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分布,生長習性,
形態特徵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細弱,無毛。卷鬚纖細,2歧;葉柄長3.5-7.5厘米;葉片膜質,寬卵狀心形或闊卵形,長5-9厘米,寬3-7厘米,通常每邊有2-3個三角形裂片或稀波狀,邊緣具鋸齒,先端漸尖,基部彎缺寬,半圓形,寬1-3.5厘米,深0.8-1.5厘米,掌狀5-7脈,兩面無毛,葉面粗糙,布有疣狀突起。雌雄異株。雄花生於總狀花序上,花序軸纖細,長5-10厘米;花梗長僅2-3毫米,絲狀;花萼裂片線狀鑽形或狹披針形,長1-1.2毫米,寬0.5-0.8毫米;花冠輻狀,白色,裂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3.5毫米,寬1.5-2毫米,具1脈;雄蕊3,花絲合生,長0.8毫米,花葯離生或僅在基部合生,長0.5毫米,藥隔不伸出。雌花在葉腋內單生或少數花聚生在短縮的總梗上端;子房卵形,先端短漸尖,無毛,3室,每室具1枚著生頂端的下垂胚珠,花柱3裂,柱頭稍膨大,2裂。果梗纖細,長1-2厘米;果實闊卵形,長約1.2厘米,徑約8毫米,基部鈍圓,先端急尖,表面常布有稀疏的疣狀突起,成熟時淡褐色,自頂端3瓣裂,通常由於1枚胚珠不育而僅具2枚種子。種子卵形,基部稍寬,具不規則齒,先端稍縊縮,頂端平截,大約8毫米,寬約5毫米,厚2毫米,成熟時淡褐色。花、果期6-10月。
產地分布
產陝西南部、四川東部、湖北西部和湖南西北部。
常生於海拔1000-2400米的林下、山溝草叢及山坡路旁。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巴東。
生長習性
常生於海拔1000-2400米的林下、山溝草叢及山坡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