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廷梁

裘廷梁

裘廷梁(1857-1943)別字可桴。江蘇無錫人。清末光緒舉人。他是倡導白話文運動的先驅。戊戌變法前後,編輯《白話叢書》。1898年創辦《無錫白話報》,極力提倡白話文,進行文體改革,同年他在《蘇報》上發表著名論文《論白話為維新之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裘廷梁
  • 別名:可桴
  • 出生地:無錫城內沙巷
  • 出生日期:清鹹豐七年(1857年)
  • 主要成就:“梁溪七子”之一
裘廷梁,又名可桴,宇葆良,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舉。會試落第後,致力於開通民智和變法維新的宣傳。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前後,他向世人熱情推薦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參與春源茶館的聚會,議論時政,主張維新變法。他認為要富國強民,必改千年愚民的傳統,須改變開發民眾智力。為此他於是年閏三月創辦《無錫白話報》(後改名為《中國官音白話報》),以通俗的文字向人們介紹俄皇彼得變法、日本明治維新的歷史故事和科學普及知識。百日維新失敗後,被迫停刊。他積極支持無錫最早的新式學堂俟實學堂、三等學堂、東林學堂的開辦。光緒二十七年參加留日學生邑人楊蔭杭組織的勵志學會,任會長。光緒三十年,無錫成立錫金學務公所,被推為總董。他主持恢復俟實、東林和三等學堂,並設立四城國小、樂歌補習所和初等師範學堂。繼而大興辦學之風,3 年間創辦新學堂數十所,入學人數增至2800餘人。光緒三十一年,又贊助競志女學“天足會”的活動。光緒三十四年,無錫籌備地方自治,他以士紳資格參與錫金兩縣17市鄉的劃分工作。宣統元年(1909年)錫金城廂自治公所成立,被推為總董;宣統二年無錫市自治公所成立,被市議事會選為總董。
青年裘廷梁青年裘廷梁
辛亥革命興起,無錫光復。裘廷梁任錫金軍政分府民政部部長。他不贊成暴力手段,3天后即辭職。後取《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之意,改名“可桴”,舉家遷居上海。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他主張與蘇俄締約。民國7 年(1918年),其老友俞復在上海組織“靈學會”,創辦《靈學雜誌》,請其作序。他認為封建迷信毒害青年,因而拒絕。是年無錫縣署聘他為縣誌總編纂。20年代初,新文化運動引發了白話文、文言文之爭,裘廷梁提倡白話文,與主張文言文的學者錢基博等反覆論爭,民國10年1月27日在《新無錫》報上發表致錢基博的公開信,批駁錢的觀點。他熱情贊助錫社等進步青年社團在無錫推進平民教育的活動。民國15年捐壽儀數千元作為無錫舉辦民校的經費。九一八事變後,他擔憂國家命運,呼籲政府發展科技、加強國防力量。民國26年10月日軍侵占上海後,他以悲憤的心情作詩描述敵占區的一片淒涼景象,控訴日本侵略者和漢奸的滔天罪行。民國32年12月8日病故於上海,終年86歲,遺作有《可桴文存》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