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學院是隸屬總裝備部的正軍級軍事院校。創建於1978年,前身是“國防科工委指揮技術學院”,1999年第十四次全軍院校工作會議後更名為“裝備指揮技術學院”,2011年第十六次全軍院校工作會議後更名為“裝備學院”。
概況
學院以"嚴謹、求實、奮進、獻身"為校風,強調體現部隊特點,辦出軍校特色。堅持為部隊建設服務,主動適應武器裝備建設和科研試驗任務發展的需要,已基本形成了以指揮為重點,以技術為基礎,指揮與技術相結合;以培養中、初級裝備管理幹部和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特色,研究生、本科、大專學歷教育多層次相合的培訓體制。
學院現設有基礎部、裝備指揮系、試驗指揮系、試驗工程系、測量控制系、電子工程系、靶場管理系7個系(部)。以指揮為重點,以技術為基礎,以指揮與技術相融合為辦學特色,構建起以軍事裝備、軍事航天、軍事信息為優勢的學科專業體系,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覆蓋軍事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理學、法學6個學科門類中的15個一級學科,現有2個
博士後流動站、4個博士點和24個碩士點,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和7個軍隊重點學科,可以開展在職人員以
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工作 學院教學設施完備,科研環境優越。配備先進的測試發射、航天測控、光電跟蹤測量、指揮控制和通信等 另外,在裝備指揮軍事領域和航天工程等5個工程領域分別具有軍事碩士和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大型現代化教學設備。學院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4個軍隊重點實驗室;建有作戰實驗中心、航天研究中心、裝備保障實驗室、運載火箭測試發射試驗室、太空飛行器系統實驗室、雷射推進實驗室、電子對抗實驗室、空間光電實驗室、裝備採辦信息化實驗室等一批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實驗室;建有萬兆主幹頻寬校園網和國家數字圖書館分館;《
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是軍事學核心期刊,進入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
規模
學院編制教員總數為680人,現有教員676名,其中教授37名,副教授114名,共有30名專家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有30多名專家當選為全國學會理事以上職務。
學院占地800畝,建築總面積20多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用房包括教學樓、實驗樓、綜合樓、階梯教室、衛星地球站、特裝陳列室,設有各類教室、實驗室100多個,包含9個多媒體教室、4個語音室等。並建有電子實驗中心、計算中心、教育技術中心等大型教學實踐環境。
學院建有29個教研室、24個實驗室和電子實驗中心、計算中心、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中心、電化教學中心。有各類電子計算機800多台(套),各類電子儀器4000多台(套);有火箭控制、無線電遙測、光電跟蹤、雷達、程控交換機、數字通信和
衛星通信地球站等大型現代化設備。電教中心配有先進的視聽設備及語音教室。建有先進的校園網,圖書館具有先進的視聽、複製、電子閱覽室等技術服務,有配套的軍事、文化、體育設施。?
軍事體育訓練場地現有各種訓練、運動場地92100m2, 其中包含田徑運動場、
風雨操場、佇列訓練場、射擊場、標準足球場、露天器械場、障礙場各1個,籃球場13個。
學院設有試驗指揮、電子技術、測量控制、試驗工程等系。有
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大學本科、專科四個層次,本科各專業均招收男、女應屆高中畢業生(學院只招收外語應試語種為英語的考生)。專業設定以航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線,以運載火箭、衛星和高技術武器試驗中的指揮系統、測試發射系統、測量控制系統、通信系統為背景,本科設有試驗指揮、飛行器測試發射工程、計算機及套用、航天測控工程、
信號與信息處理、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作戰指揮學、軍事通信學和軍事運籌學等7個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院建成了以千兆“以太”網為主幹的校園網,通過ISDN專線連通情報所科技情報電子化網路,並接入國際網際網路。校園網設計信息點921個,具有內(軍網)、外(民網)兩個物理上相互隔離的網路,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為學院教學、科研、管理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方便快捷的技術服務。
管理機制
學院堅持“突出重點、辦出特色、狠抓質量、開放辦學”的原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建設和發展具有明顯優勢和鮮明特色的學科專業、研究方向和實驗室,逐步形成了面向部隊、服務國防科研試驗和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的辦學方向特色;形成了指揮與技術相結合,突出指揮的學科專業特色;形成了以信息技術為主攻方向、以軍事航天和軍事裝備為主要領域的科學研究特色;形成了從嚴治校、嚴謹治學、嚴於部隊、高於部隊的學院管理特色。
