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白話報

無錫白話報》,無錫第一張報紙,江蘇最早的白話報,以新聞和譯文為主,在欄目安排上,《無錫白話報》主要欄目有“五大洲郵電雜錄、中外紀聞、無錫新聞、海國叢談、洋報藥言、海國抄喻、史地知識”等專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無錫白話報
  • 語言:白話
  • 類別:中外紀聞、無錫新聞、海國叢談、洋報藥言、海國抄喻、史地知識
  • 出版周期:五日刊
基本概況,辦報方針,報紙欄目,

基本概況

無錫人裘廷梁為主要創始人。裘廷梁,又名可桴(民國後改的),字葆良,1857年生於無錫城內沙巷,早年為“梁溪七子”之一。出身仕宦。1885年鄉試中舉,入京會試,兩次不中,逐絕意科舉,致力於開通民智和變化維新的宣傳。裘認為,“救國之圖,莫過要於文字革命”。賴光臨評價說,在甲午之後,熱心倡導白話文章,首推裘氏一門。光緒廿三年(1897),裘到上海,力請汪康年增設“淺報”,但未果。第二年(1898年5月11 日)裘和同鄉顧述之、吳蔭階等人創辦《無錫白話報》(一說是裘和顧述之、吳蔭階、侄女裘梅侶等共同發起組成了我國第一個白話學會,由這個學會創辦《無錫白話報》。一說是和於友人丁梅軒及侄女裘梅侶創辦)。裘毓芳主持編務。
無錫白話報》館址設在無錫城沙巷9號裘氏家宅(一說設在無錫沙巷)。報紙為五日刊,木刻活字和毛邊紙印刷,初期每冊10多頁,每頁28行,每行25字,計萬字左右,以後擴充為20多頁,書頁式,16開線裝本。第5-6期合為一期改名為《中國官音白話報》出版,面向全國,每兩期合出一冊,每冊28頁,逢初一、十一、二十一出版。據該報聲稱,改名的原因是,這種白話不同於無錫土白(吳語),而且該報不專為無錫而辦,是要“以號召全國”。

辦報方針

裘氏叔侄辦報目的明確,宣傳維新變法。《無錫白話報·序》(裘廷梁)一文的開頭部分就說:“無古今中外,變法必自空談始。故今日中國將變未變之際,以擴張報務為第一義。”又說:“謀國大計,要當盡天下之民而智之。”而“欲民智大啟,必自廣學校始,不得已而求其次,必自閱報始。報安能人人而閱之,必自白話報始”。又說“每縣自設一報,侵淫遍於十八行省,而後民智大開耳。”在19-20期合刊的《中國官音白話報》上,裘廷梁在《論白話為維新之本》一文明確提出“崇白話而廢文言”。他說,“有文字而不得為智國,民識字而不得為智民”,“此文言之為害矣”。白話具有省目力、除嬌氣、免枉讀、保聖教、便幼學、練心力、少棄才、便貧民。他還總結道“愚天下之具莫文言,智天下之具莫白話。”“文言興而後實學廢,白話行而後實學興,實學不興,是謂無民”。(他的觀點是對黃遵憲語言文字合一理論的一個發展。)可見,裘氏把白話報作為維新之本,作為廣開民智的一種輿論武器。
《無錫白話報》的任務,裘氏的定為三項:“演古、演今、演報”。他說,“一演古,曰經、曰子、曰史,取其足以扶翼孔教者,取其與西事相發明者。二演今,取中外名人撰述之已譯已刻者,取泰西小說之有雋理者。三演報,取中外近事,取西政西藝,取外人論說之足以藥石我者。談新述故,務擷其精,間涉詼諧,以博其趣。”。

報紙欄目

編排分前後兩部分:前面以新聞為主,後面是主要的,即用白話演繹的書報文章。因為這類文章一般較長,所以多是分期連載。新聞欄目有“中外紀聞、無錫新聞、海國叢談、海外奇聞、五大洲郵電雜錄”等,內容大多是鼓吹變法、提倡女學、推廣白話三個方面,此外還兼載工商情況和一些小品文。自第13、14期合刊起,增闢“上諭恭注”一欄,主要連載光緒皇帝下令變法的諭旨,如開辦京師大學堂、變通科舉章程,開設經濟特科、鼓勵臣民上書言事等。到第24期,該報發表的詔諭就有20條。在對詔諭的選擇上,編者選擇其中推行新政、新法的部分加以編譯,為維新運動造輿論。此外,大量刊登譯文是該報的又一大特色,其中不少出自裘毓芳之手。裘毓芳的國學根底深厚,又精通外文和白話文,因此她的譯文既忠於原著又流暢通俗。戊戌變法失敗後不久,該報即告停刊,現存該報的最後一冊是1898年9月16日出版的第23期、24期合刊。(一說,該報於1998年八月21日停刊,供出版28期,另有一張大開張的《無錫白話報》,同年7月初六出版,館址在城內沙巷。未署創辦人姓名,原擬逢周一出版,後是否繼續互辦不詳。)目前,上海圖書館藏有原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