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瓜屬

裂瓜屬

裂瓜屬(學名:Schizopepon Maxim),葫蘆科,8種,產印度至中國,中國全產。產西南部及東北部。攀援、被毛草本;卷鬚2裂;葉具柄,闊卵狀心形,5-7裂或5-7角;花小,兩性,全部單生於葉腋內;萼5裂,裂片長橢圓形;花冠輪狀,5深裂;雄蕊3枚,疏離;子房闊卵形,3室,每室有胚珠1顆由室頂倒垂,很少2顆;花柱短,粗厚,柱頭6-8裂;果肉質,卵狀,短尖,因隔膜消失而變為1室,有種子1-3顆,由室頂3瓣裂達基部,果瓣內卷,將種子彈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裂瓜屬
  • 拉丁學名:Schizopepon Maxim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葫蘆目 Cucurbitales
  •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 亞科:葫蘆亞科
  • :馬瓜兒族 Trib. Melothrieae
  • :裂瓜屬
  • 分布區域:分布於亞洲東部至喜馬拉雅
  • 命名者及年代:Maxim,1859
  • 亞族:裂瓜亞族 Subtrib. Sicydiinae
形態特徵,分布情況,下級分類,模式種,

形態特徵

攀援草質藤本;莖、枝纖細而柔弱。卷鬚分2歧;葉具長柄,葉片卵狀心形或闊卵狀心形、稀戟形,基部彎缺深,邊緣有不規則鋸齒,通常5-7淺裂至中裂或稀不分裂。
花小型,兩性或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兩性花或雄花生於伸長的或稀短縮的總狀花序上;雌花單生或稀少數花生於縮短的總狀花序上,雌雄同株時則雌花和雄花同序而僅1-2朵生於花序的下部;花萼筒杯狀或鐘狀,裂片5,披針形或鑽形;花冠裂片5,白色,卵形;雄蕊3,分離或各式合生,花絲短,花葯1枚1室、2枚2室,藥室直,藥隔不伸出或顯著伸出成錐形;子房卵形或圓錐形,3室或不完全3室,每室具1枚下垂生胚珠,胚珠附著於室的頂端或近中部,花柱短,自中部或幾乎達基部3深裂或極稀5裂,柱頭稍膨大,2裂。
果實小型,卵狀或圓錐狀,平滑或有小疣狀突起,先端急尖或長漸尖成喙狀,成熟後自頂端向下部3瓣裂或不開裂,具1-3枚種子。
種子下垂生,卵形,扁壓,邊緣有不規則齒。

分布情況

裂瓜屬8種2變種,分布於亞洲東部至喜馬拉雅。中國全部種類均產,分布東北、華北、華中到西南,以西南部種類最多。

下級分類

新裂瓜亞屬 Subgen. Neoschizopepon A. M. Lu et Z. Y. Zhang
喙裂瓜亞屬 Subgen. Rhynchocarpos A. M. Lu et Z. Y. Zhang
裂瓜亞屬 Subgen. Schizopepon.

模式種

裂瓜 S. bryoniaefoliusMaxim.
一年生攀援草本,長達2-3米;枝細弱,近無毛或疏被短柔毛。卷鬚絲狀,中部以上2歧,無毛;葉柄細,有時被短柔毛,與葉片近等長或稍長,長4-13厘米;葉片卵狀圓形或闊卵狀心形,膜質,長6-10厘米,寬5-9厘米,邊緣有3-7個角或不規則波狀淺裂,具稀疏的不等大的小鋸齒,有時最下面的兩個裂片靠合,葉片先端漸尖,基部彎缺半圓形,深1-1.5厘米,寬1.5-2厘米,掌狀5-7脈,小脈成網狀,兩面光滑或因剛毛基部斷裂殘留成疣狀凸起,有稀疏的短柔毛。花極小,兩性,在葉腋內單生或3-5朵密聚生於短縮的花序軸的上端,形成一密集的總狀花序,花序軸纖細,被微柔毛,長1-1.5厘米;單生花的花梗長0.5-1厘米,生於花序上的花梗短,絲狀,幾無毛,長1.5-2.5毫米;花萼裂片披針形,全緣,有稀疏的緣毛,1脈,亮綠色,長1.5毫米;花冠輻狀,白色,裂片長橢圓形,全緣,膜質,3脈,被微柔毛,布有顆粒狀小點,長約2毫米,寬0.8-1毫米;雄蕊3,插生於花萼筒的基部,分生,無毛,長約1毫米,花絲線形,與花葯近等長或稍短,花葯長圓狀橢圓形,長約0.5毫米,外向,1枚1室,2枚、2室,藥室直,縱裂,藥隔不伸出,頂端微缺;子房卵形,3室,花柱短,柱頭3。果實闊卵形,頂端銳尖,長10-15毫米,成熟後由頂端向基部3瓣裂,有1-3枚種子。種子卵形,長約9毫米,寬約5.5毫米,壓扁狀,頂端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齒。花果期夏、秋季。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生於海拔500-1500米的山溝林下或水溝旁。朝鮮、日本和蘇聯遠東也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