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藍子魚

褐藍子魚

褐藍子魚,學名Siganus fuscescens (Houttuyn, 1782),為藍子魚科藍子魚屬的一種魚類,俗名黎猛、泥猛。體長橢圓形,較側扁,頭小,由眼到吻端的背腹緣微凸,吻稍突出,不呈管狀,口小,前位,頜齒1行,犁骨、齶骨和舌上均無齒。背鰭最後鰭棘等於或短於第1鰭棘,背鰭中部鰭棘與側線間有鱗25-30行,體側具小黑點或雲狀斑塊。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台灣島以及中國南海黃渤海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褐藍子魚
  • 拉丁學名:Siganus fuscescens (Houttuyn, 1782)
  • 別稱:褐臭肚魚、象魚、樹魚、羊鍋、疏網、茄冬仔
  • 二名法:Siganus fuscescen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藍子魚科
  • :藍子魚屬
  • :褐藍子魚 S. fuscescens
  • 分布區域:西太平洋
  • 英文名: Australian Faunal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經濟價值,相關,

形態特徵

本魚體側上褐綠,下為銀白;雜以白微帶淺藍的圓斑。
褐藍子魚褐藍子魚
沿體縱軸排列成行。
側線下,斑點大,成6行,側線以上,斑點小,排列約成18至20行。
背鰭臀鰭鰭棘部具明顯缺刻。
尾鰭在幼魚時期成淺凹形,成魚則呈淺叉形。
受驚嚇時:體色變成暗棕、灰棕和白色交雜。
背鰭硬棘13枚、軟條10枚;臀鰭硬棘7枚、軟條9枚。
體長可達40厘米。
鰭棘有側溝,會分泌毒液,被刺傷會麻痹。
同屬的另一個種長鰭藍子魚(學名:Siganus canaliculatus,也稱臭肚、象魚)與此品種相似,但色不同。

生長環境

本魚棲於平坦底質淺水或珊瑚礁,於高緯度地區,則棲息於岩礁區或淺水灣。
褐藍子魚
食物以各種綠藻或小型甲殼類為主。
生活水深1至50米。

分布範圍

本魚西太平洋區,包括斯里蘭卡印度安達曼海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台灣、越南、中國沿海、印尼、紐幾內亞、澳洲、密克羅尼西亞帛琉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諾魯索羅門群島斐濟群島新喀里多尼亞海域
褐藍子魚

經濟價值

泥鯭曾經算是下等價錢的“食用魚”,不能上大桌,即是不會出現於喜慶宴會的選單之上,因此香港有一句俗語“泥鯭充石班”。
而泥鯭粥已經是香港美食之一,名揚日本及東南亞,因為新鮮的泥鯭魚肉本身十分鮮美,清蒸加醬油和熟油已經很好味,或者煮湯加薑片,也很醒胃。澎湖的烤臭肚魚乾和酸瓜臭肚是當地著名的食品。

相關

鯭的: 是的士之某種經營方法,又稱“釣泥鯭”,可以收集同一路線的乘客,進行集體運輸。在香港法例之下,泥鯭的是非法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