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婚
男子長到十五歲至十六歲時,若看上誰家姑娘,就用哈達請兩個媒人,帶一瓶繫上紅頭繩的酒和哈達(哈達數多少按女方長輩的人數而定,給女方父母獻的哈達需一條連在一起的見方哈達,也稱二連哈達,裕固語稱哈達為“拜立克”),到女方家說親。媒人到女方家講明來意,女方家長(也叫家主,一般指父母、兄長)如果同意這樁婚事,就收下“拜立克”和酒,雙方再通過媒人互換“拜立克”,這就意味著婚事有商量的餘地。如果女方家拒不接受禮品,那這樁事絕對無望,不必再求。
許親
女方家主收下見面札後,男方媒人和戶族中能言善辯者五、六個人,前去女方家磋商彩禮。女方家一般說不顧男方“家境窮富好壞,向男方家索要彩禮。按古老的規矩辦事,先要一百二十種彩禮:
珍珠、瑪瑙不能少,海貝、玉石不能少,三圈項鍊不能少,頭面、耳環不能少,揭子、佩刀不能少,彩色手絹不能少,寶石戒指不能少,綢袍、棉衣不能少,緞襖、襪子不能少,細牛皮靴子不能少,被子、褥子不能少,白氈、沙氈不能少,枕頭、毛巾不能少,腰帶、衣料不能少,繡花針、線不能少,羊毛、駝絨不能少,牛毛繩子不能少,牛皮、羊皮不能少,狐皮、猞猁皮不能少,箱子、佛匣不能少,茶鏡、水鏡不能少,白面、大米不能少,黃米、小米不能少,青棵炒麵不能少,酥油、清油不能少,曲拉、奶皮子不能少,茶磚、鹽巴不能少,黑醋、調料不能少,美酒、鼻煙不能少,白糖、紅糖不能少,冰糖、葡萄乾不能少,鎖陽、蘑菇不能少,紅棗、沙米不能少,沙棗、雞蛋不能少,農人的爪果不能少,各種的蔬菜不能少,鍋、碗、筷子不能少,盤、碟、勺子不能少,酒壺、茶壺不能少,酒杯、酒盞不能少,水桶、奶桶不能少,菜刀、擀杖不能少,馬鞍、韁繩不能少,馬釁、馬釵不能少,褡褳、鹿鞘不能少,肚帶、馬鈴不能少,馬鐙、紅穗不能少,馬銻、馬掌不能少,馬贍、被鞘不能少,口袋、土布拉不能少,剪毛剪子不能少,燈盞、燈油不能少,繡花布靴不能少,繡花荷包不能少,鼻煙壺蘆不能少,氈爸袍子不能少,五色綢帕不能少,銅元、麻錢不能少,金、銀寶貝不能少,牛、羊、馬、駝不能少,蜃香、鹿茸不能少、火槍、弓箭不能少,燒饃、油稞子不能少。
等女方提完所要彩禮之後,男方必須先一一接受,因為這是古老的規矩和禮節,男方不得當場要求減少。女方見男方答應條件之後,便同意許親,表示只要將一百二十種彩禮送全,就答應將姑娘儘快送往男家。
說親
男方雖然已經答應給女方送夠一百二十種禮物,但實際上雙方都明白,是不容易辦到的。於是,男方家就多次前往女方家說親,給女方父母獻上哈達,請求減少禮品數額。特別是一些根本無法得到的禮物,如金、銀、寶貝之類,男方就再三磕頭作揖,苦苦懇求女方寬容。這樣再三登門,每次女方都酌情減少幾樣,一直減到男方力所能及的程度後,雙方則一言為定,再不能變化。一門親事說定,少也得二十幾種禮物,多則五、六十種。
定婚
根據事先商定男方給女方送清禮物之後,兩家請來本部落的喇嘛,為新郎、新娘算卦決定結婚的良辰吉日。算卦的依據是新、新娘的年齡、屬相。在選定結婚吉日的同時,還要算出新娘戴頭儀式、從娘家出發、新娘到婆家、新婚夫婦拜天地、人新房、新娘第一次生火、回門、出牧等時辰,這些時辰都要一次嚴格地確定下來。然後,不管春、夏、秋,冬,下雨、落雪,都風雨無阻,意思是上夭和佛爺的旨意誰都不得違抗。
選人
結婚吉日選定之後,男女雙方家開始籌備。事先雙方要獻哈達請好“總東”、“副總東”各一人。“總東”不但要指揮婚禮儀式的進行,還要會說唱婚禮歌、敬酒歌和婚禮形成的古老傳說。男女雙方家還要各請一人為“巴東”,專管、酒、糖、茶、肉、菜、麵食的計畫和使用,還要請“東家”若干人,多則十八人,少則八人,遞煙遞茶敬酒端飯菜“東家”里又有一位懂規矩的年長者為東家總管;還要請“待月池”若干人,專為燒菜、做飯、煮肉等而設。女方壓要請“待爾池”二人,專為服侍陪伴新娘。男方也需要為新郎請一伴郎。
