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襲奪灣
- 外文名:elbow of capture
- 又稱:搶水灣
- 發生位置:河流襲奪的地方
- 定義:河道成為不自然的急轉彎
- 易形成:瀑布或急流
形成,襲奪方式,河流襲奪,
形成
襲奪方式
有以下幾種:
②溯源侵蝕引起的河流襲奪,常見於兩條流向相背或相互垂直的河流之間,發生的原因有兩個:一條河流的河谷岩層較另一條容易下切侵蝕;一條河流的坡降較另一條為大。
③側向侵蝕引起的河流襲奪,常見於蝕積平衡的河流,河道以側蝕作用為主的地方。
河流襲奪
由於分水嶺的降低與移動,向源侵蝕能力較強的河流,最後將切穿分水嶺而奪取另一條位置較高的河流上源,擴大其流域面積,這種現象叫做河流襲奪。流域擴大的稱襲奪河,流域因被襲奪而減小的稱被奪河。被奪河因上流被襲奪後,水量減小,河身縮短。
河流發生襲奪後,造成一系列特殊的地貌,它們成為判斷河流襲奪的標誌。如襲奪點上河流發生急轉彎,形成襲奪灣。襲奪灣附近,由於襲奪河和被奪河的河床出現高差和裂點,往往形成急流或瀑布。
襲奪河因水量大增,加強了下切侵蝕,可形成掠水階地或出現谷中谷現象。在襲奪灣裂點以上的被奪河河段,在裂點不斷上移的情況下,該河段也會下切並形成相應的階地。當然,這些階地和襲奪灣以下的階地高度是不一致的,階地面也是不連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