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氣候地貌,生物,交通,公路,跨江大橋,航空,鐵路,公交,跨市公交,西來橋公交樞紐站,鄉鎮經濟,社會事業,道路交通,郵政電信,供電用電,自來水供應,其他,文化教育,鄉鎮資源,工業生產,農業生產,第三產業,重點企業,和潤糧油,江蘇榮昌集團,教育機構,鄉鎮旅遊,
歷史沿革
西來橋鎮於清
乾隆年間坍而復漲於江中,故原名“
中心沙”。1800年屬
武進市,名為復興洲。1927年,通江市撤銷,成立區、鄉、保、甲,西來橋劃屬武進三區,名為福星鎮,1940年,武進抗日民主政府到西來橋開闢,劃屬
揚中新六區,西來橋劃為東進、西來、南陽、北勝四個小鄉,1957年10月,區鄉建制又一次調整時,西來橋4個小鄉並為幸福大鄉,1958年9月,鄉改人民公社,1983年7月更名西來橋鄉,1985年11月撤鄉建鎮。
西來橋鎮是革命老區之一。抗戰伊始,共產黨領導的江南抗日挺進縱隊來此開闢。西來橋地理位置獨特,圩內埭框成行,樹竹繁茂,蘆柳叢生,便於我黨政軍人員打埋伏和隱蔽。廣大民眾為了抗日做到要什麼有什麼,全力支持抗戰,
陳毅、
粟裕、
譚震林、
陳丕顯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到西來橋看到這裡的革命形勢和民眾的抗戰熱情,都先後稱讚西來橋為蘇南的“小莫斯科”。西來橋集鎮是西來橋黨委、政府的所在地,是西來橋人民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集鎮面積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含外來務工人員)1.7萬人。
19.5平方千米(2017年),18362人(2017年)。
氣候地貌
西來橋鎮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西來橋四面環江的獨特的自然環境,與同緯度臨近各縣鎮比較,具有春季升溫、秋季降溫略慢、夏季高溫天數少、梅雨期大暴雨出現次數多的特點。
上層為長江沖積層,表層物質較細;中部為沙洲核,核的周圍是由較粗物質組成的鬃崗。它們全是長江沉積物,屬新生代,第四紀,全新統現代沉積物(次生黃土)岩性,黃色、褐黃色砂粘土。第四紀開始,新構造運動比較活躍,長江水流等外力對塑造揚中西來橋分島的雛形起了主導作用。資源
西來橋擁有5公里-12.5米—-18米優良深水岸線。
生物
長江:鰣魚、魛魚、河豚、黑魚、鰻魚、鱖魚、鮎魚、黃鱔、蝦、蟹、鯽魚等江里生活的生物
陸地:野雞野鴨、麻雀、燕子、黃鶯、烏鴉、喜鵲、布穀鳥、斑鳩、畫眉、白頭翁、貓頭鷹、啄木鳥、鷓鴣、八哥、鴿、黃鼠狼等陸地上生活的生物
交通
公路
境內有s238省道穿過。
跨江大橋
揚中長江二橋總投資2.2億元,含引道總長為 6.5公里,其中橋長1761米,橋寬17米,最大跨度為120米,通航淨高18米,結構形式為普通的梁橋。揚中長江二橋連線揚中主島與西來橋鎮附島,竣工通車後,揚中至上海、蘇錫常的距離縮短了30分鐘,為揚中進一步接受上海和蘇南經濟輻射創造了有利條件。
航空
鐵路
公交
目前有城鄉公交213路每天完成西來橋去往市區的運輸任務。
2014年12月30日新增試運營線路216路。
可下載揚中智慧型掌上公交app。
揚中掌上公交手機客戶端,可以提供實時公交分線路查詢、站點查詢和換乘查詢,也可以實時查詢天氣情況,同時通過GPS定位提供當前所在位置,並顯示周邊公交站台信息,方便乘客選擇站台乘車。
跨市公交
2018年10月31號,常州256路公車正式通車西來橋
256路:由孟河公交中心站始發,經齊梁大道、金府路、孟河大道、汽摩二路、興鎮路、環鎮北路、仇巷路、238省道、園區大道,至揚中西來橋公交樞紐返回。沿途停靠富民景園、孟河富民小區、映像江南、永光車業、孟河鎮政府、孟河國土所、孟河交管所、孟河供電所、仇巷路、通江花苑、小河水閘、先鋒、南蔭西、南蔭、南蔭東、揚中復興村等站。
據悉,256路公交是自2013年10月常州公交開通往江陰璜土融城的215路、216路以來,第三條正真意義上的跨市運營的公交線路。由孟河公交中心站發往揚中西來橋公交樞紐,在揚中西來橋公交樞紐可以直接換乘揚中本地的公交線路,前往揚中市區或其他鄉鎮。
256路調整後將維持原有線路票制票價、車輛不變。使用常州本地的公交IC卡或是江蘇交通一卡通可享受折扣優惠,揚中的公交卡暫時無法使用。
西來橋公交樞紐站