兩堆火裕固族婚俗
兩堆火裕固族婚俗之一。過去,當把新娘迎娶到新郎家門前時,要在門前燃燒起兩堆火,讓新娘和送親的人都從兩堆火中間通過,以火辟邪。這種婚俗來源於神話傳說,在除妖的年輕人中,妻子不小心滅了火,惹來三頭妖,使丈夫喪命,自己也受了傷。後來、妻子砍死垂死掙扎的三頭妖,為丈夫報了仇。這就誕生出以火辟邪的婚俗。三支箭裕固族婚俗之一。過去,當把新娘迎娶到新郎家門時,新郎要向新娘射三支柳條箭,射中為吉利。這種婚俗來源於神話傳說。
在神話除妖的年輕人中,妻子招來三頭妖,丈夫趕來後,射出三支箭,一箭射掉三頭妖的一個頭,三箭全中,救了妻子的命。從此沿襲出新郎射三支箭的婚俗。約達曲戈裕固族婚俗之一。裕固語“約達”為羊小腿,或稱羊乾巴骨;“曲戈”為憑證、約束。“約達曲戈”即以羊小腿為婚約憑證,過去,在裕固族的婚禮上,新娘要給新郎送一個略帶點羊毛的羊小腿,以作婚約憑證;客人要唱《約達曲戈歌》,大意是預祝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共同吃完“約達”的肉,才能入睡。這種婚俗,來源於阿斯哈斯的神話。當兩位罕王為兒女具辦婚禮時,鮑爾得罕王說:“這羊乾巴骨是新郎新娘最好的結婚證據。你們看,大頭是黃色,正是金子的顏色;小頭是青色,正是銀子的顏色;上面那厚厚的肉,正是新女婿穿長袍、套短褂的象徵。”從此,留下了“約達曲戈”的婚俗。青白阿堤裕固族婚俗之一。
裕固語“阿堤”為馬,意即新郎騎青馬、新娘騎白馬。這種婚俗來源於神話“王子和公主的故事”。神話中的王子和公主實現了部落和解、民族統一、夫妻團圓,感動了龍王。龍王派遣小青龍和小白龍下凡,將一條青綢子搭在王子的雙肩上,一條白綢子搭在公主的雙肩上,邀請王子和公主到龍宮觀賞,以示慶賀。而後,小青龍馱著王子,小白龍馱著公主,一同到了龍官,接受了龍王的美好祝願。後來,人們以青馬披掛青綢、白馬披掛白綢,代替小青龍和小白龍,由此沿襲出新郎騎青馬、新娘騎白馬的婚俗。戴頭面裕固族的古老婚俗儀式。“頭面”指新娘戴在胸前、背後的飾物,用珊瑚、瑪瑙、海貝、珍珠鑲織而成,同信仰伊斯蘭教諳民族的“頭面”有區別。戴頭面時,姑娘的舅舅要唱《
戴頭面歌》,歌詞是向姑娘祝賀一類的內容。這種古老的婚俗,相傳由女英雄薩爾阿瑪坷的神話而來。很久以前,裕固族白頭目的大管家挑起了白,頭目與異族的戰亂,並且暗通異族,企圖奪取頭目職位。當白頭目被打敗後,妻子薩爾阿瑪河率領府中的娘子軍殺敗了異族,挫敗了大管家的陰謀。後來,薩爾阿瑪珂被大管家暗害身亡。
裕固族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女英雄,姑娘
出嫁必須戴頭面:胸前的紅色珍珠,表示要護住薩爾阿瑪坷的乳房,背後的白色海貝,表示要護住薩爾阿瑪珂的白骨;帽尖上的紅纓穗,表示薩爾阿瑪珂的鮮血水存。祭天神、灶神裕固族婚俗之一。這同我國北方漢族地區新娘做“試手面”相類似,而又有不同特色。婚禮的當天晚上,婆家就為新娘準備好了乾草、乾柴、乾糞、奶子、水、茶葉、酥油、妙面、曲拉等。第二天,新娘必須趕早起床,一個人進入廚房,點著火,叫“生新火”。然後再向灶火里扔些酥油、炒麵、曲拉,一方面使火燒得更旺,茶燒得更快,表示新娘能幹;另方面是以此祭灶神、天神,保佑新娘成為能幹的家庭主婦。生起新火後,搭上新鍋,燒好新茶,由新郎請來全家老少,新娘按輩分大小,依此敬新茶,表示新娘已經成為家庭主婦。
出牧裕固族婚俗之一。這是裕固族舊有的婚禮習俗中的最後一項。當婆家招待完客人之後,新娘要按照喇嘛選定的吉日、時辰、方向,放牧二至三天,要親自數牛、數羊、數馬,並且在放牧期間捻一桿線,拾一捆柴,一方面表示新娘能幹、勤儉;另方面是告諸山神,這一家添了新人,並且開始放牧、治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