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袼褙店,60年代改名更生胡同,專供袼褙,始於民國,在天壇北,東起金魚池西街,西至粉廠胡同,抗戰前之私立華北學院及私立大學聯合會即設於此處。
北京這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傳統的文明古都,保存和新建了許多具有古都風貌和現代風格的重要文化設施,其中包括近代其他省地在京修建的會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更生胡同
- 地區:北京
- 級別: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 附近景點:湖廣會館、湖南會館等
北京這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傳統的文明古都,保存和新建了許多具有古都風貌和現代風格的重要文化設施,其中包括近代其他省地在京修建的會館。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安徽會館、湖廣會館、湖南會館、江西會館、涇縣會館、瀏陽會館、南海會館、番禺會館、蒲陽會館、紹興會館。湖廣會館:中國國民黨成立大會會址——湖廣會館1996年修復開放。
湖廣會館舊址:位於宣武區騾馬市大街東口南側(原虎坊橋以西)。始建於嘉慶十二年(1808),總面積達43000多平方米。原會館大門東向,門嵌精美磚雕,館內有戲樓、正廳和鄉賢詞、附有花園。戲樓在會館的前部,北、東、西三面有上下兩層的看樓可容納乾人,清末民初,譚鑫培、余叔岩等均在此演出過。湖廣會館是北京著名的會館之一。戲場、後樓保存基本完好。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紹興會館:紹興會館舊址:在南半截胡同7號。又稱山會會館。是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之一。魯迅1912年5月第一次來到北京時住此,直到1919年11月。開始住“藤花館”,住房的東邊有藤花池,後遷到西邊的“補樹書屋”。現“補樹書屋”已拆除,只剩一棵槐樹。魯迅在此寫了《狂人日記》、《孔乙己》和《藥》等文,發表在《新青年》雜誌。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
瀏陽會館:瀏陽會館舊址:位於宣武區半截胡同。分前後院。譚嗣同在戊戌變法時曾住在會館主房北套間。自題為“莽蒼蒼齋”。譚嗣同(1865—1898),字更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清同治四年二月十三日生於北京宣武門外爛縵胡同。與康有為,梁啓超等一起從事變法和參與新政。1898年9月18日夜獨自到法華寺袁世凱住處,爭取袁支持變法。9月26日被清兵逮捕,28日在菜市口就義。
安徽會館:舊址在宣武區後孫公園胡同3號、25號和27號。由李鴻章兄弟於同治十年(1871)建造。館址孫公園原是明末清初學者孫承澤的別墅故址。有三大套院、清式戲樓,還有思敬堂、藤閒吟屋、龍光燕譽堂等。館北有園。會館內亭館廊樹俱備,屋數百間,總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江西會館舊址:位於宣武門外大街。長城風雨衣公司址。原有四合樓、戲台等。民國年間蔡鍔、陳師曾等著名人士的追悼會在這裡舉行。1916年為反對擴大天津法租界,全國公民會在這裡成立。
番禺會館舊址:在宣武區上斜街50號。清道光年間龔自珍曾一度居此。後潘仕成把這所宅院贈與同鄉會,遂成為番禺會館。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涇縣會館舊址:在米市胡同64號。曾是1918年12月創辦政治周刊《每周評論》的編輯部所在地。由李大釗、陳獨秀任編輯,張申府、胡適、周作人、高一涵、王光祈等經常為該刊撰稿。蒲陽會館舊址:在宣武區賈家胡同31號。是一個長方形的小四合院。林則徐1811年春進京會試,中進士後選入翰林院庶吉士。1813年他偕妻鄭淑卿到京師就任,曾住在這裡。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湖南會館舊址:在宣武區爛縵胡同101號。光緒十三年(1887)所建。內設戲台一座、文昌閣樓房一座,戲台已拆除。毛澤東1920年2月至7月帶領湖南驅逐張敬堯代表團到京,住在會館裡,並在此召開了乾人參加的“湖南各界驅逐軍閥張敬堯大會”。現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