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街道

九曲街道

九曲街道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境內西部,地處沂河之濱,為區政府所在地。國道205、206線和省道017線等公路在駐地交匯。總面積70.82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曲街道
  • 外文名稱:Jiuqujiedao
  • 別名:九曲公社 九曲鎮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
  • 下轄地區:天翔花園 貴和花園 銀橋金居 
  • 政府駐地:人民大街北面
  • 電話區號:0539
  • 郵政區碼:276034
  • 地理位置:市區東部
  • 面積:70.82平方公里
  • 人口:102037人(2010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龍園、濱河遊樂場、露天游泳池
  • 機場:臨沂機場
  • 火車站:臨沂東站
  • 車牌代碼:魯Q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名勝古蹟,文化活動,褚莊泥玩,

建制沿革

九曲街道原屬臨沂縣第三區。抗日戰爭時期,分屬沭水縣臨東區、莒臨邊縣太平區。1951年3月,改屬臨沂縣第十區。1958年8月改為紅旗公社。次年3月,稱獨樹頭公社。1981年12月,更名為九曲公社。1984年4月社改鄉。1991年2月鄉改鎮。2004年5月,鎮改街道

行政區劃

轄6個社區,44個行政村。

名勝古蹟

九曲街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轄區內有小皇山漢、明、清代墓葬遺址,獨樹頭崔家大院明清古建築群,前河灣新四軍軍部舊址,陳毅舊居,中共中央華東局黨校舊址等。還有100多年歷史的三官廟龍燈扛閣和“民間文化遺產”褚莊泥塑。
小皇山遺址
位於轄內鞏村村西,西與金雀山、銀雀山隔河相望。小皇山是一處古村落遺址。山上古墓眾多,已發現墓葬15座,其中9座漢代墓葬均為單室,墓室底部四周有熟土二層台。內有木質葬具,為單棺,僅存板灰痕跡。墓主頭向北,葬式多為仰身直肢葬。隨葬品較少,器形單一,僅陶罐和銅錢,陶器置於棺外填土中。斷崖上有斷面暴露灰坑、墓葬等遺蹟,地表採集出石鏟、雙孔石刀、陶器蓋等遺物,證明遺址始於新石器時代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下至商周、秦漢。
該遺址東西約300米,南北約400米,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達30~150公分。5座明代墓葬為小型墓,豎穴土坑,都是夫妻合葬墓,深度在2.20~3.40米之間。墓室底部多有木板包邊的生土棺床,雙木棺並列,棺蓋放置銅鏡,棺底放置硯台與銅錢。墓主均頭向北山,腳登沂河。骨骼保存尚好,為仰身直肢葬,東側為男性,西為女性,下葬早晚明顯。隨葬品有金耳墜、金戒指、金耳勺、銅鏡、陶硯、石硯、黑瓷罐、瓷燈盞等30餘件以及“開元通寶”“大定通寶”“洪武通寶”“乾隆通寶”等錢幣40餘枚。清代墓一座,形制同明代墓,出土物品有瓷罐、銅錢。小皇山遺址對研究臨沂歷史文化和山東地區歷代葬制、葬俗等提供了實物證據,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崔家大院
位於獨樹頭村,是至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占地200多畝,分東、西兩院。西院槐蔭堂、八卦宅等古建築已拆除,現保留下來的僅為東院很少的一部分。在總體布局上,崔家大院以後門為中軸線連線各座房,兩側為輻射布局。每排房子右面各有一條胡同,前面有一條深巷,每巷四戶,聯成一個整體,形成明顯的大戶院落。屬明末清初古建築群,有400多年歷史,對研究明清時期房屋建築構造有重要價值。
新四軍部舊址
位於前河灣村。1946年底到1947年初,陳毅、粟裕、張雲逸等新四軍領導人由臨沂城移駐該村,指揮了著名的宿北戰役、魯南戰役和臨沂南線阻擊戰。1947年2月遭國民黨軍機轟炸,房屋大部被毀,現僅存8間。時軍部用過的桌椅、書櫥、馬槽等文物保護完好。2005年9月修復新四軍軍部舊址,占地770平方米,建築面積398平方米,為臨沂市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七大重點項目之一。2003年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列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全市紅色旅遊專線重要景點之一。2005年,被命名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陳毅舊居
位於前河灣村西北,為一處土牆草房,北方普通民居。1946年6月~1947年初,陳毅一家在村民鐘維君家居住,陳毅的小兒子陳小魯即在此出生。1947年初,陳毅一家隨軍隊撤出。現陳毅舊居6間房屋仍保存完好。
中共中央黨校華東局黨校(華東幹校)舊址
位於河東區九曲街道楊莊社區。1946年夏至1947年春華東黨校設於此,新四軍第一副軍長張雲逸兼任校長,余立金任副校長。該校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設有禮堂等,培養了一大批黨政軍高級幹部,對解放戰爭的勝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47年2月,華東局黨校隨華東局、華野總部北撤。