西來橋公交樞紐站由市城投公司投資建設,該項目被列入揚中民生工程建設項目,於2017年10月開工建設。樞紐站位於西來橋鎮238省道西側、幸福河南側,按照公交客運場站標準建設,總占地10.6畝,約707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688平方米,其中候車大廳面積約220平方米,啟用後將滿足200人同時候車。目前共有15輛公車於此樞紐站始發,運營公交為213路、216路,213路終點站為博聯農貿市場,216路終點站為中揚公交總站。日平均旅客傳送量約2000人次,日發班次45班,項目總投資約2800萬元。
鄉鎮經濟
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5億元,年均增長26.27%;財政總收入8173萬元,年均增長28.47%,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718萬元,年均增長27.66%;農民人均純收入10017元,年均增長15.77%;三次產業比例由“十五”末的10:59:31最佳化為5:70:25。2009年被鎮江市委、市政府評為跨越發展有功單位;2010年被揚中市委、市政府評為“雙提升”有功單位。一是農業經濟穩步增長。2010年至今,新增農業科技示範園1個、鎮江市農業龍頭企業1家;流轉土地200畝,建成秧草種植和苗木花卉基地;新註冊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1家,提高了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新增一批蔬菜、花卉、家禽、高效漁業等特色種養殖基地,規模農業快速發展。水利設施不斷完善,新建改造一步出江排澇站2座,圩內一、二級河涵洞25座。成功創建為江蘇省平安農機示範鎮。積極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新增耕地面積210畝。二是工業經濟快速發展。2010年,全鎮實現工業產值30.3億元、銷售28.42億元、增加值8.6億元、利稅2.13億元,年均遞增分別為47.58%、49.31%、47.07%、52.91%;企業規模不斷擴張,億元企業達到5家,龍源港機有限公司進入全市10強行列。三是沿江開發成功破題。充分發揮區位和岸線優勢,傾全鎮之力推進沿江開發,沿江區域已成為我鎮吸引大項目、集聚大產業、支撐大發展的前沿陣地。自2006年以來,先後引進柏倫寶船業、蘇洋船舶、龍源港機等企業,逐步形成以港口機械、船舶製造為主的現代裝備製造業生產基地,臨港產業占全鎮經濟的比重超過60%。四是重大項目取得突破。總投資100億元的中石油江蘇長江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龍源港機擴能及海工項目、總投資30億元的浙江和潤集團糧油深加工及倉儲物流項目先後簽約落戶,為西來橋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五是科技創新成效顯著。已成功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高新技術企業2家、國家級重點新產品4個;成立院士工作站1家、省防腐技術工程中心1個;申請專利186件;成功申報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4個,獲315萬元資助;引進省高層次“雙創”人才4名,獲300萬元資助。
2012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1億元,增長21.3%。完成財政總收入1.02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660萬元。實施機插秧面積5000畝,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達到850萬公斤,新增1家江蘇省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實現工業總產值58億元,增長30.71%,申報納稅銷售超億元企業達到5家,其中市30強企業2家。
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全年實施億元以上項目5個,完成工業性投入18.6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總投資28.7億元的中海糧油及潤華物流項目,征地拆遷以及吹沙填土都已完成,碼頭建設全面展開;總投資15.6億元的龍源港機二期擴能及海工項目,即將正式開工建設。民營經濟迅速發展,全年新辦民營企業79家、個體工商戶69戶,新增民資註冊資金4.04億元。