學院各學科專業的教學科研裝備能夠滿足教學基本需要,擁有軍事航天和戰略武器試驗指揮模擬訓練系統。投資2557萬元為航天測試發射工程建設大型運載火箭測試發射系統。以航天測控為主要方向的通信信息系統和信號信息處理學科擁有450-3、Y7-1及YQ110遙測遙控設備、156短基線干涉儀、160C電影經緯儀。SX-2000S程控交換機、SCPC
衛通站、VSAT小站等特種裝備,為軍事通信學科提供了比較完備的教學科研環境。
科研成果
學院擁有一支熱愛教育事業,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共有教師7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0餘名。
學院重視加強基礎教學,積極組織學員參加北京地區高校各類基礎課競賽,歷年均取得優異成績。學院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學員中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製作競賽活動和文化活動,提高學員全面素質。學有
餘力者可輔修計算機等專業系列課程,優秀本科畢業生可以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學院建有軍事航天研究中心、軟體工程研究中心、測控工程研究中心、GPS研究中心等四個研究中心。先後承擔國家“863”高技術課題、國家“九五”攻關課題、“921”
載人航天工程課題、全國社科基金課題、國防預研課題、全軍模擬器材項目和軍事科研課題等。共完成科研項目300多項,有162項成果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
國家發明獎、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成果59項;獲優秀教學成果獎55項;出版各類專著79部,年平均在國際、全國、全軍學術刊物或會議上發表論文160多篇,其中國際交流20多篇。
展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形成了“軍事航天”、“GPS套用”、“
航天測控系統工程”、“
軟體工程”等若干有穩定研究方向的研究中心。已完成科研項目400多項,其中獲國家專利10項。
主要專業
試驗指揮
通信工程
無線電遙測遙控
宇航通信
常規兵器試驗設備
試驗工程建築
試驗特裝管理
試驗指揮(本科)
培養目標:從事航天、戰略武器及常規武器試驗系統工作,以技術為基礎,指揮與技術相結合的複合型試驗指揮幹部。
招生對象:地方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
學制:四年。
畢業學員適於在部隊從事試驗指揮系統的運行分析和組織管理工作。
飛行器測試發射工程(本科)
培養目標:從事航天飛行器和運載火箭測試、檢查和發射控制工作,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幹部。
招生對象:地方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
學制:四年。
畢業學員適於在總裝備部所屬部隊從事航天飛行器測試檢查、發射控制工作。?
計算機及套用(本科)
培養目標:從事計算機系統運行、分析、維修、管理及計算機套用研究、設計,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工程技術幹部。
招生對象:地方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
學制:四年。
畢業學員適於在總裝備部所屬部隊從事計算機系統運行、分析、管理和研究、開發工作。
航天測控工程(本科)
培養目標:從事航天無線電測控系統研究設計、運行分析、組織管理和測控設備的使用、維護和管理,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幹部。
招生對象:地方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
學制:四年。
畢業學員適於在總裝備部所屬部隊從事航天無線電測控系統的研究論證和測控設備的使用、維修、管理工作。
通信工程(本科)
培養目標:從事國防科研試驗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研究設計、運行分析、組織管理和通信設備的使用、維修、管理工作,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工程技術幹部。
招生對象:地方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
學制:四年。
畢業學員適於在總裝備部所屬部隊從事試驗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研究開發,以及試驗通信設備的使用、維修、管理工作。
電子測量與儀器(大專)
培養目標:從事
電子測量儀器和自動化測試系統、非電量檢測系統的使用、維修、管理,獲得工程師初步訓練的工程技術幹部。
招生對象:地方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
學制:三年。
畢業學員適於在總裝備部所屬部隊從事太空飛行器、飛彈測試和計量工作。
試驗場機電設備(大專)
培養目標:從事試驗場通用機電設備的安裝、調度、使用、維修和管理,獲得工程師初步訓練的工程技術幹部。
招生對象:地方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
學制:三年。
畢業學員適於在總裝備部所屬部隊從事試驗場通用機電設備安裝、調試、使用、維修、管理工作。
光電測量設備(大專)
培養目標:從事太空飛行器和武器試驗光電測量設備和系統的使用、維修、管理,獲得工程師初步訓練的工程技術幹部
招生對象:地方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
學制:三年。
畢業學員適於在總裝備部所屬部隊從事太空飛行器和武器試驗光電測量設備的使用、維修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