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襄陽北街簡介,發展,定位,歷史特色,古老的商業街區,北街的工程,重建昭明台,仿古步行街,淘出一座博物館,所獲榮譽,
襄陽北街簡介
北街歷史悠久,商周時期開始發展,唐宋時期甚為繁華,雖歷經滄桑戰火,但街道位
置沒變,1991年為迎接第一屆諸葛亮文化節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會的召開,歷時2年,
1993年建成仿古文化步行街,2002年為繁榮北街經濟,又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造。
如今,襄陽北街已是古襄陽城內最繁華的商業街道。
發展
1991年,為迎接第一屆諸葛亮文化節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會議(俗稱“一節一會”)在襄陽舉行,市政府決定將北街改建為一條與襄陽古城牆、昭明台等古建築相匹配、仿明清建築風格的文化商業步行街。據稱,北街是全國最長的仿古步行街。
2001年和2007年,市政府又先後成立襄城北街區域整治工程指揮部,對北街的排水管網、路面街景、交通環境等進行整治或維護。北街有業主200多戶、門面300多間,已成為襄陽城內古老而繁華的街道。
定位
襄城北街的定位是商業文化步行街,主要以鄂西北地區仿明清時期的建築群為主,馬頭牆、飛檐錯落有致,門窗花格古樸典雅,是襄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誌之一。 為保持北街的風格,市規劃部門編制了《襄城北街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將北街範圍內所有與規劃不相符合的廣告、匾額、招牌、臨街牆體立面裝修及裝飾物、懸掛物全部拆除。
北街
為了有效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市委、市政府力爭把北街打造成襄陽城內最具魅力的文化街區和旅遊景點。
歷史特色
古老的商業街區
憑藉著位於古城南北中軸線、靠近漢江的優勢,北街曾是襄陽城內最繁華的街區。“北街自唐宋以來就是襄陽城的中心街區。”李治和說,關於北街在清代以前的繁榮景象,歷史資料中並沒有過多的記載。據他推斷,北街緊靠漢江,而水運是古代主要的運輸方式,北街不繁榮是沒有道理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北街除了一些經營日用品的小商店外,街道顯得比較破敗。北街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被更名為延安北街,人們仍俗稱北街,1979年8月恢復北街名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市政府對北街的路面進行過簡單的修補。
北街的工程
“既然是古城,自然要有古街、古鎮。”畢克忠認為,襄陽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不僅要有古老的城牆,還要有一定的歷史街區才名副其實。所以,當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會議決定在襄陽召開後,市政府修復北街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為迎接1993年在襄陽召開的“一節一會”,市政府啟動了維護古城牆、疏浚護城河、建設環城主題公園在內的十大重點工程。“北街改造是當年名城建設工程之首。”董立泉說,不論是投資力度還是建設周期,當年的北街修復工程都是最大的。
1991年6月,襄陽市政府召開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工作會議,北街修復改造成為會議的重要議題。市政府要求,各單位要統一認識,發揚“戰勝困難有我們”的精神,北街改造及居民搬遷工程必須在1991年7月1日前開工。
從市城建檔案館的一份歷史資料上看到,當年北街修復,牽涉的單位達19家,不僅計畫對北街附近的五中巷、鼓樓巷等街道的路面、上下水、路燈、綠化進行改造,還要將昭明台、單府、單家祠堂等文保單位翻修復原。
重建昭明台
據《襄陽府志·古蹟》記載:“昭明台,在郡城中央,其跡甚古。”因南北朝時梁武帝之子蕭統(梁朝文學家,病逝後謚為昭明太子)出生於襄陽,並在此讀書,故名昭明台。
抗日戰爭期間,襄陽城被日軍侵占,樓遭破壞。1954年,市政府在台上建了兩間房,交給市圖書館使用。1973年夏季,昭明台東南角塌陷。為保行人安全,昭明台被拆除。
1991年,當市政府決定修復北街時,要求重建昭明台。
黃鶴樓的設計者、著名設計大師向欣然,將昭明台設計為高台基重檐歇山頂式三層閣樓。昭明台的券洞橫跨北街入口,而樓上的“昭明台”匾額則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朴初題寫。
建成後的昭明台高34米,台基上按照魏晉風格建造了3層閣樓,整個建築雄偉壯觀,成為襄城北街的標誌性建築,也是當時襄陽城牆內最高的建築。
仿古步行街
在北街改造過程中,市政府邀請國內著名的文物保護專家和精通古代建築設計的專家,確定了襄城北街改造的三個原則(即:歷史上原有的建築格局不變、建築體的體量和高度不變、沿用襄陽傳統名居的建築法式和建築材料),要求修舊如舊。
畢克忠說,北街的每座單體建築之間都有一堵高出屋檐1米多高的隔牆,這堵牆叫風火牆。如果發生了火災,這堵牆就會阻止火勢蔓延,起到隔離的作用。“北街是全國最長的仿古步行街。”畢克忠認為,北街改造體現了鄂西北建築質樸、厚重之中見清秀的地方特色,和北京琉璃廠,南京夫子廟以及開封宋城一條街截然不同,獨具特色。
經過兩年的施工,1993年9月底,北街修復工程正式完工。據了解,1995年,北街的規劃設計榮獲湖北省優秀城市規劃設計一等獎;同年榮獲建設部優秀城市規劃設計表揚獎。
淘出一座博物館
由於北街歷史悠久,所以在北街的修復過程中,地下的很多“寶貝”被發掘了出來。當時,襄樊五中教師李治和在教課之餘,經常去工地轉悠,收集了大量施工過程中發現的瓷片和磚瓦碎片。
“我當時只是覺得這些東西有價值。”李治和說,當年有些地方挖得非常深,有的竟挖了七八米深,地下的很多東西都被挖了出來,散落在工地上。
李治和告訴記者,他把這些“寶貝”弄清楚來歷後,分門別類貼上標籤收藏起來。據李治和介紹,北街修復期間,他一共收藏了包括襄陽炮、關公銅像、元青花瓷在內的近萬件碎片,並以此為基礎建起了襄陽五中歷史博物館。
日前,記者走進這座博物館,看到館內收藏了100多枚古代炮彈。“這是襄陽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見證。”李治和說,這些炮彈都是元朝軍隊攻打襄陽城時留下的。
這些“寶貝”在襄陽五中歷史教學中發揮著作用。
備註
董立泉 高級城市規劃師,1991—1993年任襄陽市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規劃設計組組長,參與北街的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