科技創新成效顯著。全鎮專利申請97件,完成年度任務的121.25%。完成科技項目結題5項,完成新產品鑑定3項,完成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3項,獲得鎮江市科技進步獎1項、揚中市科技進步獎2項,建立鎮江市級工程技術中心2家。江蘇榮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畫”高新技術企業,同時創建成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全鎮引進省“雙創”人才、鎮江市“331”人才各1名。
二、建管並重,全力攻堅,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在鎮十六屆一次人代會上確定的十大工程,除村建辦辦公樓因新建政府行政中心未建以外,其餘工程均達到預期效果,其中幸福花苑二期已有18棟房屋封頂,完成總工程量的70%左右;完成幸福花苑一期3棟樓的維修;區域供水的過江管道及島內管網都已實施到位,全鎮新改造自來水管網48公里;園區大道東延工程基礎已完成,具備初步通車條件;衛生院新大樓已經完成主體建設,同時還完成了新西來橋重建、集鎮主幹道1.6公里污水管網建設、殯葬服務中心改擴建等工程。在此基礎上,投入1400萬元實施水利重點縣、江堤護坡翻修、新建排澇站等工程建設,提高了防洪標準,改善了圩內排澇設施。
鎮村環境全面提升。經過全鎮上下的努力,國家級生態鎮獲得批准。全面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完成1個規劃布點及11個非規劃布點村莊的整治任務,其中西來村創建成為省級三星級康居示範村和省級生態村。積極推進農村改廁工作,共改150戶,北勝村創建成為省級衛生村。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成片造林350畝,建設花卉苗木基地1個,創建省級綠化示範村1個,完善農田林網600餘畝。在農村新增垃圾桶360個、新建垃圾房15座,垃圾做到日產日清,長效保潔。加大河道清淤力度,清淤整治河道60條,改造壩頭126座。夏、秋兩季秸桿禁燒工作成效顯著,全鎮基本實現零焚燒。
集鎮管理更加嚴格。成立了鎮城管執法中隊,對各類違章行為嚴格執法,共取締站牌18塊,取締流動攤點260處,整治攤外攤18處,切實改善了集鎮面貌。根據集鎮道路情況配備保潔人員,加強考核督查,確保整個集鎮乾淨整潔。安排專人對非機動車進行管理,確保公車暢通運行。
2012年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鎮轉移農村勞動力150人,培訓農村勞動力680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585元,同比增長16.56%。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7%,農村基本合作醫療保險保持全覆蓋,失地農民實現即征即保,全年發放失地農民生活保障金400萬元以上,民政部門發放撫恤金、社會救濟金、低保金等扶貧救助資金211萬元。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出台了《西來橋鎮教育發展激勵政策》,西來橋學校再次被評為全國讀書讀報先進學校及鎮江市文明單位,幼稚園創建成省優質園,成教中心搬遷新址辦公並創建成為省社區教育示範中心。紮實開展各類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首次創建成為鎮江市文明鎮,西來村創建成為省級和諧示範村,三新村8組梁冬梅被評為江蘇省百佳孝星。民眾性文體活動蓬勃發展,組隊參加市里組織的各項比賽,取得多項第一的好成績。全面實施有線數位電視整體轉換工程,數位電視整轉率已達90%。加強計生服務網路建設,星級世代服務室建成率達50%,被評為鎮江市計畫生育示範鄉鎮。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的建設,並已全部驗收合格。
社會事業
道路交通
