袼褙

袼褙

用碎布或舊布加襯紙一層一層地粘在一起裱糊成的厚片,多用來製作布鞋、紙盒、書套等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袼褙
  • 拼音:gē bei
  • 含義:這個人某方面很厲害,令人心折
  • 同義詞:強人,硬人
解釋,談鞋論足,裹足,裹足解放,做鞋工序,開袼褙,納鞋底,鞝鞋,定型,現代生活影響,

解釋

用碎布﹑舊布糊成的厚片,多用以制布鞋鞋底。
紙袼褙:指紙板。有時用來引申指材料不結實。例一:妻子見丈夫要把裝牙膏的紙盒扔掉,忙說別價,那紙袼褙(兒)我留著有用例二:老張指著新買的掛衣櫥對老伴說你瞧,這隔板跟紙袼褙似的。真糊弄窮!

談鞋論足

人之身體踝骨以下部分稱為足,俗稱腳。有天足、尖足、金蓮、平足、解放足之別。鞋是穿在腳上走路時著地的東西,又稱履、屐。按照用途和製作的不同又分為靴、趿拉、草鞋、 、皮鞋、布鞋、繡鞋、氈鞋等。趿拉又稱拖鞋。木製趿拉又稱木屐或趿拉板兒。草鞋是我國南方農民用稻草編制的有底無面鞋。 為我國東北農民用當地“三寶”之一的 草和獸皮製作的冬季保暖防水(雪)鞋,其特點是輕便、結實、耐穿、養腳、吸汗,很適合冰天雪地用,頗受當地野外勞動者青睞,有詩為證:“參以壽富人,貧者不獲餐。貂以榮貴人,賤者不敢冠。唯此草一束,貧賤得禦寒。”

裹足

足是支撐自身全部重量的,其底面本來是前寬後窄的狹長形。但我國唐宋以後的千百年間曾以女人的尖足為美,所以那時的女子從兒童時期就開始纏足,即用布帛製成的裹腳布(簡稱“裹腳”——依照年齡不同大約長度在5~8尺,寬度2~3寸)將大拇腳趾以外的幾個腳趾用力向腳心方向緊緊纏束,直到其餘四個趾頭都彎曲至足底,整個腳形變成前尖後寬的銳角三角形為止。最小的腳被稱為“三寸金蓮”。纏足是很痛苦的,纏過足的老年人講:“那是一種鑽心的痛”。俗話說:“小腳一雙,眼淚一缸”。纏過足的婦女不能幹任何重活,只能幹針線和圍著鍋台轉。
作為母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受罪,為什麼還要執迷於纏足呢?其實她們的心情是很矛盾的,既心疼自己的孩子,又不得不為之。因為當時的纏足“人人相效,以不為者為恥”。大腳片兒(天足)丫頭是醜的代名詞,是嫁不出去的,所以就有了“嬌女不嬌足”之說。
舊社會婦女視自己的小腳為隱私,從不公開裹腳布,平時做針線或休息都要將腿盤起來,將小腳壓在雙膝之下。坐下從不雙腿伸直,以腳“示眾”,那樣會被視為少教養,沒禮貌。
這種陋習究竟始於何時?其說不一,有的說始唐,有的說始於宋。周總理曾說過是宋朝開始。《辭海》注釋“相傳南唐李後主(937-979)令宮嬪 娘以帛纏足,令纖小作新月狀,由是人皆效之”。到了宋朝,男人推崇女人之柔美,所謂“一步三搖,一聲三嘆”。實際上纏足的女人,全身的重量都落在雙足根上,走起路來不得不扭腰擺臀。對此,今天的文人也許用性感來形容。小腳婦女如此表象,是被社會摧殘的結果,可是卻得到了推崇者的歡心。
宋代的名詩人還留下了讚美小腳的詩篇。後來《水滸》里也有小腳的描述。如此看來,這種陋習是否可以說始於唐,盛於宋呢?以後歷經數百年,到了太平天國時,曾禁止纏足,天國女兵帶頭不纏足。清末康有為梁啓超也倡導禁纏足,但都未成功。滿族婦女是不纏足的,解放初期見到很多東北農村老太太還保持著大腳、旗袍、翹髻的典型特徵。回溯到1644年滿清入關後,順治和康熙都曾下諭禁止纏足。強調“違者罪其父母”。但民俗難移,康熙禁足四年就收回了成命。此後,不僅漢人未禁得了,關內一些滿人也受到了傳染。我所在的村裡有一大戶是滿族旗人,解放初他家的孩子們還和自己的父親叫“阿瑪”,保持著滿族的傳統,但該大戶的婦女都和村裡的漢人一樣纏足。
我的母親姥姥、太姥姥都是小腳。太姥姥的腳小得很。她生前一直穿一雙小靴子。老人家的小尖足靴看上去很精緻,很像一個豎置的平行四邊形。前臉繡著花,口邊鑲著花絛子,後跟兒為木製,走起路來“咯噔、咯噔”地響。自從老人家過世以後,我再未在任何地方見過那樣的小靴子。

