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褚莊泥塑
- 地方:臨沂市河東區褚莊村
- 所獲榮譽:北京藝術博覽會一等獎
- 類型:民間藝術
起源探究,製作工藝,泥塑特點,發展歷史,代表人物,榮譽,
起源探究
褚莊泥塑起源於清初。據史料載,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褚莊一庶民被征去修老臨沂城牆,得一泥馬,甚為喜愛。他回家後反覆揣摩,仿其法,繪其色,就其風格製作了八洞神仙,到市面上叫賣,非常受歡迎,遂成專業。影響四鄰,從業者日眾,種類亦增,代代相傳。
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鳥獸魚蟲、神話故事、戲劇人物等為題材的泥塑玩具,造型新穎奇巧,色彩絢麗,少年兒童愛不釋手,由此銷量大增,遠銷到江蘇、河北等省地,成為當地的一大收入,從業者十之有七,20世紀初褚家莊村有110餘戶泥人作坊,形成有名的“泥人街”。當時流傳著“貞一吳蘭印票子,不如褚莊泥哨子”(解放前臨沂城王貞一和吳蘭兩家作坊給官方印製流通貨幣);“鐵匠木匠強,不如佃文家泥哨行”(指製作、批發泥哨的褚佃文泥哨行),反映出鼎盛時期的興旺。
製作工藝
褚家莊泥塑的基本內容有人物、動物、飛禽、植物四大種類共一百八十多個品種。泥塑玩具製作主要分為選泥、鍛打、求像、捏制(大多製作泥模)、焙燒、彩繪等工序。
以當地特有的泥土為原料,一般向下挖地兩米半取土,經摻水攪拌均勻後,精心塑(捏)成各類造型(批量生產同一造型用泥模成型,泥模製作非一般人所及,需由有名的工匠先求像,多次揣摩後成模具),晾曬後放入高與寬約一米左右的磚砌小土窯焙燒,出窯後,就是彩繪工序,它是是整個泥塑工藝的重點:即先把表面塗一層白粉底子,然後再根據不同造型,塗以摻骨膠的大紅、桃紅、黃、綠、紫等品色,最後用“提神”的黑色畫龍點睛,達到既調和又對比的色彩效果。再加上用筆自如,以桃紅和綠色為主調,富有熱烈、明快、活潑的氣息。大多背部或底腳不著色,表露泥土本色,給人一種樸實無華的質感。
泥塑特點
所創作的站馬、獅子、臥牛、小鳥、青蛙、山鳥水哨、小牛頭哨、“小五絲哨”及歷史人物造型均屬上乘,造型別致,惟妙惟肖,富有靈性。有些泥玩具的關節還可以活動,並嵌有悅耳的蘆葦哨,用手擠拉能發出哨音。
以動物造型為主的泥玩具,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一種帶響的“牛頭哨”,能吹出幾種簡單的曲調,有的賣者吹小哨,走街串巷,用來招攬生意。牛頭哨與雙音哨均設雙孔,一深一淺,一粗一細,吹奏時聲音一高一低,能吹出簡單的曲調,還能傳出婉轉清啼十分逼真的動物叫聲。泥獅是較為難製作的玩具,只有資深高的藝人比較熟練地掌握此技藝。首先是求像,需花費很長的時間,反覆對照獅子的模樣、神態,刻畫其外型特徵,然後再做成泥模。泥獅的種類很多,有腳蹬繡球的雄獅,有身背小獅、懷抱幼獅、充滿母愛的雌獅,有仰有臥,有嘻鬧有撕逗,更多的為威嚴的蹲狀,讓人感到生動有趣、形神兼備。
泥鳥、泥雞造型較為粗糙,但裝飾紋樣富於變化,同是一個造型的鳥,卻可分別用牡丹、菊花、條紋、網紋、點紋等十幾種花紋裝飾鳥身,其底色用了“紅土子”打底,先把紅土子研碎磨細,調上水膠,塗染在泥胎上,晾乾後方施彩繪,紋飾的色塊面積較小,所以這些泥玩具的主色調為暗紅色,是一種有特色的民間玩具。
有些民間玩具則與歷史、民俗有關。如諸葛亮、王祥均系琅琊人,因此就有反映諸葛亮、王祥臥鯉之類的泥玩具,人物塑畫生動傳神,色彩色調秀麗明雋。褚莊泥玩具有“五絲哨”,它是以紅、黃、藍、白、黑五色花繫著的陶哨,為端午節兒童佩戴著的百歲索。舊時,小孩生病好哭、逃覺,認為是鬧鬼。端午節兒童佩戴著五絲哨能避邪,民間流傳有:“五絲哨,五絲哨,小孩帶著不逃覺”之民謠。
發展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褚家繼承祖祖輩輩傳授下來的泥塑技藝,成為褚家莊的一大興市。上世紀70年代,泥塑工藝被無情地封殺,製作的各類模具也都被無故地砸毀,褚莊人眼看著祖宗傳下來的技藝就這樣被禁止生產,而望洋興嘆。
就在上世紀80年代,受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褚家莊依託便利的交通條件,人們大都改行做起了五金等生意,卻無一與泥塑有緣。然而,沂河以東這一塊浸滿革命紅色的熱土,深邃的的文化底蘊以及厚重的歷史積澱中,褚莊手工藝人褚佃文的兒子褚思恩、孫子褚慶生、褚慶孝等家族緊握泥塑技藝的接力棒,縱然年事已高,年輕的後代更多的投身於下海經商的領域,在這種大環境下,仍然悉心培育了程學義等一撥德藝雙馨的收徒弟,使珍貴的傳統褚莊泥塑技藝得以繼承並發揚光大。
代表人物
以下幾位均為在省市當地知名的當代民間藝術傳承人,分別是:
15代傳人:褚思恩(1907~1998)
16代傳人:褚慶生、褚慶孝
榮譽
泥塑民間藝人以淳樸的心,把民族文化的共性和鄉土藝術的個性注入泥玩具作品之中,形成了不同的民間藝術特色。他們善於抓住對象的本質特徵,以豐富的想像力和藝術的創造力為對象傳神。《美術》1984年第六期刊載臨沂地區王濱撰寫的《鄉土之花——魯南泥木玩具》一文,對褚家莊泥塑的藝術精品、工藝作了宣傳與詳盡地描述,受到廣泛讚譽。
富有鄉土氣息、趣味濃厚的臨沂褚家莊泥塑玩具名聞遐邇,漂洋過海,許多精品被國家級博物館和專家收藏,不少作品還獲得多項全國性大獎,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時間 | 事跡 |
1964年 | 參加中國民間藝術出國展覽 |
1982年 | 送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陳列、展銷與饋贈國際友人。這期間,該村老藝人程學義製作的泥玩具獨具風格,多次在全國各地參展獲獎 |
1992年 | 他的"牛頭哨"等7件泥玩具入選山東省文化廳舉辦的山東民間文化藝術展 |
1993年 | "田間青蛙滅蟲"獲得北京藝術博覽會一等獎,被青島天后宮博物館收藏。 |
1994年 | 其泥玩具作品20件被文化部列入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 |
1996年 | 其泥塑作品獲首屆山東農民文化藝術節全省民間工藝美術品博覽會銅獎。 |
1998年 | 他的泥塑藝術作品被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收藏。另外,他的泥塑作品被秦皇島、膠州、青島等地的愛好者收藏甚多。程學義也因此被譽為"泥塑專家"。 |
泥塑藝人程學義
第16代傳人,被譽為沂蒙泥塑“第一人”、曾獲國家文化部“中國民間藝術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