1985年5月實現汽渡通航,1992年自籌資金200萬元建成幸福大橋,和常州武進相連,徹底結束孤島歷史。2002年11月在鎮江、揚中兩級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投資1000多萬建成238省道西來橋段,2004年10月
揚中長江二橋建成通車,使西來橋成為揚中通往蘇、錫、常等發達地區的“江中走廊”。南距常州民航機場30公里,滬寧高速公路26公里,對外交通便捷。島內道路縱橫交錯,村村通有水泥路。
郵政電信
1995年12月建成占地面積7.08畝、建築面積1911平方米的郵電大樓。2007年西來橋電信電話機交換容量達7000號線。截止2007年底,小靈通基站達15座,信號覆蓋全鎮,固定電話4468戶,寬頻上網506戶。1997年獲江蘇省電話小康鎮稱號。2004年開通鐵通電話,用戶達700多戶。同時建有移動和聯通基站,開通行動電話達4000多部。
供電用電
1993年底,建成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951平方米的電力管理大樓。西來橋鎮現有35KV變電所一座,容量10000KAV,10千伏線路4條,總長58公里,變壓器112台,總容量22499KVA。西來橋鎮投入900萬元資金對農村高、低壓電網進行了徹底改造,新架設配電變壓器6台,容量1040千伏安;增容16台,容量3180千伏安;新架造400伏線路3.21公里,整改400伏線路7.86公里,整改農戶1314戶,全鎮高低壓線路及設備運行良好,足夠滿足全鎮工農業生產的用電需求。2007年,全鎮用電量達萬度。2004年西來橋鎮供電所被鎮江市供電公司授予5S供電所稱號,被江蘇省供電公司首批授予“農村一流供電所”稱號。正在籌建11萬伏變電所,建成後,能滿足西來橋今後大項目發展的要求。
自來水供應
1982年始建自來水廠,當時僅供應集鎮及附近農村。2000年,在鎮江、揚中兩級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鎮自來水廠整體搬遷至集鎮,取水口設在東江長江主航道。新水廠按日供水2萬噸規劃,1萬噸設計施工,供水範圍覆蓋全鎮。自來水普及率100%。水廠內設有化驗室,備有增養箱、乾燥箱,各種試劑等設備。水被製成合格水後,以直徑300毫米、200毫米、150毫米管理輸入各企事業單位和行政村,確保全鎮人民用上清潔、衛生的自來水。西來橋鎮自來水廠多次被鎮江市、揚中市評為先進集體、文明單位和省先進自來水廠。
2010年,投資800萬元從主島引水。作為西來橋至主島自來水併網工程項目一部分的過江段拉管牽引工程日前正式開工,施工現場鑽機已開鑽,工程將穿越二橋下游夾江,從八橋岸往西來橋岸進行鑽孔導向,導向完成後進行7遍逐級擴孔施工,完成後再將直徑500mm的鋼管從西來橋岸回拖至八橋岸,穿越長度為1公里。該工程工期50天,在汛期到來前完成施工。
2013年已經竣工。
其他
醫療衛生
西來橋鎮衛生院是一所一甲衛生院,創建於1958年,於1992年實現整體搬遷,占地9.6畝,其中醫療用房2407平方米。全院共有在職員工57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6人,中專18人,主治醫師以上職稱10人。主管護士3名,初級醫師職稱23名。內設內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口腔科、針灸理療科、B超室、X光室、檢查科和防保科等科室,主要備有300毫安X光機、全自動血球計數儀、KXT—Ⅲ型治療儀、B超心電圖機等及17張病床等醫療器械和設備。同時,在農村設有4家村衛生室,基本滿足全鎮人民民眾的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
有線電視
西來橋鎮有線電視站創辦於1995年,12年(1995—2007)來總投資300多萬元。2007年有線電視用戶4000多戶,門樘入戶率達到95%,線路總長200多公里,台內有26名外勤施工人員,全天候為用戶安裝和維修有線電視。
數字網路電視
2012年,完成數字網路電視全覆蓋。
日前,西來橋鎮廣電網路雙向化改造和有線電視數位化整轉工作已經全面完成,率先實現有線數位電視全鎮普及,該鎮居民們從看電視的時代華麗轉身邁進了“用”電視的時代。
“只要電視上播放過的節目,市民隨時按下回看鍵都可以補看,今年除夕夜裡究竟是看春晚還是看球賽,將不再困惑西來橋居民。”西來橋鎮廣電站站長欣喜的告訴記者。
據介紹,西來橋鎮作為我市較早開通有線電視的鄉鎮之一,在廣播電視網路組通率、覆蓋率達100%的基礎上,積極應對電視、廣播、網路三網融合,借幸福社區被確定為我市農村光電網路雙向化改造示範點的契機,兩年來投入資金達160多萬元,新鋪設光纖網82公里、銅軸電纜138公里,架設光交箱9個、光節點99個進行廣電