文化活動

三官廟舞龍藝術
相傳三官廟村在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就有了舞龍藝術。三官廟龍燈是用竹、木、布等物料扎糊後彩繪而成,9節或12節。龍燈扛閣用打擊樂隊伴奏,曲牌有[流水][急急風]兩種。前者節奏平穩,後者快而熱烈,力度與速度視表演氣氛而定。當表演進入高潮時,有專人在場外“打口哨”,以渲染氣氛。龍燈扛閣的舞龍者為青壯年,由兩組輪番上場,每組10人或14人。其中1人擎珠,其他分執龍頭、龍尾;8副扛閣由16人表演,8個成年人為 “下扛”,8個兒童為“上扛”,多扮童男童女或故事人物。龍燈扛閣的表演由擎珠者指揮,龍隨珠舞動,套路有“站龍翻騰”“臥龍翻騰”“盤龍”“雙竄龍”“潑龍”“滾龍”等,以“速場”貫穿連線。
龍燈扛閣
起源於祀神和求雨,現一般在節慶期間表演。三官廟村緊靠沂河,為免受洪水之災,舊時百姓在汛期之前,都表演龍燈扛閣,乞求風調雨順。戰爭時期,龍燈扛閣也參加了軍隊的活動,後成為春節、元宵等喜慶節日的娛樂項目。2000年10月,三官廟村龍燈扛閣隊代表山東省,參加國家文化部、重慶市政府聯合舉辦的“重慶?中國銅梁龍燈藝術節”中華龍舞邀請賽,在全國參演的18支龍隊中脫穎而出。三官廟龍燈扛閣隊以精湛、高超的表演技巧,全力展示了舞龍藝術的魅力,獲“齊魯神威獎”“邀請賽紀念獎”和綜合獎項一等獎。

褚莊泥玩

褚莊製造泥塑玩具已有340餘年的歷史。據傳,當年村中有一村民被征去修臨沂城牆,得一泥馬,甚為喜愛。回家後,反覆揣摩,仿其法,塑造了八洞神仙,到市面叫賣,很受歡迎,遂成專業,繼而影響四鄰,從業者日多,世代相傳,種類漸增。20世紀30年代,以鳥獸魚蟲、神話故事、戲劇人物和瓜果等題材的泥塑玩具,造型誇張,新穎奇巧,色彩絢麗,製作精良,少年兒童愛不釋手。褚莊泥玩由此銷量大增,遠銷到江蘇、河北等地,成為當地居民一大收入,從業者十之有七。時民間流傳著“貞一吳蘭印票子,不如褚莊泥哨子;鐵匠木匠強,不如佃文家泥哨行”的民謠(時臨沂城王貞一和吳蘭兩家為官府印製貨幣,褚莊褚佃文家辦泥哨行,製作批發泥玩),說明褚莊泥玩生產十分興旺。
褚莊泥玩具製作以當地特有的泥土為原料,經摻水攪拌均勻後,用泥模精心塑出各種造型,晾乾後放窯內燒制。出窯後,先在表面塗上白色粉底子,然後根據造型,塗不同色彩的摻膠顏料。多以桃紅和綠色為主調,極富熱烈、明快、活潑的氣息。後用黑色勾勒,達到多樣統一的效果。有的背部不著色,顯露泥土本色,有樸實無華的質感。有些玩具關節可以活動,嵌有蘆哨,用手擠拉能發出聲音;有的還繫上五色線繩,兒童佩帶於胸前,取端午節民間佩帶“百歲索”的習俗,以圖吉祥如意。近年來,褚莊泥玩得到進一步創新發展。其中站馬、臥牛、小鳥、青蛙、山水鳥哨、小牛頭哨、小五絲哨和諸葛亮、李逵、王祥臥魚等典故造型均屬上乘,小牛頭哨還能吹出簡單曲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