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對於複合型三角洲平原來說,由於水系格局、水文條件不同和沉積相類型的差異,泥炭形成的環境和堆積的方式是有差異的。對樹枝狀河系來說,在泥炭聚集期間,由於間或受到潮汐作用的影響,使泥炭沼澤發育的持續性受到破壞,所以其中的煤層分岔多、層數也多,但單層厚度都不大,而在網結狀河系中,由於海洋鹹水涉及不到,淡水條件占絕對優勢,有利於沼澤蕎本植物的生長和泥炭沼澤的長期發育,形成了淮南煤田厚度較大,且分布最為穩定的主採煤層C13-1煤。
沉積過程
三角洲平原上不同河系內部的沉積相組合差異對煤厚變化及煤的組分特徵起著控制作用。樹枝狀河系的沉積格局是由分流河道、天然堤和分流問灣、分流同漫灘或按湖的共生組合構成的,並且這個沉積格局南面臨海,因而形成了聚煤的良好場所。在這兩個分流河道之間,依次對稱出現的是河道沉積、河道邊緣沉積和濕地沉積,中間是分流問灣或河漫湖沉積。堤岸地帶因經常暴露於水而之上不利於植物遺體的保存,故形成的煤層較薄,其煤岩組分中絲炭化組分含量高。河漫湖或分流間灣又因水體太深不利於植物的生長,形成的煤層厚度亦不大,但煤岩組分中鏡質組含量高,所以最有利的成煤地帶是它們之同的濕地地帶因此在樹枝狀河系中形成的C11-2煤層其厚煤區多沿樹枝狀河系的分流河道兩側放射狀分布。
水系格局及水文條件
網結狀河系所處部位的地形極其平緩,因此網結狀河流的格線中心湖泊極其少見,或有亦是水體極淺的河漫湖,廣布的是越岸河漫灘沉積。在地殼運動處於穩定並具有下降趨勢的過程中,河漫灘沼澤化並長期發育,這就導致了形成沼澤類型。這個模式中最有利的成煤部位是漫灘地帶,這是因為在網結河系中,河床的水位高於漫灘的平均高度,其漫灘比堤岸更易沼澤化之故,因而在網結狀河系中形成的C13-1煤層的厚煤區都位於網結狀河的格線中心,並且在該部位其煤岩組分中鏡質組含量最高,這與樹枝狀河系的聚煤模式有較大的差異。因為地殼運動的長期穩定並具下降趨勢,致使漫灘沼澤化的範圍越來越大,最後遍布全區。但因沼澤化的時間有先後和長短之別,故各地煤層厚度亦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