集鎮建設
集鎮建成區2平方公里。2000年通過鎮江市新型示範小城鎮驗收。2003年投資1億元,建設占地300多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的幸福花苑,安置拆遷農民,花苑按現代理念設計,布局合理,景觀、綠化等設施一應俱全,盡顯現代小城鎮氣息。2006年西來橋鎮成功創建省級衛生鎮。2000年投資210萬元整體搬遷鎮敬老院(老年公寓),造型美觀,設施齊全。占地面積10畝,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可集中供養老人60名,讓老年人在舒適的環境中安度晚年。
文化教育
西來橋中學在1984年,依靠社會捐資30餘萬元,新建了第一幢三層共12個教室,6個辦公室的教學大樓。2002年與西來中心國小共建了一幢二層共1235平方米的師生餐廳。2003年全部更新辦公桌椅,建了校園網,每個辦公室都有電腦,印表機、一體機、複印機齊全,實現了辦公自動化。1999年通過了鎮江市教育現代化先進鄉鎮的創建評估驗收;2001年通過了
鎮江市教育現代化創建先進鄉鎮的合格驗收。
原來西來橋鎮每個村都有一個國小,1990年開始逐步以班拆、併入中心校,直到2000年,各村的國小悉數全部拆完。為了適應這一情況的新變化,學校採取自籌和集資相結合的辦法,1999年又新建了一棟教學大樓,總面積2685.8平方米。2006年的時候,中學與國小合併成立了全市唯一的一家九年一貫制學校——西來橋學校。
西來橋鎮建有萬冊圖書館,有科普、法律、歷史、小說類圖書,報刊豐富,品種繁多,可供不同類型的讀者選擇,成為人民民眾吸取知識、增長才幹的寶庫。1996年被評為江蘇省文化先進鄉鎮。西來橋鎮農民體育運動豐富多彩,1996年被評為江蘇省農民體育運動先進鎮,2000年被國家農業部等部委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
鄉鎮資源
工業生產
西來橋鎮工業起步較晚,解放後從僅有的幾家鐵匠鋪發展到五金廠、鑄造廠、農具廠、毛紡廠、眼鏡廠等企業。八十年代後,逐步形成機械、化工、紡織、電器、鑄造、電訊等六大行業,670多個規格品種的支柱產品,部分產品達國際先進水平。1995年鎮辦企業全面實行風險經營承包責任制。1998年以後,鎮辦企業全面改制,由集體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截止2003年基本改制結束。西來橋鎮前已經形成以船舶製造、港機製造、閥門製造、新型塗料等為主導的產業門類齊全的工業格局,06年引進的投資上億元的柏倫寶船業、蘇洋造船、龍源港機、亞鋼物流及鋼材加工這4個項目已經開始邊建設、邊見效,初步形成臨港產業的集聚優勢。2007年共完成工業產值10億元,在2006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實施技改項目12個,財務支出4.16億元。銷售額500萬元以上企業達到19家,職工2075人,銷售收入5.34億,實現利稅4242萬元。定報企業經濟總量占全鎮的份額達到了80%。個私經濟蓬勃發展,個私企業105家,從業人數4205人,實現利稅3500萬元。
農業生產
西來橋鎮是長江中泥沙沖積而成的一個島鎮,地勢平坦,土質較為穩定,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宜種植水稻、小表、油菜、棉花、大豆、瓜果、蔬菜和放養魚、蝦、蚌等水產。西來橋鎮四面環江,素有“腳踩一隻盆,頭頂一江水”的說法,解放前曾多次倒圩被淹。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防洪標準和農業生產條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383公里江堤全部土方達標,東江迎風頂浪地段澆築砼護坡和擋浪牆,堤頂建成公路。坍江地段得到很好治理。現有電灌站17座,灌溉總動力1150千瓦。基本實現糧食種植機械化。農業新技術推廣率達90%。良種覆蓋率98%以上。年產糧食8000噸。西來橋多種經營較為發達,已建成萬頭養豬場、大棚蔬菜、稻鴨共作等種養基地,建有集觀光、旅遊、休閒、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一個。西來橋鎮江灘廣闊,盛產
