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建校,迄今已逾40個年頭。是一所尚顯單薄的學校,歷經沉浮,也曾陷入薄弱學校的泥潭。一所朝氣蓬勃、生機無限的學校。該校迸發出越來越蓬勃朝氣和越來越強大的實力,就是坐落在襄陽虎頭山北、漢水之南、位於檀溪路上的襄陽十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襄陽十中
- 創辦時間:1969年
- 所屬地區:湖北襄陽
- 主要獎項:襄陽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學校
師資力量,教學理念,校園環境,學校榮譽,校園活動,
師資力量
近幾年,特別是2008年市政府實施薄弱學校改造以來,她快步從薄弱學校的陰影中走出來,學校的硬體、軟體建設都躍上新台階……“中國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化實驗學校”、“襄陽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學校”,一級教師占教師總數一半以上,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17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襄陽名師2人。
教學理念
十中實行“無條件”、“無門檻”招生,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學。溫家寶總理說:“平民素質關係到國民的整體素質,決定著國家的前途。因此,平民教育就是素質教育。”由於地處城郊,曾幾何時,十中的學生幾乎全部是失地農民和外來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素質普遍偏低。怎樣讓這些“起跑線上”落後了的孩子們迎頭趕上?這成了十中校長劉克永苦苦思索的問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答記者問時說:“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質關係到國民的整體素質,決定著國家的前途。因此,平民教育就是素質教育。”溫總理的話為教育指明了方向。學校果斷決策:讓十中的學生讀平民書,說平民話,做平民事,過平民生活。用平民的樸實和執著,努力成為“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有正義感”的合格公民。“平民教育”不是口號。他們決定:面向社會實行“無條件”、“無門檻”招生,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學。 在教學上,學校提出了教學“十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
校園環境
綜合教學樓高大氣派,教室窗明几淨,實驗室等功能齊全2009年暑假,該校借著全市薄弱學校改造的東風,爭取到政府投入的150萬元資金,改造了微機室、電子備課室……去年6月,該校投入近2萬元,添置了校園監控系統,“電子警察”有力地保衛了校園安全。今年3月,學校新增設了電子顯示屏,滾動播出國際國內新聞、校園新聞、溫馨提示等。
學校地址
學校榮譽
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後勁和源泉,去年以來,十中教師獲得的榮譽不勝枚舉:中學部王艷紅論文獲國家級獎勵;黃萬江老師獲得湖北省說課一等獎;黃萬江和劉靜老師獲襄陽市說課一等獎;袁冬雲老師獲湖北省黃鶴美育節襄陽賽區論文二等獎和美術優秀課三等獎,張婭莉老師獲音樂優秀課三等獎;楊芳老師獲得襄城區小教學選拔賽第一名;國小語文組的《國小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被市教科所評為優秀課題;吳厚珍和黃敏兩位老師的科研論文獲全市一等獎;張林等五位老師獲全市三等獎。全國骨幹班主任吳厚珍也將帶領十中教師展開國家級課題“班主任專業化”研究……
校園活動
2009年,國小部舉行了大隊委競選活動,大隊部進行了升旗儀式改革,爭當“光榮升旗手活動”在各班開展的有聲有色。國慶前夕,國小舉行了“童心頌祖國”活動……他們注重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素質。“向網咖告別儀式”、“感恩母親”、“垃圾不落地”等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今年3月12日,小學生們展示了他們特殊的寒假作業:包餃子、剪窗花、寫春聯、時裝秀…… 學校召開春秋兩季運動會,開展冬季長跑活動,組織拔河賽、排球賽、籃球賽等;每天下午第三節開展戶外活動…….他們創新學生評價機制。除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外,又新增添了“勞動星”、“文藝星”、“友愛星”、“進步星”、“體育星”的評選名額,讓每個孩子都來做最好的自己。今年6月,襄城區“愛湖北愛家鄉”演講會上,十中五年級學生任秋池以高分獲得了國小組第一名,國中部選手牛璐獲得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