦第十個民族團結月"民族知識競賽";舉辦"中外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比較研究"講座;舉辦電氣工程學院迎新杯"七人制"足球賽。
(八)12月份,舉辦電子信息工程講座。
學生活動獲獎情況
1.獲得校桌球比賽"團體冠軍"獎;
2.全國電子設計大賽中,有三個組9名學生獲得三等獎,有一組3名同學獲得二等獎;
3.獲得赴康樂縣社會實踐小分隊2005年暑期"三下鄉"優秀團隊;
4.2003級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王飛獲暑期"三下鄉"省級先進個人;2002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梁虎、2004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郭承霖獲得暑期"三下鄉"優秀隊員;
5.團總支一人獲得"第十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月"先進個人;
6.獲得西北民族大學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優秀組織單位";
7.獲得西北民族大學(校本部)2005級新生第八套廣播操比賽"第一名";
8.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02級4#樓303宿舍、物理學專業04級4#樓209宿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03級1#430宿舍被評為2005年度"文明宿舍"。
9.團總支有一人獲得"同舟共濟,共建新民大"演講比賽"二等獎";學生會成員張月玥、李婭分別獲得"三等獎"。
電氣工程碩士
西北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近十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本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計算機套用技術於2002年開始研究生招生,為國家民委重點學科,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0年獲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二級學科計算機系統結構下的兩個方向——網路與數據通信和計算機控制技術於2011年開始研究生招生。
計算機控制技術以控制理論、計算機技術、網路通信技術、測量技術、信號處理技術為基礎,重點研究計算機控制方法以及計算機控制的套用。該方向涉及系統模型建立、利用控制理論和計算機技術對系統進行分析設計,信號檢測與處理,控制算法設計與性能分析,以及控制算法的計算機仿真和實現。主要研究包括系統辨識、模式識別、計算機控制技術、可程式控制技術、單片機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套用,控制理論與算法,現場匯流排技術以及嵌入式系統分析設計等方面的理論和實現,從而實現生產技術的精密化、生產設備的信息化、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及機電控制系統的最佳化。
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堅實的控制技術基礎理論和和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了解國內外該學科發展的前沿和動態,能夠熟練利用計算機解決本學科的有關問題,具備獨立從事計算機控制系統設計分析的能力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具有專門知識的高級研究人才和技術人員。
本方向課程包括必修課(公共學位課和專業學位課)和選修課兩類。課程總學分不少於31學分,其中公共學位課2門,8學分;專業學位課4門,每門3學分,共12學分;選修課3門,共8學分;學術講座1學分,實踐環節2學分。在所開設課程中,學位課採用考試方式進行考核,選修課採用課程論文等考查方式考核。
公共學位課
(8學分):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2學分自然辯證法概論2學分第一外國語4學分
專業學位課
(12學分):
算法設計與分析3學分高級資料庫技術3學分高級軟體工程3學分
矩陣理論2學分隨機過程2學分線性系統理論3學分
公共選修課
(4學分)(選兩門):
套用英語、計算機(計算機一級、計算機二級)、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最最佳化方法、控制系統建模與仿真
專業選修課
(6學分)(選三門):
嵌入式系統原理與套用、DSP及其開發技術、模式識別原理、信號檢測理論與技術、
系統辨識、計算機控制技術、自適應控制、智慧型控制、嵌入式系統開發與設計、
最優控制理論與套用、非線性控制系統導論、最優估計、現場匯流排技術
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視覺、過程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工業過程建模與最佳化。
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學科概況
管理科學與工程是綜合運用系統科學、管理科學、數學、經濟和行為科學及工程方法,結合信息技術研究解決社會、經濟、工程等方面的管理問題的一門學科。這一學科是我國管理學門類中按一級學科招生的學科,覆蓋面廣,包含了資源最佳化管理、公共工程組織與管理、不確定性決策研究和項目管理等眾多研究領域,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下設管理信息系統、工程管理、項目管理、管理科學、工業工程、物流供應鏈管理、物流工程等研究方向。
二、培養目標
(一)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和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重要思想,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嚴謹的科研作風,有敬業、合作、創新和奉獻精神,能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二)本學科是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側重於研究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社會等發展相適應的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術,本學科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應具有紮實系統的管理理論基礎,合理的管理技術知識。能正確地套用
系統分析方法並結合相應的工程技術方法解決管理方面的有關理論與實際問題。學生在完成三年的課程學習後,要求能創造性地研究和解決與本學科有關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具有獨立的承擔和組織管理、教學、科研工作的能力,熟練掌握至少一門外語。根據社會需求和個人志願可從事企業或政府事業單位的
信息管理與決策支持工作、也可從事製造企業運作及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等工作,同時也可以在管理科學與工程方向進一步深造。
(三)身心健康。
三、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
四、實踐環節和科研能力
研究生在學期間均須進行實踐鍛鍊。實踐環節可通過教學實踐、科研實踐、社會工作實踐、學術性田野調查及學術性社會調查等形式完成。
(一)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在導師指導下開展科研工作,並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1、要求研究生參加導師的在研科研項目,或在導師指導下自選題目進行相關研究工作,在畢業時應有該項目的正式成果或階段成果(以署名為準)。
2、參加學術會議。應提交學術論文或參會代表的依據如邀請函、會議代表名單等。
3、研究生應積極申報包括學校研究生創新項目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4、參加校級以上各種學術評獎並獲獎。
(二)研究生畢業前必須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包括省級以上報紙的理論、學術版)上發表學術論文不少於1篇(第一署名且作者單位為西北民族大學),具體要求見《西北民族大學研究生學習期間發表學術論文暫行規定》。
科研成果
2005年申報國家科技部項目1項: 《高技術創新群體形成與發展的動力機制研究》;教育部科研項目1項:《網際網路上的信息隱藏與軟體》。甘肅省科技攻關項目《敦煌壁畫數字不顯示技術研究與數字著作權保護》獲甘肅省科技廳立項,同時獲立項經費10萬元。以上科研項目已取得部分階段性研究成果,申報其他項目3項。2005年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出版專著、譯著和參編教材3人次2部。
機構設定
行政機構
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張久獻
黨委副書記:先巴東知
副院長:張國恆
副院長:周志文
副院長:白仲明
副院長:俞布仁
團委副書記:王濤
輔導員:郝潔
輔導員:肖雯娟
輔導員:伍亞萍
教學機構
教研室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研室
物理教研室
電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自動化教研室
通信工程教研室
非常設機構
發展目標
西北民族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今後的發展目標仍以為少數民族地區服務為宗旨,發揮學科優勢,突出特色,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提升辦學層次,解放思想,振奮精神,團結一致,共同奮鬥,努力把該院建成具有培養碩士和學士人才、適應市場需要、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學科研型理工學院。
地圖信息
地址:夏官營鎮西北民族大學榆中校區5號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