杞柳、蘆葦,杞柳編織業為傳統項目,尤為發達,2006年成立了柳編協會,2007年協會實現銷售1億元,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市場,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市場。
第三產業
西來橋鎮初圍圩時,僅有臨時市場,開有藥鋪、豆腐店、雜貨店等少數幾家,後幾經戰亂,市場更趨蕭條。解放後,集市貿易又逐漸興旺起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商品流通領域更加暢通。集鎮建有農貿市場,方便農民進行農產品、小商品的交易。流通形式主要有國營、集體、個體等。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西來橋鎮的三產得到迅速發展,進鎮從事商業、餐飲、服務業的農民越來越多。集鎮主幹道店堂密布,門市林立。各種副食品超市、生產資料部、農機門市站、鞋服店、藥店、飯店、賓館齊全。
重點企業
和潤糧油
西來橋擁有19公里的長江岸線,其中深水岸線長達5公里,在工業化發達的今天,寬闊的江面,通暢的航道,就意味著財富和夢想。
和潤集團是一家多元化的綜合性民營企業,其規模連續多年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深水岸線,正是吸引和潤落戶的“寶貴資源”,吞吐量巨大的原料需求和產品輸出,都離不開深水岸線。和潤集團已經在西來橋鎮興建一期項目——江蘇中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和江蘇潤華物流有限公司,一期投資達28.7億元。其中,江蘇潤華物流總投資8.7億元,建設項目為碼頭和筒倉,使用西來深水岸線835.5米,7萬噸級碼頭泊位2個,設計年吞吐量為796萬噸,下游7萬噸碼頭已完成,上游7萬噸碼頭正在建設。另一個項目江蘇中海糧油,建設項目包括菜籽壓榨、精煉油、棕櫚油精煉分提、飼料生產和5萬立方儲油罐等其他輔助設施。
據介紹,分三期推進的揚中糧油食品加工及物流產業園總體規劃面積約5700畝,總投入將達190億元,主要打造以糧油加工及深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等為主導,包含貿易商務、倉儲物流等為一體的產業園,分三期項目推進,全部建成後年銷售可達1000億元,將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糧油產業園。
江蘇榮昌集團
工程機械塗料行業領跑者,鐵路和工程機械車輛配件專供商,電氣領域專業製造商——
江蘇榮昌集團總部坐落於江蘇省揚中市西來橋鎮。集團擁有榮昌新材料(榮昌化工)、榮昌橡膠、榮昌電氣、榮昌汽配四家子公司,產業涉及化工塗料、橡膠製品、機械製造、電氣製造。
教育機構
鄉鎮旅遊
江馨怡度假村
特色長江生態漁樂園。位於江蘇省鎮江市揚中西南部。從寧滬高速丹陽(大港)出口下可達。距鎮江市區55公里。是生態休閒類鄉村旅遊區。度假村四面環水、貼水而築、臨水而建,多角度反映新農村鄉土民俗、民風、民情,展示獨有的江島風貌。
度假村占地面積400餘畝,其中水面積約100餘畝。擁有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接待中心,中心有大型宴會廳,各類包廂,咖啡吧,大小會議室,棋牌室,保齡球等服務設施;擁有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鄉村別墅及環境幽雅的風景觀賞園。度假村內生態路面宛如一條玉帶輕臥長江畔,一口口池塘正如一塊塊翡翠嵌於玉帶兩側,映襯著那一抹濃濃的綠色,構成了一副生動的江南潑墨畫。主要參觀點有櫻花園、紅楓林、果園、竹園、遊樂園、畜禽及水產養殖園、天然游泳池、垂釣休閒中心等10多個景點。園內還擁有咖啡廳、音樂茶座、沙灘排球場、健身房、卡拉OK包房、閉路電視、寬頻上網等配套服務設施。
最佳旅遊季節:春、夏、秋季
土特產品:三葉鹹秧草、苦瓜茶、綠豆餅、馬蘭乾,“長江三鮮”、螃蟹、長江混水蝦、各種成魚、草雞、野鴨等。
特色菜餚:“長江三鮮”、 野魚、野雞、野菜等。
旅遊項目:水產養殖參觀、果蔬採摘、沙灘排球、水上垂釣、特色江鮮品嘗等。
環島自由行
因為西來是一個長江島鎮,所以你完全可以騎著腳踏車在江堤上環島遊覽大江風貌!
清朝光緒年間民房
揚中西來橋上最老的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