裹足解放

辛亥革命成功後,1912年3月13日孫中山發布總統令“勸禁纏足”,此後中國婦女逐漸開始覺醒,但中國幅員遼闊,政令不暢通,加之千年痼疾難移,所以禁足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我的母親及其同輩人都是辛亥革命成功初年出生的,照樣沒能逃脫纏足的厄運。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還在為禁足而努力。1950年7月15日政務院下達《關於禁止纏足的命令》稱:“查我國尚有一部分婦女仍有纏足的現象,這是封建社會對婦女的壓迫,且有害於婦女的健康,妨礙婦女參加生產,必須加以禁止”。這樣,隨著新中國前進的步伐,年輕婦女纏足開始絕跡,老年婦女也大膽放了足。從此婦女們紛紛走出家門參加勞動,從而得到了徹底的解放。所以眼下90歲以下的老人幾乎見不到小腳兒了。當初一部分中國放足的婦女,雖然腳得到了解放,但由於腳骨變形,已很難恢復自然原狀,大都成了異形足,形似滾圓的地瓜,所以人稱白薯腳,通稱解放腳。
袼褙製作原料不論什麼腳,一般都離不開鞋。舊時的鞋又大都離不開袼褙。所謂袼褙就是以舊布片貼上而成的布殼子,類似於現今常見的紙板(紙殼子)。它是過去農村婦女做鞋的必備材料。農村將其製作過程叫“打袼褙”。家庭婦女們將家中穿過用過的舊衣物,拆洗分類後攤平,稱為“ 扯”,它是打袼褙的主要原料。
袼褙
打袼褙的操作,首先準備一塊表面平光的木版(家鄉的婦女們多以飯桌或舊衣櫃蓋板代之),再準備一些糨糊和窗戶紙,板面擦淨後在整個板面上均勻的刷上一層薄薄的糨糊,先糊滿一張窗戶紙,然後一次將一塊塊 扯平勻地貼上上去。注意要邊縫銜接,不能重疊。第一層貼上滿以後,再將其上面刷上一層糨糊,按同樣的方法貼第二層、第三層(一般可貼3~5層)。貼好後將其放到室外晾曬,待乾後從板面上揭下來就成了袼褙。
舊時普通農家的鞋子(皆為布鞋)都由婦女們手工製作。做鞋的原料有布料、線繩(麻繩)和附料。要想做一雙可腳的鞋子,首先要有一副好鞋樣子。好活計(好女工)的婦女,看著腳形就可以剪出一副合適的鞋樣來,否則就得剔(替)別人現成的鞋樣子(複製)。鞋樣兒由鞋幫和鞋底樣兩部分組成。

做鞋工序

開袼褙

有了袼褙、布料和鞋樣兒就可以開始做鞋了。做鞋的頭道工序就是開袼褙,即對照鞋樣兒分別裁剪出鞋幫和鞋底兒的袼褙片,然後分別裁出鞋裡、鞋面、鞋底面布和沿鞋口的邊條(沿邊布必須裁取斜紋的)接著將裡面、袼褙和各層底片都粘接起來,壓平。晾乾後就可以進行納鞋底、沿鞋口(緄邊)。

納鞋底

納鞋底主要用針錐子、線繩子。要求用力均勻,針腳整齊、橫成列、豎成列。鞋幫和鞋底的工序分別完成後就開始鞝鞋。

鞝鞋

鞝鞋開始之前,鞋幫前後要稍加整形,然後將鞋幫和鞋底前後尖端的中心部位連線並固定起來,就可以開始鞝鞋。

定型

鞝好後就是最後一道工序——定型。一般可分濕沙定型法和鞋楦定型法。沙子隨處可取,鞋楦則要到集市上買得。自做布鞋分夾鞋、棉鞋。按鞋口分尖口、圓口、方口鞋;按鞋底可分千層底和毛底鞋。棉鞋又可分一皮臉、二皮臉。至於學齡前兒童鞋,五花八門類型更多,此不列舉。

現代生活影響

隨著科學的進步,輕工業的發展加上城鄉交流的暢通,市場上供應著各種物美價廉的鞋子,所以農村人已很少自己做鞋了,因此袼褙也基本淡出了生活舞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