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腹鱘

裸腹鱘

裸腹鱘俗名“ 鱘鰉魚” ,原產黑海裏海鹹海流域,前蘇聯在1933-1934年將其引入巴爾喀什湖,現已進入我國伊犁河水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裸腹鱘
  • 拉丁學名:Acipenser nudiventris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分布區域:中亞地區
  • 命名人:Lovetzky
形態特徵,保護現狀,產地分布,經濟價值,

形態特徵

主要特徵和施氏鱘相同。第1鱘弓鰓耙 15-20枚。體側骨板多於58枚。
裸腹鱘
大型底層洄游性魚類,長可達2米,生命的大部分時間在海岸區度過。12-14年性成熟,5-6月份產卵,不是每年繁殖。幼魚是以昆蟲幼蟲為食,成年個體以軟體動物和魚類為食。肉和卵均為食中珍品。
肉質鮮美無比的裸腹鱘有可能要從新疆伊犁河永遠消失。

保護現狀

裸腹鱘(Acipenseriformes)在分類學上屬硬骨魚(Actinopterygii),又因其內骨骼多為軟骨,體表多被覆著硬鱗亦將其列為軟骨硬鱗類(Chondroslei)。鱘形目魚是現在地球上生活著的魚類中最原始的類群。它們的化石最早發現於中生代三疊紀(大約兩億年前)的地層,很多種類在地球的演變的長河中滅絕了,只有極少數殘存至今,而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目前全世界已為人們認識的共有25種,其中我國分布的有8個種。在我國的遼寧和河北也曾於晚侏羅紀到白堊紀地層中發現過它們的化石。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豐富多彩,裸腹鱘的種類和數量都比較豐富,分布範圍廣泛,北自黑龍江、額爾齊斯河,南到珠江,以及我國沿海大部分近岸海區都曾有過它們的分布記錄,只是隨著緯度的降低,其種類和數量都略有減少。
鑒於博斯騰湖烏倫古湖都設有常年禁漁區和禁漁期,伊犁地區漁政部門建議每年5月15日至6月30日劃定為伊犁河魚類繁殖保護期,在此期間禁止一切漁具下河作業。
新疆自治區已正式將裸腹鱘列入重點保護一類水生野生動物名錄中。

產地分布

裸腹鱘又稱“鱘鰉魚”,是伊犁河特有魚種。伊犁河是國內唯一有裸腹鱘生長的河流,裸腹鱘在全世界僅自然分布於歐洲的黑海、裏海鹹海水系,數量很少。
裸腹鱘
伊犁河是新疆最大的國際河流,其上游有特克斯河、鞏乃斯河、喀什河三大支流,支流河段水流湍急,多為卵石河床,是一些魚類的產卵場所;伊犁河作為連繫中哈水系的紐帶,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河內魚類組成自然交流,互相擴散,表現出了明顯的亞歐種類混合特徵,已完全不同於長江水系的品種。
在伊犁河現有的44種魚類中,其中土著魚類12種,移殖擴散魚類17種,引進養殖魚類15種,一些移殖魚類已經成為伊犁河特有魚類。1933年至1934年開始在伊犁河定居、繁殖衍生的裸腹鱘,全身呈長紡錘形,外披五縱行骨甲,體長一般在1至2米之間,魚質豐厚,細嫩多脂,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國際市場上久負盛名的名貴水產品。其魚卵加工製作的魚籽醬,營養豐富,享譽歐洲市場。除去裸腹鱘外,還有歐鮎,歐鮎個體大、生產快,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的經濟魚類。原蘇聯漁業工作者僅於1957年移殖23尾放於巴爾喀什湖後,1965年即繁殖生長成群,是歐洲各國池塘混養的優質魚種。幾年前我國曾支付重金從歐洲引種,殊不知在伊犁河中就有歐鮎。裸腹鱘、歐鮎不僅為我國的魚類增添了新的品種,更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黑龍江省在伊犁河收集鱘魚籽加工後,每百克創匯高達50美元。

經濟價值

由於裸腹鱘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成為人們爭相捕撈的目標,往往捕到一條便成為萬元戶,這使裸腹鱘還未能給伊犁各族人民造福,便難逃厄運,遭到了滅頂之災。
撫遠縣鱘鰉魚繁殖基地撫遠縣鱘鰉魚繁殖基地
80年代,伊犁河平均每年可捕撈40噸,但到了90年代末,僅有百尾上下。霍城縣三道河口一帶是伊犁河漁業生產的主要地點,河道長約20公里,主要捕撈溯河產卵的魚群,當溯河產卵的魚群剛進入國境河段,便遭到數以百計的網具攔截,漏網者很少,對魚類資源破壞極大。當地漁民介紹說,1991年裸腹鱘每公斤售價不到15元,到1993年漲到了40元。1994年90元,1996年為180元,1997年210元,今年則達到了300元,並且付了錢還拿不到貨,需要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捕撈到。農四師63團場8連捕魚區過去一網最多時可捕撈到5至6噸魚,現在降到了不足20公斤,就連過去最常見的鯉魚也要三四網下去才能捕到一條。
裸腹鱘裸腹鱘
裸腹鱘性成熟晚,雄體需12年,雌體為14年,其存活量極低,理應嚴禁捕殺未成年的幼體。在哈薩克斯坦,每當漁民捕到幼魚或產卵的親魚時,都能自覺地將其重新放流。相比之下,我們的漁民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很少能做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漁業資源繁殖保護暫行規定》明確要求伊犁河捕撈魚網網目不得小於8厘米。然而筆者看到大多數魚網網目都小於這一規定,其中最小的僅有3厘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